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神童

萌桐讲故事 2022-11-03 16:51:27

宋太祖建隆7年,即赵匡胤陈桥兵变登基后的公元987年。中秋八月,阳光暖融,田野绿罩金顶,丰收在望。

正午,家家都在吃午饭,唯有一个小顽童站在津卫城西城的黄土官道上,手搭凉棚,朝北张望。此时一个中年农夫急步奔向小顽童,边跑边说:“别中邪了,快回家吃饭,六岁的小孩子竟想当什么官!”

小顽童歪着小脑袋,不服气地申辩说:“爹,不信你等着,皇差准来,我保准叫咱张家坟头冒青烟儿!”

“小孩子做大梦,别忘了你还穿开裆裤呢!”农夫说着一把抱起小顽童回西城土房去了。

你道这个小孩子是谁?他就是大宋建隆年间12岁就做了河北省蠡县七品知县,并且智破了许多疑案,要案的神童县太爷。

小神童姓张,乳名张小鬼儿,他从小聪明,博闻强记,不但通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而且酷爱武术,谙熟十八般兵刃,偌大的津卫城竟没有敢教他行文习武的老师了。

小神童今年整六岁,正赶上京都三年一度的科考。于是,小神童就对爹说道:“人生一世,岂能庸庸碌碌,我想考状元,做大官,富国强民,让大家都有吃得过好日子。”

他爹听后直吸凉气,愣呆呆地看着他叹口气说道:“你人小口气可不小,你还是个毛孩子就想做官,还想做大官!真是异想天开。”

这话可刺激了小神童,一抹鼻子,越发来劲了,“人才可不能以年岁而论。不用人才则国不强,国不强则民不富;民不富则江山难保;江山不保那做小官的、大官的、皇上老子官的还坐得成吗?你不让我去,我就给皇上上书!”

几句话把他爹气得直喘粗气,一摆手说:“去!去!哪凉快就到哪玩去。”

这话说过去也就过去了,做父亲的压根没把乳臭未干的小儿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十年寒窗苦,难熬芝麻官。许多人考了一辈子,考穷了,考累了,考疯了,考病了,也没考上什么官儿,更何况儿子小小年纪,家境穷得半年糠菜半年粮,没钱送考官。哪里想到,几天过去,皇上的差官真的来了,并且高呼圣旨到。

全家人慌忙跪下接旨,只听皇差念道:“圣旨下,宣津卫城张小鬼即刻进京。”

全家人听了,个个呆若木鸡,慌得手足无措。唯有六岁的小神童心里有数,他象串亲戚一样,高高兴兴地给他爹娘叩头,跟着差官走了。

几天的路程走过便到了京都。小神童又象串亲戚那样连蹦带跳地上了金銮殿。

这金殿就和阎王殿一样森严。皇上高高在上,老公侍立一旁,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一字儿排开。个个都瞧着殿下这个穿着寒酸的小娃娃。小神童也不害怕,东张西望,眼不够使。那些文武百官和皇上老在他眼里就像手里玩的琉璃球一样,看还没看够子,

呢。这时,只听皇上慢条斯理儿地说道:

“殿下站着何人?”

小神童高声答道:“启禀万岁爷,在下草民之子张小鬼。”

“家住哪方?”

“家住津卫城西。”

太祖“嗯”了一声。说道:“六岁玩童就想做高官,真是胆大包天!朕今天把你诏来,倒要试你一试。就以朕为题,赋诗一首,效仿当年曹植七步成章。作得好有赏,作不好留下你那三斤半的小脑袋!”

小神童注目细看宋太祖,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眉有点八字垂,眼有点肿,好象一尊泥胎。眼里瞧着,心里乐了,原来这皇上老官不过如此。他叫我以他为题,这好说。不过,要是我骂了他,就坐不成官了,干脆,我捧捧他。

小神童真是机敏,只见他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刚刚迈出四步,诗已全部脱口,比当年的曹植还省下三步呢!

那诗道:

天子重英贤,

诏来小童顽。

用之可作栋,

江山稳如盘。

咦,这小顽童肚子里真有玩艺儿!满朝文武一片喝彩,他们连金殿上的规矩也忘了,一个个交头接耳,唧唧咕咕。太祖更是龙颜大喜,也忘记了万岁应该端的臭架子。

站起来说道,“赐座。”

小神童谢坐之后,吹着童音喇叭问道,“皇上,您老还有要试的吗?”

皇上眨了眨眼,心里直捉摸,这小神童虽然才智过人,却也太狂气了。总得把他压一压,干是说道,“一试尚可,还有二试。”

这二试竟是三个大活人。一个老太太和她的两个年轻的儿媳妇。

老太太指着两个媳妇说:“我刚刚炖好一锅猪肉,一转眼的工夫,就被两个小贱人偷吃了一半。他们还不认账!”

两个年轻女子都辩白自己没偷吃,是别人偷吃的。

皇上指着小神童说:“小娃娃,究竟她们谁偷吃了,你当场给朕查找出来。”

群臣们也都瞪大眼睛,绞开了脑汁儿。有的说施以重刑,有的说开肠破肚一看便知。

小神童从座椅上溜下来,大声吆喝着:“哪位大叔给端三碗水来?要温乎乎的。”

工夫不大,有人端来三碗水,小神童叫三个妇女每人端上一碗,喝上一口,但不准咽下去,还吐回碗里。小神童好厉害,他又大声命令说:“谁要是敢咽下去,我割下她的脑袋当球踢!”

三个妇女老老实实不敢怠慢地照吩咐办了。

小神童挨个看了碗里的水,单把老太太那碗水端到皇上跟前:“启禀皇上,这碗水里漂着油花儿,妯娌俩碗里的水清亮亮的,嘴馋的是老太太,是她吃了肉反而诬陷别人,您治她的罪吧!”

皇上面露笑容,暗暗惊叹,果然名不虚传,真乃神童。

原来,这三个妇女全是按皇上的旨意由宫女改粉的。本想难住小神童,不料被他巧妙轻易地破了。

宋太祖此时又眨了眨臃肿的双眼,心里想,这小娃娃是个奇才,日后必有大用但他傲气十足,不狠狠敲打敲打,将来会哉跟头成废物。于是又沉下脸来说道:“二试尚可,还有三试。三试如不满意,朕要将你乱棒轰出金殿!”满朝文武都为小神童捏了一把汗。

小神通并没有被皇上的威严吓住,只是心里暗暗叹道,都说伴君如伴虎,这皇上老官方才还挺高兴的,一眨眼又翻了脸。要是老这样翻过来倒过去的,我有多少颗脑袋也不够他翻的呀!

宋太祖见小神童迟疑不语,说道:“朕来问你,你还敢再试吗?”

小神童说:“万岁爷,不要说三试,就是十试八试也但请皇上尽管试来。答不上来,不必皇上费力棍棒轰,俺自己就会撒丫子逃之夭夭。”

他这一说又把皇上逗乐了。皇上说:“听着,有一个战将手持双剑和敌军在马上苦战一昼夜,不料在追击敌人时迷失方向,突进草原,正在人困马乏之际,草原又起了大火,他被困在中心。俗话说水火无情,风借火势,火助风威,要想乘马冲出去完全没有可能。但他还是保住了性命,身上连一个火星都没烧着。你说说看,如何才能死里逃生。”文武百官听了也不由自主地猜起来。

小神童略微沉思一下,又马上说道:“这很容易,他手持双剑,剖开马肚,钻进马腹,自会安然无恙。”

文武百官听罢,个个折服不已。宋太祖当然更为高兴,口诵一诗,在称道中警告小神童不可忘乎所以:

树小不经风,

树大不过风。

一旦连根起,

一个倒栽葱!

虽然皇上十分赏识小神童,知道他有奇才。可是才6岁,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倘若过早地委以重任,就很可能毁了这个人才。

于是,宋太祖又耐心地等了六年。等到他十二岁时,个子高了,事情知道得更多了,这才封他做了七品知县,并特意派他到多事多非的河北省蠡县去做官。怕他年岁小压不住阵,还特赐尚方宝剑一把,正四品以下文官武将,凡是犯了法的,皆可先斩后奏。

小神童带着尚方宝剑,穿上他娘给他改小了的七品仙鹉红袍,拜别父老亲朋,挺着胸脯走马上任去了。

小神童到蠡县那天,衙门口冷冷清清。原来当地名豪贵富和衙门里的六房三班,听说新任知县是个十二岁的小娃娃,都瞧他不起,谁肯出来远接高迎?唯有一个年过六旬的推官在十里长亭把小神童迎到衙门里。推官心里说,秦甘罗十二岁就拜帅登台,人不可鼠目寸光。

小神童和推官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推官说:“前任知县为官三年,民脂民膏刮了不少,一抹屁股又升了两级,如今已到古城做了知府。”推官说着拿出一沓子文卷:“临走时他留下一大堆未了案件,真是积案如山啊!”

小神童接过案卷粗略地翻了翻说:“本官不才,实不敢与当年莱阳知县庞士元相比,但区区小案何足为道,不出数日,定叫他全部了结。”

推官微微摇头说:“大人初来乍到,有所不知,别看这小小蠡县,方圆不过百里人口不过十余万,但强人孽畜无所不有,英雄狗雄无所不见,本县不但是有名的武术之乡,还是有名的宦官之地。前任知县有的被刺杀,有的弃官逃走,有的升官发财。”

小神童初出茅庐,全不信邪。他抚摸着尚方宝剑说:“我知道,此地还有句俗语:‘能过九江口,不在蠡县走一走’。我就是要在这儿当当难当的官!要是好当,太祖帝爷也不会把我升到这来。”

第二天升堂议事,可真出了件怪事。原来,那块要命的县太爷大印不翼而飞了。丢印就如丢官,闹不好连脑袋也保不住了。这分明是给小神童来了个下马威。推官直唉声叹气,搓手跺脚。

小神童却很坦然地安慰推官说:“您老甭着急,不出三天,看我叫他自动给送回来!”

议事不成,闹了个不欢而散。六房三班议论纷纷,有人嘀嘀咕咕说:“小毛孩子,快回老家玩尿泥去吧!胎毛还未褪,也敢到蠡县来做官?”

有的说:“哼,还不知花多少钱买的这七品官呢。”更难听的话一句接一句。

小神童听了全不在乎,直到第二天中午,还在书房看书哩。

推官说:“大人,大印都丢了,丢印就是丢官,你还有心思看书。”

小神童抬起头笑着说:“既然推官不叫看书,咱们就干点事吧!”随即取过文房四宝,眨眼间写了一篇文章。

推官一看是匿名信,只见上边写道——我们三人偷了县太爷的大印,深怕迟早败露,我都后悔不及,愿意自首,又怕神童大老爷不宽大处理,依然杀头;要是赦我不死,我就投案

推官会心地笑了。连连说:“妙,妙哉!不过,敢问大人,你何以得知,盗贼就是三个?”

小神童笑而不答。原来,案发以后,他把县衙内外仔细察看。但见高墙之上有三个不同的脚印,还有飞爪的痕迹。故此从墙壁上的灰尘痕迹看,断定贼人当中必有人善行壁虎游墙功。

小神童见推官迷惑不解,这才说:“推官有所不知,当年我在老家跟我师傅空无道人学了点小技。”说到这里,小神童把匿名信递给推官:“把这个拿去,午间趁无人之际贴在衙门口外的红墙上。”

等到将近傍晚,小神童用不同笔体又写了一个文告,仍叫推官趁没人的时候贴在匿名信旁边,那上面写的是:青天在上,黄土在下,化日光天,本官说了就算:凡投案自首者,定然宽大裁处。百姓作证,决不食言,若言而无信,五雷轰顶,斧砍刀削。本人津卫城人,年方十二,誓以除暴安良为本,救民水火为上。

这两个东西贴出以后,奇迹出现了。当日晚间,果然有三人到县衙自首,一颗大印原封交给了小神童。

原来,就在城西林堡,有三个武林高手,他们杀富济贫,专和贪官污吏作对。这三个人效仿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村东梨园结义,所以人称梨园三结义。

这梨园三结义者确实名噪一方。老大叫张勇,善使长枪,蠡县人称神枪手张勇;老二叫李飞,人称李二怪,老三外号叫周小鬼,偷技非凡,除了你身上的肉,什么都能偷走。那天偷印,周小鬼用飞爪上墙,李二怪却平躺于地,然后像壁虎一样沿墙而上之后,又沿墙而下。这就是壁虎游墙功,小神童猜的正着。他们哥三个都毫不隐讳地讲了盗印经过。

小神童看着这梨园三结义,高兴地笑了,他像对待亲朋一样好生招待。这哥仨一见小神童如此讲江湖义气,很受感动。

周小鬼说:“我一见匿名信,还以为是我二哥一时糊涂做的蠢事,怕连累大哥,所以前来投案,我偷的印,不干我大哥二哥的事。要抓抓我,要杀杀我。”

二怪李飞说:“印是我偷的,要杀便杀,不干我大哥三弟之事。”

小神童料定三人有生死之交,个个都像秦叔宝,所以径直问张勇:“咱们素无冤仇,你们为啥要偷我的印,叫我做不成官?”

张勇说:“不瞒你说,要不是看你小小年纪,连你脑袋也一块偷了。”

小神童一歪脖子:“既然能偷,为啥不偷?为什么要我的脑袋呢?”

“因为上下几千年,当官的没多少好东西!他们开始打的旗号总是和他们后来干的驴唇不对马嘴。不信你查查历史!”

小神童望着面前这个比他高一倍的汉子,心里暗暗感叹,此人一身正气,绝非强人匪霸所比,于是又接着说:“那你为啥又投案自首?”

张勇一下子脸红了,讷讷地说道:“我倒不是被你那两篇文章骗来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也有一得’。我看那匿名信是个诡计,我不相信我的兄弟如此软骨。

我倒是因为,我娘知道我偷了你的印,骂了我一顿,她老人家说:以前县官到任连个屁都来不及放,就忙着到张家送礼。张氏两兄弟张龙、张虎是当朝总管太监的外甥,平时作恶多端,横行乡里,百姓们都恨死他们了,可这当宫的却把他们奉为太上皇供着。

可你到任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就凭这点,断定新官和他们穿的不是一条裤子。所以,我娘命我把印送回来,还叫我往后要保护保护你呢。”

小神童十分感动,忙说:“凡是杀贪官污吏,杀富济贫的都是我的好朋友,不知你们是否肯留下,帮我把这多事多非的蠡县治好?”

张勇他们三人齐声说:“我兄弟三人愿留在衙门内,帮大人除害安民!”话音未了,只听得窗纸一声爆响,忽然一只飞镖直朝小神童脑门打来,他正要招手接镖,哪知这镖已被神枪手张勇半路截住。

就见他顺势一扬,又从左肩上将飞镖打出去,这一镖来得又神又巧,正好从原来的窗户眼飞出,不偏不斜,戳进窗外刺客的有眼,只听一声惨叫,小神童随着张勇兄弟三人奔到院中,那刺客已经带伤逃去。

这刺客究竟是哪里来的?大家的心思都想到一处。该不是那士豪张家派来的?县官上任不去拜他,也不透见面礼,他就要给个好看。只是无证据。小神意说,“这等缺德带冒烟的家伙,一计不成还会有二计,迟早他会把证据给我送来。咱们还是走着瞧!

事情果然不出小神童所料。第三天后半响,正是城关大集,热热闹闹的时刻,有两个人吵吵闹闹来到县衙打官司。一个老汉,一个后生,他们一人牵着马缰绳,一人拽着马尾巴,都说这马是自己的。他说他是诬懒,他骂他是盗贼,就这样从大集牲口市,直打则县衙。看热闹的老百姓跟了一大群。

小神童非同一般官老爷,他随时升堂就地断案,

简单问了一下因由,笑着说:“看来二位都是原告,那我只好把这老白马当被告了。”

退官很老诚,忙小声提醒说:“大人,审案有规矩,得先问姓字名谁,家住何方,还要察访察访。大人如此审案,恐怕是……”

小神童说:“那得多少时日?如此鸡毛小案既不必察访,也不需问他张王李赵,你只喝杯茶工夫我就把它断清,今日咱们就来个公审。”说罢,叫衙役把案台抬到衙门外的空地上,又叫两个打官司的人先后去牵白马。他心里说:是牲口就认主人,要是这马服服贴贴跟谁走,这马就是谁而。

岂料,这老马不管什么好人歹人的,谁去牵它,都跟谁走,它对谁都是那样温良,驯服,有草就是娘。

小神童生气地说:“原来你这畜生连主都不认,给我重打三鞭,锥它一马刺!”

衙役们虽然觉得这小大人好笑,也不能不从命,随即上前很抽了三鞭子,又朝马屁股使劲刺了一下。小神童看看推官,推官会心地笑了。哪知老白马挨了鞭子,屁股被扎出了血,它既不跑也不跳,只在衙门口慢腾腾地转了一小圈儿,又停在原地,不动了。它好象是走完了自己应走的路,疲劳过度,打开了瞌陲,完全不像别的马那样出门千里自归家门。

推官见状擂摇头说,“禀大人,自古道老马识途,谁知也有不识途的老马,你看它呆模呆样,就不知往自家里走,这可如何是好?”

此刻县衙门前早已人山人海。一来人们都好奇要看看十二岁的县太爷是何许人,二来呢,这审马也是人们从未见过的新鲜事,要看个究竟。

小神童年幼好胜,又自恃文精武绝,才华满腹,他本想出手得胜,震一震这块是非之地,刹一刹这里的邪恶。

可没想到老白马目不识途。小神童眼见二计不成,又叫捕快把白马按倒在地,四蹄捆上,一拍惊天木(在露天审案该叫惊天木了),拿出了第三条妙计。“啊哪!大胆昏庸老白马,你跟主人多年,渴了给你水,饿了给你草,多少年不曾亏待你。皆因你忘恩负义,麻木不仁,才使黑白颠倒,好人受诬,坏人作恶,你的良心安在?你的马性安在乎?”

人们忍不住哈哈大笑。小神童只装没听见接着说:“到底谁是你主人,快快从实招来!”

老白马依然无动于衷。这时,一只大蚂蝇正叮它的屁股,它却无力发挥马尾巴的功能去拍打。

看着这皇上命官、十二岁的县太爷“对马弹琴”,围观的人们直笑得流眼泪。好心的推官这时心里也没了底儿,暗自叹气心里说,到底是个娃娃,这打官司的事怎能象你在老家玩“过家家作儿戏”!

小神童却一派威严,煞有介事,他站起来,伸着脖子审视着这倒霉的老白马。白马依然如故。小神童突然一甩袍袖,怒不可遏地说:“既然不招,重打三百鞭子,再不招,活剥马皮,死吃马肉,三班六房饱餐一顿!”立刻有两个捕快一人手执一条鞭子,你一下,我两下地抽将起来,

每打一鞭子,那白马身上立刻出现一道红印子,不一会血肉模糊了白色的马身,甚为可怜。

这边捕快狠狠地打马,那边小神童却暗自察颜观色。只见那打官司的后生得意洋洋,跟没事人一样。你道这人是谁?他就是张家的家奴,名叫张七。

只见张氏兄弟见小神童到任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就用老办法叫镖客去刺杀小神童,不想毫毛未伤,所以又派张七儿故意偷马滋事。

如果小神童断不清,就当众起哄把他赶走,再在半路杀死他。所以张七儿既有后戳为靠,自是不怕打官司,更不把老马生死放在心上。

而那老汉在一旁满脸焦急,无计可施,每抽一鞭,就像打在自己身上,当打八十鞭时,他忍耐不住,不顾一切扑到马身上破口大骂:“你这个昏官,不分黑白,要贪吃我的马肉,我跟你拚了,你干脆把我也吃了吧!我到阴间去告你!!”老汉声嘶力竭地喊着扑向小神童。

一个草民,敢在众人面前如此胆大妄为地辱骂皇上命官,这还了得,看热闹的人不免为老汉捏一把汗。再看小神童,却微微点头,嘎嘎大笑,笑得那么天真自豪,开心得意。笑够了,他才一本正经地说,

“到底是谁的马谁心疼。老人家你骂得好哇!你不骂,这案子还真无法断呢!”说着,他一指老汉,“你是马主!”又一指那后生·“你这个毛贼!还有啥说的?来人,把这小子给我扣起来!”

两个捕快哗啦啦给张七戴上了镣铐,张七儿立眉横眼,满不在乎。

小神童冷笑道,“张七儿啊张七儿,我早就看出你是乌龟戴礼帽假充大圣人,一则,别人卖大牲口可找保人,分期给钱,你卖马却要低价,还要现钱,说明这马来得容易。二则,你耀武扬威还藏不住贼眉鼠眼,一派恶人作态。三则,大凡卖大牲口的都要带点草料,怕卖不出去让性口白饿一天,而你,连一根草也没带。还有,你偷了马还留话叫失主到牲口市认领,居心何在!我说得对不对呀?张七?”

张七儿干瞪眼,再也说不出话来。人们也都挺纳闷儿,小神童到任不足五天,怎么不问姓名就知道他叫张七儿呢?怎么对蠡县的风土人情这么清楚?其实这正是小神童的机敏处。

小神童到任后即微服出访,有时还扮成要饭的,就连恶霸张家也去过两次,所以他说得有根有底儿。

小神童想起到张家“要饭”被赶出来就有气,我今天也要为这里的百姓出出气,“人仗人势,哼!

狗也仗人势,你仗着你主子狂咬了多少好人!衙役们!给我重打一百板,再饶他五十。”

有人不明白再饶五十板是啥意思?

小神童说:“那五十板是给无辜的老白马报仇要给我打得皮开肉绽,骨头酥!”

张七儿平时狗仗人势,无恶不作,这时被打得屁滚尿流,连声告饶:“神童大人,我招,有招!”

哪想到话音未了,忽然从人群中飞出一刀,正着张七儿的太阳穴,张七儿登时一命乌呼。

明明是杀人灭口,正在小神童一怔的工夫,又见三把飞刀犹如三道白光风驰电掣般直朝他射来,人们立时惊呆了,刹那间只见小神童两手一扬,用手指夹住了两把,几乎是同时,口微微一张咬住了第三把。老百姓哪里见过如此奇功,只惊得目瞪口呆。

说时迟那时快,还未等大家反应过来,只见小神童双手一反甩出两把飞刀,“哎呀”,人们随着声音望去,却见两个人栽倒在地,不是别人,正是张七儿的主子,是人们恨透了的张龙、张虎。

“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小神童说着来到已在地上呻吟的张家哥俩身边:“张大老爷,我早就等你们出山了,多谢你们,否则我怎么会‘借花献佛’呢?”

张家哥俩被收了监,百姓拍手称快,盛赞小神童为民除害,流芳百世。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