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处于不断溃败的状态。一般认为,老蒋在这时候就已经筹备把台湾作为最后的据点了。在军事溃败的局面下,国民党高层想出了一个绝招:那就是既然军事上打不过,不如另辟蹊径,给“共”军的高级将领,来个斩首行动。国民党认为,如果把优质将领定点铲除,那么解放军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没准战争形势还能扭转。
当然,国民党的这个想法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多害死一个我军将领,就意味着我军的损失会增大一些。
不过,国民党的这个图谋最终还是失败了。
1、金柯叛变
在国民党政权里,负责暗杀这种工作的,一般是军统和中统这两个特务组织。在十年内战时期,中统的势力可谓一家独大。不过中统的局长徐恩曾因为贪墨中统经费,所以导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统的地位和实力开始缩水。倒是军统,在全面抗战期间不断做大。
因此,负责刺杀我军高级将领的任务,在这时候就被交给了军统负责。
当时军统机构在上海的淞沪警备司令部设立了办事机构。不少军统特务入驻其中。而我党的地下成员赵幼芷负责军统的文件收发、整理等工作。1948年秋季的一天,赵幼芷在整理文件的时候,发现了一封被视为绝密的电报。于是赵又芷看了一下电报的内容,这一看,让赵幼芷感到压力极大。
因为,我党的华中地委书记金柯,暗中投靠国民党,同时金柯表示愿意联络军统杀手,对华东野战军的高级将领进行一番暗杀活动。而且,赵幼芷通过对文件的分析,做出了初步判断:那就是金柯打算刺杀的头号人物,很可能就是华东野战军的负责人粟裕将军。并且,从文件内容来看,这个计划不光是计划,而且已经开始落实了。
所以赵幼芷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如果消息不能及时传出去,那么,自己多耽误一会儿,粟裕就多一分危险。
当时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和赵幼芷一起潜伏的我党人员,还有三个,其实和赵幼芷一样,都是小姑娘,她们分别是:傅亚娟、柳茂才、王月英。于是赵幼芷把情况通知其他三个同志,并且开始搜集关于国民党特务刺杀华野将领的情况,而且越细致越好。最终经过一星期的暗中调查,情报开始变得详细起来,并且都传递了出去。
2、粉碎敌人图谋
我党情报部门收到赵幼芷传递来的情报以后,经过研判,最终决定将计就计来对付敌人。
于是我党情报部门授衔释放假消息,宣称某日粟裕准备外出视察一些部队。而军统特务也果然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情况。于是军统甚至还出动特务部队,打算狙杀粟裕。不曾想这群军统特务被哄骗到了我军的埋伏圈,遭到了我军的打击。金柯也因为跟随这次行动,被我军战士当场逮捕,并且经过这一次较量,不少军统的优秀骨干都被逮捕或者击毙。军统在上海的特务力量遭到沉重打击。
军统遭到这次打击以后,自然而然意识到:必然是军统内部存在“共”党的情报人员。于是开始排查。而赵又芷、王月英等人因为之前秘密搜集关于特务暗杀粟裕等将领的情报,其实也已经引起了不少军统特务的怀疑。所以组织上认为,敌占区已经不适合赵幼芷、王月英等人继续潜伏了。所以要求他们立刻撤退到解放区。就这样,四个女情报人员全部安全撤离解放区。
3、结局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四个立下功劳的女情报人员归宿也各不相同。
赵幼芷继续留在情报部门,从事情报工作。柳茂才和赵幼芷的情况相似但又不同,因为柳茂才留在公安系统,从事保卫方面的工作。虽然情报和保卫存在很大交集,但毕竟侧重点不同。而王月英则被安排负责外交工作。傅亚娟则负责从事教育工作。
总之,虽然岗位不同,但她们依旧为新中国做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