在众多的历史影视剧以及相关的历史数据描述中,我们最能够见得到的有关古人的描述就是他们的酒量。在历史上曹操认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曹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拥有着极高的酒量;而李白喝四斤白酒照样写好诗歌,陶渊明更是把酒当作了自己的命,而武松,喝了18碗酒照样冲上了景阳冈,遇见老虎也毫不犹豫,把对方打用拳头直接打死。可事实上他们真的有这么好的酒量吗,这件事情是需要我们去商议的。
我们先拿曹操来作为分析对象仔细的研究一下,确实,曹操爱喝酒,但是三国时期的酒都是把黍和高粱煮烂以后加入酒曲酿造而成的,这样的酒度数并没有多高,醪糟的酒精浓度,只不过,才有20%左右,酵母菌也从不发酵,所以说曹操喝的酒差不多在12到18度之间,曹操当年喝的酒,差不多是和现在红酒一样的酒精度数。
中国古代的酒其实有两种分类,一类就是发酵酒,一类就是蒸馏酒。蒸馏酒是元朝统治中原以后的创造物,通过蒸馏提高了酒精的浓度,因为元朝人祖先居住在草原地区,寒冷的冬日只能通过度数极高的白酒来为自己御寒,让身体变得更暖和一些,而实际上,在元朝之前大部分白酒都是发酵酒,和现代人所喝的啤酒差不多,度数并没有多高。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武松。大多数人都认为武松景阳岗打老虎完全在于喝了几碗烈酒。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从客观角度来分析,武松喝的酒感觉绝对不是度数极高的白酒,而是和现在啤酒差不多的存在。
别看古人个个都是千杯不醉的存在,但只有真正的分析了历史上酒的构成以及分类,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酒量到底有多高。只有真正的对历史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才可以把握历史,不被人们固有的思维所左右,保留自己独立思想的能力和促进自己认知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