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谁?她做过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医者仁心,这四个字,对于陈菊梅来说,不仅是一句箴言,更是她一生的写照。1928年出生的她,在96年的人生旅程中,将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传染病防治事业。从家境贫寒的少女,到享誉全军的传染病防治专家,她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战火纷飞到繁荣昌盛
陈菊梅的一生,如同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她年轻时经历过战乱和贫困,却始终怀揣着救死扶伤的医者梦。1945年,她考入浙江医学院,开启了漫长的求医之路。1954年,她远赴苏联,在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全5分成绩,并于1958年提前一年毕业回国,这在那个时代,是何等的毅力和才华!回国后,她进入解放军302医院,开始了长达六十余年的从医生涯。 想想看,六十余年啊,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又是多少个与死神赛跑的惊险瞬间!
守护生命的光芒:那些难忘的瞬间
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陈菊梅凭借着过硬的医术和对患者的赤诚之心,一次次化解了生命的危机。记得有一次,一位幼儿患上了严重的麻疹,喉头严重水肿,随时可能窒息。危急时刻,她果断地为孩子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这样的故事,在她的人生中数不胜数。 汶川地震发生后,83岁高龄的她,毅然决然地奔赴灾区,参与疫病防治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精神。
不为名利,只为奉献:她留下的精神财富
陈菊梅并非一个热衷于名利的人。她将荣誉让给同事,拒绝任何形式的贿赂或馈赠,始终坚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即使在获得正军级文职特级待遇(享受上将待遇)之后,她依然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态度,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她47岁时因高强度工作拔除所有牙齿的事例,更让我们看到了她默默奉献的决心。 她的一生,何尝不是在无声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她为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
除了临床救治,陈菊梅还在传染病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她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全军传染病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并协助开发了“促肝细胞生长素”和“促肝细胞生长颗粒”等新药,有效降低了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 这些成就,都是她默默耕耘,呕心沥血换来的,也为中国传染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平凡与伟大: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名字
陈菊梅的一生,看似平凡,却充满了伟大。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无私奉献。2021年11月5日,她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为守护人民健康而努力奋斗。她的遗愿是丧事从简,遗体捐赠首都医科大学,这份淡泊名利的境界,更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伟大的医者,并向她致敬!您对陈菊梅同志有什么想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