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龙妈换马甲抵制《哪吒2》,黑粉群聊内容曝光,有组织有预谋

吴永寒说 2025-02-23 17:14:03

哪吒2这部电影真是火得不得了啊,票房都破130亿了,可是网上却冒出一堆人在黑它,说什么抄袭日本动漫啊,篡改神话啊,还有人说看了对孩子不好,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北大龙妈这个人也是够奇葩的,自称北大传播系毕业,结果发视频说哪吒2不适合孩子看,理由是什么呢,说什么敖丙替哪吒考试是在教孩子作弊,打斗场面太暴力了,还说哪吒这个角色塑造得太厉害了,会让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理由听着好像挺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就觉得特别可笑。首先,电影里的情节本来就是虚构的嘛,哪有那么多现实意义啊。再说了,哪吒这个角色本来就是神话人物,不厉害点儿怎么行啊。而且北大龙妈自己都承认没看过电影,就在那儿瞎评论,这不是纯粹蹭热度吗。

她还说自己是传播学专业的,蹭热度是她的本能和权利,这话说的,真是让人无语。你说你是传播学专业的,那你更应该明白,随便评论自己没看过的东西是多么不负责任啊。而且你作为一个育儿博主,不应该教导孩子要先了解再评论吗。你这样做,不就是在教孩子以偏概全、道听途说吗。真是有点儿可笑。

说起来这些网红们可真是有一套啊,不光是黑哪吒,还玩起了捧杀的套路。什么叫捧杀呢,就是先使劲儿夸,夸到天上去了,然后再狠狠地踩一脚。这招儿可真是阴险,表面上看是在夸,其实是在坑人家。比如说有人就在网上发帖说什饺子导演吊打名哪吒2北伐好类的话。乍一听好像是在夸哪吒2,其实是在给饺子导演树敌。

这些人还玩儿得挺花,有的说自己看了20遍哪吒2,有的在电影院捡别人的票根拍照,搞得好像全民都在疯狂追捧似的。这么做是想干嘛呢,就是想制造一种假象,让人觉得哪吒2的热度是假的,是炒作出来的。还有人故意把哪吒2和其他经典电影比较,说什么哪吒2超越了某某电影。这不是抬举哪吒2,而是在给它挖坑呢。

说起这些黑粉的套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他们不光是在网上发发帖子那么简单,而是有组织有预谋地搞事情。有人爆料说,这些黑粉还建了群,在群里商量怎么黑哪吒2呢。他们的套路可真多,除了前面说的捧杀,还有各种阴招儿。比如说,他们会故意忽视哪吒2的剧情和制作,就只盯着票房说事儿。

他们说哪吒2的成功全民族主义期红是不承认人家电影拍得好。更离谱的是,有人还把电影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读成什强权的政治这些人脑洞也太大了吧,一部动画片也能扯到政治上去,真是服了。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好给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广告。这种行为真是太low了,完全不顾及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不过呢,观众们还是挺清醒的。大多数人都能看出这些黑粉的套路,知道不能被这些话术给忽悠了。很多人都说,看电影就应该回归到电影本身,不要被那些乱七八糟的言论给带偏了。既不要盲目地吹捧,也不要被那些负面言论给影响了。这种态度挺好的,看电影嘛,就是为了享受电影本身带来的乐趣,何必搞得那么复杂呢。

导演饺子的做法也挺聪明的。面对这么多争议,他选择了闭关创作,不再接受采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被卷入无谓的争论,另一方面也可以专心创作,不被外界干扰。有智者的急流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毕竟,作为一个创作者,最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争论。

说到底,这些网红们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操作,无非就是为了流量呗。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有了流量就能赚钱。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去制造话题,哪怕是用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关注,但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都是有害的。它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观众对电影的判断,甚至可能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

而且,这种做法也反映出了一些人对国产电影的偏见。好像国产电影一旦成功了,就一定是有问题的。要么是抄袭,要么是炒作,总之就是不相信国产电影能凭实力取得成功。这种心态其实挺可悲的,说白了就是缺乏文化自信。我们应该为国产电影的进步感到高兴才对,而不是总想着去抹黑它。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却别有用心的言论给忽悠了。我们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轻易被带节奏。同时,我们也要理解,每个作品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应该用更包容的心态去欣赏作品,而不是苛刻地挑剔每一个细节。

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件事也是一个警示。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也要注意作品本身的质量。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经得起各种挑剔和非议。而对于那些恶意的攻击,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保持沉默,专注于创作。正如饺子导演所做的那样,用作品来回应一切质疑,这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说到底,这种网络生态的形成,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这种不良生态的推动者。比如说,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好奇,去点击那些标题党的文章,或者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就会助长这种不良风气。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不要轻易被那些博人眼球的内容所吸引。

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现在的网络环境确实有点儿乱,各种虚假信息、恶意营销满天飞。如果能有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相信会让网络环境变得更加清朗。当然,这需要平台、监管部门和用户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愿意为改变它而努力,我们的网络环境才能真正变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