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发隆穿插战,14军敌后穿插!越南民兵为何主动避开,撤出阵地

小天不爱吃香菜 2024-12-19 14:48:0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79年2月16日晚上,云南边境,一支中国部队悄然向越南境内渗透。

黑暗中,越南民兵的岗哨和地雷,就像是被摁了暂停键的电影,一切显得异常顺利。

更离奇的是,凌晨时分,当中国士兵抵达越南的两座重要高地时,那里的守军竟然撤离,连枪都没放一声。

这是战争吗?这更像是一次礼貌的“拜访”。

但事情背后,绝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为什么会这样呢?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中国西线的主力部队昆明军区14军,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穿插敌后,切断越军的退路,为后续围歼战铺平道路。

14军可是赫赫有名的部队,前身是陈赓兵团,在抗美援越和援越抗法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当年,这支部队冒着枪林弹雨,把物资和武器源源不断地送到越南手里,甚至许多干部都亲自上阵教战术、修公路。

可以说,越南的独立史里,写满了他们的付出。

但这次,面对曾经的“兄弟”,14军却不得不挥刀相向。

战争的起因复杂,归根结底是越南黎笋集团的对华挑衅。

他们驱逐中越边境的平民,强制迁徙村庄,清洗那些对中国怀有感情的老兵和官员。

越南边境成了死寂的无人区,留下的只有正规军、民兵和地方官员。

敌对情绪被煽动到极致,战争的气氛日益浓烈,而这场穿插行动的奇特经历,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穿插任务开始后,部队士兵惊奇地发现,预想中的危险并没有出现。

越军布设的地雷要么半埋在土里,要么干脆被刻意避开。

哨兵的岗哨虽然一如既往,却没有警觉的气息。

甚至有几次,中越双方的尖兵狭路相逢,大家只是彼此用手电筒照了照,然后各走各的。

这样的场面,放在战争中简直不可思议。

凌晨一点多,部队抵达越南的两座高地时,守军的反应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人在睡觉,有人在喝酒,几乎没有人表现出一丝敌意。

最终,这些民兵安静地撤走,把阵地拱手相让,仿佛是为了配合中国部队的任务。

更离谱的是,这些撤离的民兵甚至没有提醒后方正规军,任由中国人控制了发隆镇的关键通道。

但越南人真的是胆小怕战吗?显然不是。

事情的真相,要从这支部队的历史说起。

14军和越南的关系,算得上“恩怨交织”。

在援越抗法和援越抗美的年代,他们曾经是越南最可靠的后盾。

越南军民缺粮、缺武器时,总是第一时间向中国求助。

那些经历过战争的越南老兵,对14军的名字再熟悉不过,甚至许多人还记得当年中国士兵在战壕里教他们如何打仗。

但到了70年代末,黎笋集团上台后,开始清洗那些对中国怀有好感的军人和官员,甚至强迫边境地区的居民迁徙。

他们对曾经的恩情选择性遗忘,还挑动民族情绪,将中国视为敌人。

历史的记忆并非那么容易抹去。

特别是14军的干部,大多亲自参与过援越战争,与越南老兵之间的情感,远比普通部队复杂得多。

战争虽然来了,但双方心里都清楚,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于是,当中国士兵出现在越南村庄时,许多民兵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知道,这些人是当年救过他们命的“陈赓兵团”,是曾经的兄弟。

他们不想与中国军队为敌,更不想替黎笋集团卖命。

其实,中国部队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战前的“政治工作”。

14军在边境集结时,就派人秘密接触了越南的地方官员和民兵干部。

他们通过宣传,表明了自己的作战目的,并且承诺,只要民兵不抵抗,战后一定会保障他们的安全。

这些宣传奏效了,一些越南民兵表示愿意保持中立,不埋雷、不通风报信,为中国军队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但中立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配合。

战斗打响后,一部分越南民兵还是因为各种压力站到了中国军队的对立面。

发隆镇附近的一些民兵被越南正规军和地方武装胁迫,不得不拦截中国部队。

这场对峙虽然短暂,但却给后方的越军争取了反扑的时间,也让中国部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战争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中国士兵在穿插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阻力,但发隆镇的攻坚战却异常艰难。越南正规军凭借高地和村寨的天然优势,给121团造成了不少伤亡。

一些越南民兵甚至在正规军的威逼下,参加了反扑行动,导致中国部队一度陷入僵局。

战斗持续了三天,直到2月20日下午才结束。

最终,121团歼灭了越军470人,但自身也付出了150多人的伤亡代价。

发隆镇的胜利虽然为后续的战斗打开了局面,但也暴露了侦察不足、夜战能力欠缺等问题。

战争是残酷的,但人心却复杂得多。

那场穿插战的顺利推进,既有中国士兵的勇敢,也离不开越南民兵的隐忍与妥协。

有人说,战争是黎笋集团的野心所致,但底层的士兵和民兵,却不得不为这种野心买单。

历史终将证明,那些选择避让的民兵,才是真正看清了局势的人。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