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浩舞默画历史 2024-12-02 10:56:53

2012年7月,上海松江的沪亭北路上,市民张新国站在自己的三层小楼上,忧心忡忡地看着楼下的过往车辆。

因自己的房子正好堵在路中央,为避免互相撞到,过往车辆无奈只得减速慢行,交通拥堵之类的事时有发生。

每每这时,张新国便不禁忧虑道,自己苦苦坚守了14年,要求的“不给6套房加1个亿,就坚决不搬家”的那一决策,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家人看出了张新国的疑虑,走过来安慰他道,“其实我们应该谢谢你把我们困在路中间。”

感谢张新国把家人困在路中间?家人为何要这么说?当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1、春风得意

张新国系上海居民,于建设公司就职。婚后,他与妻子诞下一女,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

为帮扶这个小家庭,岳父岳母与张新国一家同居共处。

之后随着儿女双双成家,家里人口逐渐多了起来,一家八口人住在一起属实是有点挤。

本想再拖一拖的张新国念及家里很快会有小孩出生,为让家里的小辈肆意成长,和妻子商量一番后,张新国决定在当下的基础上,扩建自己的房子。

随后,张新国拿出自己的20万积蓄,加上岳父母资助的10万,买下邻居家宅基地并扩建,还在自家原有的二层小楼上加建了一层。

数月后,张新国的三层小楼顺利落成。

因这栋房子在这片区域楼层高,外观设计独特,位置又处于中心地带,从远处看,犹如一抹别样的风景线,路过的人无不赞叹。

看着当下的一切,张新国觉得很是荣耀。之后张新国又开始部署房子的装修细节。

不想,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张新国仍沉浸在这样的幸福当中时,一纸规划书,改变了后续的所有。

2003年,上海市市建发布了一纸声明。据声明,市政府要在泸亭北路建设一条四车道公路。张新国的房子正好在这一区域范围内,

也就是说,张新国的房子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拆迁殆尽。

听到这一信息,张新国是既欣喜,又忧心。

喜的是,房屋一旦拆迁,便意味着他们可分得数万拆迁款,获利颇丰。

愁的是,这栋三层小楼到底是一家人生活了数十年的地方,情谊无限,眼下要被拆了,说到底心里还是有舍不得的。

奈何,民众幸福大于一切。

接到规划书后,张新国开始着手准备自己后续的赔偿事宜。

不想,事与愿违。彼时的张新国断没想到,之后事情的发展远超出了他所料,乃至几近困死了他的后半生。

张新国小楼门市房

2、风波四起

拿到拆迁方案的那一刻,张新国大失所望。

根据拆迁赔偿政策,房子拆迁所得赔偿款,以该房屋宅基地证书上的面积为准,而不是以该房屋的实际面积为准。

这和张新国预期中的,“他的房子实际上有三层,但却只能拿到宅基地面积的赔偿款”截然不同。

另外,根据赔偿政策,政府除会给居民赔偿钱款外,还会给居民赔偿对应的房屋数量。

具体来说,一个家庭家里,有多少男丁,便会给赔偿几套房子。

以张新国为例,他育有一子,如此一来,他可分得三套房,再加上多子女政策的补偿房一套,总共能够拥有四套房子。

房屋赔偿政策是统一的,大家都一样,这一点无可厚非,张新国没有异议。

但对于按照宅基地面积拨赔偿款这一项,张新国属实不能接受。

“我明明有三层楼,凭什么只给我宅基地面积的赔偿款。”

政策是政策,但事在人为。张新国决定为自己讨回公道。

带好各类材料后,张新国找到拆迁办,向工作人员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诉求,“政府必须按照我的实际房屋面积给予我赔偿。”

不想,拆迁办工作人员以“政策就是这么规定的,我们也没有办法,”为由拒绝了张新国的请求。

不死心的张新国找到了更上级的单位,但结果并没有什么改善。之后张新国又挣扎了数次,但结果无不是以失败告终。

但即便如此,张新国仍没有放弃。

在周围居民都要签署拆迁同意书那一刻,张新国赫然提出,“除非给我一个亿外加六套房,否则我不签。”

张新国笃定,他的房子在路中央,只要他不放话,拆迁工作就开展不了,这条路就修不了。

届时,工作人员定会主动找上他,定会以牺牲大我的利益来成全他这个小我。

不想,他以为的,终究只是他以为的。

数月后,张新国没等来工作人员的妥协,反等来了一阵轰鸣声。

拆迁办竟开始动工了。

政府很明确,该区域的拆迁,重新规整是为整个市区服务的,原规划好的这条路是修也得修,不修也得修。张新国不搬,自有不搬的修路方式。

之后,工作人员重新规划了修建路线。

工作人员决定绕开张新国的楼房,从房子两侧开始修路。

数月后,拆迁工作如期进行。

看着屋外尘土飞扬,张新国一时怔在了原地,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机器轰鸣数月,之前四周的建筑悉数被拆除,两条柏油大道顺利落成。

一切准备就绪,只留张新国一家孤零零地伫立在路中央。

本还想和拆迁办再据理力争一番的张新国念及当下事情已成定局,为让一家人暂时安稳下来,心中虽仍颇为烦闷,但终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张新国决定让自己静下来,以静处理后续事宜,以静等待政府的再次登门。

不想,事与愿违才是人间常态。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政府人员不但没找上门来,他的生活反愈发烦闷。

3、崩溃欲裂

因路上没有明显标志,车辆路过时,为避免撞到彼此,无奈只得减速慢行,时常会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之类的事也时有发生。

吵吵闹闹的事张新国尚还能忍,最让其忍受不了的,当属突如其来的惊吓。

晚上光线不好,不熟悉周边路况的车看不清路,时常会闯进张新国家里去。

每每这时,张新国崩溃欲裂,却又只能自认倒霉。

因车辆路过声音过大,张新国家里的泥皮被震下来也是经常的事。

过去的这些年月,张新国数次想找到拆迁办说明自己的意愿,拿到对应的赔偿款,之后顺利搬进政府赔偿的新房里。

奈何,自己始终还是咽不下那口气,张新国就这么一直耗着,等着,不想,这一等,就是整整14年的时间。

直到一个名叫陆辉的新任拆迁办主任的出现。

4、柳暗花明

2016年,陆辉就任拆迁办主任。

或是时间到了,又或是张新国的棱角也几近被磨平,在陆辉多次找上张新国,耐心向其分析了其中利弊后,张新国也开始认真思索后续事宜了。

陆辉表明,如果张新国当下同意拆迁,那么他将仍会得到和当年一样的赔偿,但如果张新国仍执意不同意拆迁,政府则会启动强拆程序,届时张新国极有可能仅获得一套房子。

细致思索了一番其中厉害后,张新国漠然点了头,签下了拆迁协议。

强硬了十四年,他也不愿意再强硬了。

过去的岁月,他深受环境困扰,当下他也想搬到新家里,安安稳稳地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了。

张新国和家人顺利住进了政府赔偿的新房里。

住在新家里,望着窗外的美好风景,张新国不时思索道:

“当年我的那一坚持是不是真的错了呢?”

家人看出了张新国的疑惑,走过来宽慰他道,“我们应该谢谢你把我们困在那里。”

而家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看来,其实一家人住在哪里不重要,最重要的一家人在一起。

在新任动迁办领导的劝说下,老张一家最终开始搬家

好在当下政府还没彻底放弃他们,始终包容着他们,给予着他们机会。

诚然,很多时候坚持自我是好事,但在坚持自我的时候,我们也要不断考察外界环境。

试想当年张新国签订了拆迁协议,拿到了四套拆迁房,及数百万现金。

他完全可以拿着这笔钱,去做其他的事,届时他得到的,或许远比他现在得到的多的多。

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也是件不错的事。

参考资料:

1.江苏新闻广播:14年上海最牛钉子户今晨拆迁 户主:一直都很想搬走 2017.9.18

2.袁奇峰,刘鹏飞,贾姗.城市更新中漫天要价“钉子户”困局的形成机制与破解之道[J].现代城市研究,2024,39(04):37-41+49.DOI:10.3969/j.issn.1009-6000.2024.04.006.

3.央视新闻客户端:上海“最牛钉子户”14年后拆除 户主为何决定搬了?2017.9.1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