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他们来自遥远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不约而同地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深深迷恋。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投身华夏,在各自的事业道路上收获别样的精彩,也用他们的经历和成就,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他们叫做贾客暮、马星星、泥的明……还有更多值得被记录的名字。
系列纪录片《寻艺东方》,由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与Figure联合出品,呈现了这些名字书写在华夏大地上动人的人生段落。#现在还有年轻人愿意匠心精神么?#
「中国文化颠覆了我的思维」
暮客去来尽,春流南北分。
来自意大利佩鲁贾的Giacomo Bruni很喜欢中国唐代诗僧皎然的这首《京口送卢孟明还扬州》。恰巧诗中的「暮客」二字调过来,与自己名字Giacomo读音相近。于是,他给自己取了一个颇具古韵的中文名字:贾客暮。
《美之共鸣·寻艺东方》之寻艺杭州
初见贾客暮——他身着亚麻衣裤,脚踏一双老布鞋,略显凌乱的黄色卷发加上一圈短胡子,介于艺术气息与不太修边幅之间——实在很难一眼看出,这是一位比中国人还会画中国画的意大利人。
比中国人还会画中国画的贾客暮
2019年,贾客暮在暨南大学获得文学艺术理论博士学位,后于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深造中国画至今。但在来华求学之前,他的专业与中国文化毫无关联:本科毕业于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是欧洲中世纪文学。
2011年,即将硕士毕业之际,贾客暮参加了广州大学的交换生项目。
「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想来中国看看,就报名了」。在广州大学期间,一位好友推荐他上书法课,刚一接触,贾客暮就被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从此以后,与中国艺术再也无法分开。
贾客暮观摩水墨山水画展
「这东西非常厉害!」谈到书法,贾客暮很快变得兴奋起来。
在西方,油画和书写之间毫无关联。但中国自古书画不分家。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受书法爱好的影响,这个每天练习毛笔字的外国人,也慢慢萌发了学习中国画的想法。
「中国的文化完全颠覆了我的思维。」
贾客暮「偏爱」水墨画,享受用毛笔蘸墨时那种随心自由的感觉。他说,不喜欢被绘画中各种条条框框所约束,只希望能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作画:「西方画是用眼睛看,而中国画需要用心。」
贾客暮将拓片和水墨山水画结合创作
「Lucky和Timing结合到一起」
「这里有点像梦想实现的地方。」来自亚美尼亚的马星星(Astrid Poghosyan)说,「就是一个可以让你觉得 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
这个从小喜欢动画片《花木兰》的姑娘,对中国既向往又陌生。16岁,她偶然得到出国留学机会的时候,冥冥中的力量推动她和母亲一致选择了前往中国。于是,马星星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一待就是14年。
「我来自一个背景非常复杂的文化,但是在上海,让我学习到了‘简单才是比较对的生活方式’。」如今已是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助理的马星星坦言,是上海的包容,让她做出定居的决定,「一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故乡,就是因为那里有很多的记忆。可爱又温暖的上海人,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美之共鸣·寻艺东方》之寻艺上海
与贾客暮、马星星的偶然「陷入」不同,在景德镇的「洋景漂」泥的明(AllanDenis Naymark)则是从很早就开始为来中国做准备。
泥的明是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90后,父母在苏联时期移民美国。他的父亲亚历山大·内马克,是美国纽约霍夫斯特拉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从小就教儿子世界艺术历史,「我(从他那里)知道陶瓷来自中国,我喜欢做陶瓷,从小就喜欢动手,什么样的都可以,除了弹钢琴」。
《美之共鸣·寻艺东方》之寻艺景德镇
「我爸爸希望我来中国工作,他说下一个比较厉害的国家就是中国,早早就让我学习中文。」2013年,泥的明第一次来到景德镇,便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两年后,他开始在这里定居,并给自己起名「泥的明」,即「玩泥的小明」。
「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工作者都汇聚在这里。」泥的明说。景德镇有悠久的制瓷历史,较好地保存了中国古代的制瓷技艺,拥有完备的制瓷产业链,可以很方便地买到各种陶瓷原料,「还有心灵手巧的师傅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创意和想法」。
泥的明创作的陶瓷艺术品
「在当代西方思维中,尤其在艺术领域,认为传统是过去的东西,一些古老的东西,这些只适合尘封在博物馆。但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会导致创作出肤浅的作品,唯一的目的是取悦市场。在我看来,这是艺术最大的问题之一。」贾客暮说,「在我的理解中,如果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艺术就不再是自由的了。这样的自由,我在中国艺术,尤其是文人画中找到了。」
马星星总结得更加直接:「我在中国才学到,lucky和timing结合到一起,就变成缘分。」
可爱又温暖的上海人,让马星星找到了家的感觉
未来充满可能
在景德镇,像泥的明这样来自海外的「洋景漂」,曾经高达5000多人。
对「洋景漂」们的到来,当地政府充分支持,乐见其成。「‘洋景漂’们被景德镇陶瓷文化所吸引,同时又为景德镇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艺术手法、新的制作工艺、新的产品。」景德镇陶瓷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形成了本土与「洋景漂」的对话,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对话。
贾客暮说,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种文化,但是每个人了解的并不多。在当下这个交流和融合的时代,他想让更多人能了解「世界上的文化很丰富,很不一样」。
「我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我的梦想,是有一天在欧洲,能有为选择中国艺术的学生开设的艺术学院。」贾客暮畅想,「就像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生活一样,中国文化也能进入西方的生活,能够拥有多样的对‘现实’的理解。」
贾客暮特为外国人组织的水墨画工作坊
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开放包容已熔铸为东方这块土地最鲜明的特质之一。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求同存异,融汇成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今天,这样的文化艺术交融变得更加频密,只会让中华的未来充满更多可能和无限遐想。
泥的明从小有个梦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工作室,吸引全世界的艺术家驻留。在景德镇,他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在Figure拍摄时,泥的明已经找好场地,新工作室进入设计布置阶段。
「我非常喜欢这里的艺术气息,给我带来许多创作灵感。」他说,「我还要在这里继续工作、生活下去!」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