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有个大侠叫郭解,本事挺厉害,却最终被汉武帝斩杀。那么,为啥汉武帝不把他拉去打匈奴,反而要杀了他呢?这里面的原因可复杂了,咱慢慢唠唠。
郭解是河南济源人,年轻时候就是个刺儿头,行事冲动得很,手段也狠辣,动不动就动刀子,周围人没一个不怕他的。不过这人也有个优点,就是特别讲义气,为了兄弟那真是能两肋插刀,甚至连命都能不要。就因为这股子义气劲儿,他身边聚了一帮子亡命之徒,一个个也都是狠角色。
这郭解犯了不少事儿,早就在官府通缉名单上了。可人家运气好得爆棚,每次都能从官府眼皮子底下溜掉,藏哪儿官府都找不着。再加上江湖上朋友多,七帮八助的,好几次都成功躲过一劫。就算偶尔被抓住了,赶上朝廷大赦,在牢里待不了多久又出来了。
后来郭解岁数大了,也意识到年轻时候太荒唐,就开始做好人好事,来了个浪子回头。这在当时消息传得也快,老百姓一听,这郭解改邪归正了,瞬间对他印象大好,好多人都把他当成英雄,那人气就跟现在的大明星似的,粉丝一大把。
这郭解外甥也是个愣头青,跟他年轻时候一样冲动。有次喝酒,非要强行灌朋友酒,结果被人家一刀给捅死了。郭解知道后就开始找凶手,凶手心里害怕,主动跑出来跟郭解解释经过。郭解一听,觉得是自己外甥不对,直接就把凶手放走了。这事儿一传开,郭解在江湖上的声望那是蹭蹭往上涨。
可在封建王朝,一个江湖人声望太高可不是啥好事儿。郭解这处事风格,连很多大户人家都找他解决事儿,一来二去就结交了不少地主豪绅。汉武帝当上皇帝后,就发现这些豪强势力太大,严重影响他统治。于是想了个办法,下令让资产三十万钱以上的豪强都搬到指定地方住,这就能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郭解的名字也在名单里。
郭解挺纳闷儿啊,自己就一个人,哪有那么大影响力,也没多少钱,为啥要搬呢?他不想走,就通过关系联系上卫青,求卫青帮忙。卫青出身一般,挺同情郭解的,就答应了。可谁能想到,这一求情反倒坏事了。汉武帝心想,一个江湖人居然能让大将军替他说话,这能放心吗?当即就下令让郭解必须搬家。
郭解没办法,只能带着家人上路。就因为他在民间影响力大,走那天好多人来送行,送的钱加起来有一千万。这还不算完,郭解走后,那些崇拜他的人把负责这事儿的官员给杀了,不解气又把官员父亲也杀了。官员家人肯定不干啊,就去京城告御状,结果郭解的门客连告御状的人都给杀了。这一系列事儿下来,汉武帝能不火大吗?肯定都算到郭解头上了。
那为啥不把郭解拉去打匈奴呢?其实汉武帝也有自己的考虑。游侠虽然武力值高,性格刚毅,单打独斗厉害,也有不少厮杀经验,可战场和江湖完全是两码事儿。战场上讲究的是团体作战,靠的是配合,不是个人武力。就算郭解能以一敌百,面对匈奴几万人的大军,他一个人也白搭。而且这些游侠习惯了单打独斗,很难融入集体作战。
还有啊,军队是保家卫国的,得让老百姓信服。可这些游侠大多为了生计干过不少不光彩的事儿,郭解年轻时候杀人越货啥都干过,这种人朝廷要是用了,老百姓心里能踏实吗?不利于民心安定啊。另外,战场上还得懂战术谋略,得有统兵能力,郭解他们这些游侠明显不具备。最重要的是,汉武帝对郭解的忠心也没底儿,万一到战场上出点啥岔子,那可就麻烦大了。
对于郭解,司马迁评价挺高,说“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虽说名声响亮,可要是社会上都想学郭解这样的,那社会不得乱套了。大家说说,要是你在汉武帝那个位置,你会怎么做呢?是把郭解拉去打匈奴,还是跟汉武帝一样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