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王宝强新剧《棋士》和经典美剧《绝命毒师》存在关联的话题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少吃瓜群众脑洞大开,纷纷猜测是不是宝强打算从 “唐人街神探” 转型,去挑战 “中国版老白” 的角色。但仔细琢磨后发现,这两部剧的关系,就像麻辣烫和汉堡包,乍一看都是食物,可味道和做法却大相径庭。
要是《棋士》的主角真的像《绝命毒师》里的老白一样,从一个普通小人物一步步走向黑化,那剧情肯定相当精彩。说不定会有这样的情节:主角在棋牌室里算牌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觉得 “算牌哪有制毒来钱快”,然后就开启了犯罪之路。不过,和老白那充满悲剧色彩的堕落不同,宝强的表演风格自带一种草根的幽默感。想象一下,宝强一边搓着麻将,一边用那标志性的河南话说:“这牌局就像人生,有时候你以为自己能赢,结果却输得精光。”
题材风格差异
如果《棋士》是一部体育励志剧,那它和《绝命毒师》的差别就更大了。一个是在棋牌桌上拼搏奋斗,追求梦想;另一个则是在犯罪的世界里挣扎沉沦。就好比一个是阳光明媚的篮球场,一个是阴暗潮湿的制毒工厂。
要是《棋士》里真的有犯罪元素,那它的风格可能更接近港片或者本土犯罪剧。比如《征服》里刘华强的霸气,《黑冰》里郭小鹏的复杂。而《绝命毒师》那种高强度的戏剧冲突和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刻刻画,在国产剧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人物塑造对比
王宝强擅长塑造的 “草根逆袭” 角色,和老白有着本质的区别。宝强的角色通常带着一种黑色幽默和底层人民的坚韧,就像《树先生》里的树哥,虽然生活艰难,但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而老白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堕落代表,他的悲剧更多的是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迷失和对现实的不满。
叙事节奏区别
《绝命毒师》用了五季的时间,慢慢展现老白的堕落过程,就像一杯陈年的红酒,需要慢慢品味。而国产剧受播出模式和审查制度的影响,更倾向于快节奏、强情节的推进,就像一杯冰镇的可乐,让人一饮而尽,畅快淋漓。
类型元素的通用性
“小人物对抗系统” 的叙事模式在全球的类型剧中都很常见。韩剧《秘密森林》里的检察官对抗腐败,日剧《半泽直树》里的银行职员反抗不公,都是这种模式的体现。所以,《棋士》如果涉及到社会规则的挑战,它的灵感来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只是《绝命毒师》。
国产剧的创新趋势
近年来,国产剧越来越注重本土现实议题。像《扫黑风暴》就反映了政法系统的改革,《棋士》如果聚焦棋牌行业的生态,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对这个特定领域的社会观察,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美剧。
总的来说,《棋士》和《绝命毒师》在主题上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探讨了个体在极端情境下的道德选择,也都涉及到了 “社会边缘人” 的设定。但它们的差异也非常明显。《绝命毒师》通过犯罪故事解构了美国梦的虚伪,而《棋士》更可能关注中国本土的行业生态。美剧的哲学思辨和国产剧的现实主义导向有着本质的区别,王宝强的草根形象和老白的知识分子堕落轨迹也很难重合。
如果《棋士》只是借鉴了 “小人物黑化” 的叙事框架,就像《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一样,那这属于类型创作的共性,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