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的习俗:点灯、祈福,吃五物”兜住幸福,都富!

平凡如文化 2025-02-09 17:28:36

正月十三,是中国传统的“灯头生日”。民间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正月十三,即“灯头的生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饮食习俗。

这一天人们要吃四种食物:代表“兜住幸福”、大家都富。团圆美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安体健,生机勃勃!

1.汤圆 :汤圆是正月十三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人们会在这一天包制各种口味的汤圆,如芝麻汤圆、豆沙汤圆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共享温馨和谐的时刻。

​2.豆腐 :在正月十三点灯日,很多地方都有吃豆腐的习俗,“豆腐”谐音“都福”,有全年都幸福的寓意。

​正月十三,吃豆腐,寓意着福气滚滚而来,祈愿来年生活富裕幸福。

3.圣虫 :圣虫是用面粉制作的面食,形状像蛇或鱼,寓意来年五谷丰登、粮食有剩余、日子步步高升。

在正月十三,人们会制作并供奉圣虫,以祈求风调雨顺、大丰收。

4.荠菜 :荠菜被称为“护生草”,在正月十三有吃荠菜的习俗,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荠菜代表不畏严寒和隐忍。它低调的在寒冷的冬季里萌发,象征着坚韧和隐忍的品质。

荠菜的谐音又是“聚财”,因此在一些传统文化中,荠菜被视为吉祥菜,象征着财富的聚集和家庭的团圆和谐。

5.饺子 :在一些地方,正月十三的早晨吃饺子象征着圆满和幸福,也预示着家庭和谐、五谷丰登。

饺子与“交子”谐音,取“更岁交子之义”。在春节吃饺子,象征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

饺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承载,代表着团圆、美满、发财、平安、如意的美好寓意和祝福的象征。

其实无论干什么,做什么,在中国传统习俗里,都是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愿景。

正月十三这一天,愿大家:都能心中有爱,身边有情,幸福围绕,好事常发生。

感谢你的(关注)与(喜欢),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守良知,待真心,致清醒,懂感恩,愿你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周围有情!​

1 阅读:336

平凡如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