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2年即将落下帷幕,在这样一个通关难度绝对不亚于2020年的特殊年份,一部德国战争电影的上映立刻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热议。
电影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与1930年那个席卷奥斯卡的好莱坞版本不同,2022年的这部《西线无战事》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德国电影。更加耐人寻味的是,2022年的欧洲再一次处于理论上的“战争状态”,只不过这一次的战场从电影中的西线移到了现实中的东线。
1929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次年,一位德国退伍老兵雷马克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小说《西线无战事》。次年,《西线无战事》便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并在当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的奖项。
2022年,同样的故事在近一个世纪之后再次被翻拍,同样再次轰动世界,同样将会在下一年度的奥斯卡奖评选上大放异彩。
究其原因,让人唏嘘。
不同于传统的好莱坞战争电影,《西线无战事》中并没有出现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是将焦点放在了那些在大历史中后知后觉的小人物身上。
电影开头,男主角还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高中生,在学校组织的集会中被一个政客的演讲鼓动得血脉偾张,随后便与同学们一起兴冲冲地参军入伍。然而电影随即切换到另一个无声的场景,一群女工在工厂里缝补着破旧的军装,每件衣服上都缝制着印有名字的标签。男主角在兴高采烈地收到军装之后,略带疑惑地询问军官,为什么衣服上缝制着别人的名字?军官敷衍地回答这只是别人替换下来的不合身军装,随后假装镇定地扯下标签。此时银幕上出现了标签散落一地的画面,观众无不心知肚明残酷的事实真相,除了这些被蒙在鼓里的年轻人。
对于这些后知后觉的年轻人来说,即将到来的战争不过是一场轻松的毕业旅行,真正让人激动不已的是那些在巴黎等待他们的法国女郎。而只有坐在银幕之前的观众才知道,这些孩子即将经历的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
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战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一战最大的特点是士兵已经开始使用现代的武器装备,然而军队仍然采取传统的作战模式。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战场上已经出现了重机枪和坦克这样的重型进攻型武器,然而双方军队仍旧采用了传统的人海战术,这样的差异自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此外一战中还出现了令双方军队痛苦不堪的坑道战,士兵们蜷缩在狭小的坑道内,常常为了争夺几十米的空间而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这些残酷的战争场景都在这部《西线无战事》中得到真实重现,我们可以看到男主角和他的伙伴们从一开始的豪情万丈,到后来的惊恐不安,直至最终的麻木不仁,战争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等他们意识到的时候,“西线已无战事”。
电影结尾,不甘心失败的德国将军在停战协议生效前的十五分钟,不顾一切地下达了最后一次冲锋命令,而坚持到最后的男主角也在这次战斗中阵亡,战争随之戛然而止。随后又是一位年轻的士兵走入画面,麻木地摘下男主角的身份牌,正如当年刚上战场的男主角。又是一批年轻的生命被这个战争机器所吞噬,一战结束短短十年之后,更大规模的二战爆发。
对于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来说,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湮灭在这场战争之中,最终明白所谓的“西线无战事”的代价是那些普通士兵的牺牲所换来的。
大历史之下,这些普通人的生命就像灰尘一样被轻轻吹走,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