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排队送钱!星巴克瞧不上的地下城,逆天改命

金错刀 2024-06-02 00:30:57

“不是XX买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堪称2024年最万能的爆梗。

在这个万能公式下,性价比的天平平等地衡量所有行业和品类。

在咖啡圈,不是星巴克喝不起,而是10块的手冲雀巢更有性价比。

在汽车圈,不是保时捷开不起,而是“保时米”更有性价比。

就连周末娱乐也衍生出:不是商场逛不起,而是B1、B2更有性价比。

前段时间,#年轻人逛商场只去B1B2#的微博话题登上热搜,有超1.8亿人围观,不少年轻人表示认同。

在年轻人的追捧下,曾经商场里不起眼的B1层逆天改命,取代地上楼层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

各种网红店首店,都挤破头想进入B1开店;主打服务的海底捞,和小吃麻辣烫做起了邻居;就连过去只开在商场一楼的星巴克,也放下身段去B1抢流量。

从商场小透明到购物天堂,被挤爆的B1层到底有什么魔力?

只逛不买的年轻人:

一到B1我就不装了

如今的商场,好像存在两个世界:楼上门可罗雀,楼下人声鼎沸,最夸张的时候客流量能差出数倍甚至十几倍。

就连一般用来聚集餐饮商家的顶楼和作为门面的一楼,在一些特殊时段也会被地下层“反超”。

造成这种反差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年轻人都不愿上楼了。

宁愿在B1、B2当气氛组,也不想去楼上当冤大头。这句话成了不少年轻人逛街时的真实写照。

在社交平台上也掀起了逛B1层狂欢,大家都拿出旅游的劲头,交流逛商场B1的经验,还有不少人分享自己的B1层逛街攻略。

出地铁,直奔B1B2层→ 点杯奶茶,边喝边逛 → 在服装店逛一圈,遇见好看的拍下货号上网搜→逛逛零食店、杂货店→ 到了饭点,在B1B2餐饮店中选一家果腹 → 买张刮刮乐、夹个娃娃 → 结束愉快的一天。

这两年B1层魅力更是席卷全国,甚至还诞生了专有名词——B1经济。

刀哥和几个热衷于逛B1层的年轻人聊了聊,发现他们大致分为两派:解压派和潮流派。

在网络上谈起年轻人爱去B1层消费,更多的声音是“便宜、省钱”,就像网友的吐槽“我们能买得起的东西,都在B1层。”

但解压派给出了一种新思路,地下一层就是年轻人的解压天堂,用她们的话来说,来到这终于不用装了。

商场的B1层在店铺大多以平价、大众化为主,各色的奶茶店、小吃零食、精品首饰店等等,主打一个种类繁多、价格实在。

B1层的性价比和烟火气,让年轻人逛街时心态放松,容易产生一种“花点小钱毫无负担”的爽快感,毕竟楼上的东西更贵是所有人的共识。

潮流派的年轻人逛B1层,则是把尝鲜和打卡放在首位。

曾经有点low的地下层,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除了各种小吃美食,年轻人喜欢的潮玩、宠物店、电玩、剧本杀,甚至健身房、台球棋牌等门店,已经成了B1层的标配。

逛起来三步一个小吃店,五步一家首饰店,十步一个潮玩店,哪怕随便逛逛打卡拍个照,也有一种“不花钱也很开心”的治愈感。

除此之外,B1层的便利性也是天然的引流武器。

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出入口,直接连接商场的B1B2层,这条过道也被改造成招牌。

飞驰的地铁给B1源源不断地输送“天然客源”,让一直被忽视的B1层,逆袭成流量王者。

曾被嫌弃的“地下城”,排队一年也难进

过去,B1层是被嫌弃的存在。

虽然靠近地铁和停车场,是除一层之外人流量最大的入口,但相比装修豪华、金碧辉煌的一层、二层甚至三层,B1、B2地处地下偏僻昏暗,大品牌都不愿意到这里开店,超市就是最大的营收来源。

有些商场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把B1层划分成更多的隔间,卖给一些小型商户,这也使得过去B1层总给人一种拥挤、混乱的错觉。

在年轻人的追捧下,商场B1层也支棱起来了。

如今的B1层已经成了圈内公认的香饽饽,不少商场B1的店铺租金,是商场三四层黄金位置的一倍还多,但企业想进驻还要排上好几年。

B1如此抢手,除了年轻人的喜爱,背后还有几个推手,把B1层推成顶流。

1.放下身段的大牌,让B1身价倍增

近两年,在年轻人带来的巨大流量下,很多“不该”出现在B1层的品牌也禁不住诱惑。

例如时尚品牌CK、电子品牌戴森、潮玩品牌52TOYS,就连内衣品牌ubras也把线下店开在了上海北外滩来福士的B1层。

甚至一些以往在购物中心一层的“常客”品牌,也跟着下沉到了B1、B2。

北京长楹天街B1层出现了喜茶、中国黄金;

国贸商城的B1层有多家国际奢侈品以及珠宝品牌;

一些汽车品牌也紧跟潮流,比如梅溪新天地的“极氪空间”、洋湖天街的比亚迪4s店;

就连一向只开在一层黄金位置的星巴克,都下沉到了合生汇的B1层,优衣库更是开到了B2。

北京朝阳大悦城还大刀阔斧地清退了所有小餐饮,招商了一批像大疆、戴森等3C品牌。

在这些大牌的助推下,B1、B2层变得越来越“高大上”,铺位身价也水涨船高,毕竟能和奢侈品做邻居的小吃除了桃园眷村还没第二个。

被年轻人挤爆的B1、B2,给了商场和品牌一个新活法。

2.网红首店,天然的流量放大器

过去,很多商场对B1、B2的规划却不像楼上那么清晰,也没什么门槛。

但随着B1的爆火,很多商场也开始爆改,努力挖掘这个地下“宝藏”,实现B1楼商业价值最大化。

有的进行品牌大调改,网罗年轻人爱的网红店首店。

像广东的凯德乐峰广场,就引进了不少网红店首店,包括egostore广州首店,混果汁广州首店,Panda Carpo广州首店、PAPER STONE海珠首店。

刀哥了解到,有的商场还提出每半年到一年就做一次品牌的迭代优化,淘汰一些市场低效的品牌,比新消费品牌产品升级迭代还快。

有店铺老板表示,几乎全年都在装修,围挡的品牌换了一波又一波。

在商场的助推下,B1正逐渐改头换面,成为商场的引流爆款。

越“low”越赚钱,

是对消费降级最大误解

近两年,热衷于省钱的年轻人,捧红了各种“穷鬼顶流”:穷鬼超市、穷鬼乐园、穷鬼餐厅,如今的B1层也是被称为穷鬼商业街。

“穷鬼系列”的爆火让消费降级更可感知,但穷鬼=低价,品牌越low越赚钱,却是大家对消费降级最大的误解。

年轻人眼中的消费降级,只是不再被消费主义裹挟,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

像最近爆火的B1层,大家下意识都以为B1火是因为价格便宜,性价比确实是B1层的一大优势,但不是其成为顶流的根本原因。

B1层被年轻人挤爆,还有个更隐秘的原因:体验升级。

首先在消费场景上,过去大家对B1的印象都是锅盔、麻辣烫,但如今很多商场的B1、B2层都是“成人乐园”。

北京合生汇B1B2层空间以BLOCK 21为主题街区,占地近2万平方米,光美食街区就打造了“深夜食堂”和“微醺街”两种主题,更潮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

长沙荟聚在B1层打造了三个特色主题区域,既有网红运动、萌宠互动和美容服务,也有老少通杀的打卡圣地,还有专门的脱口秀空间直接点亮B1层的活力。

除此之外,很多商场都把B1当成创意空间,卷出新花样。

2021年开业的建邺吾悦广场,直接把一条400米长的秦淮河搬进了商场。

杭州湖滨银泰B2层是Z世代街区,聚集潮流手办、汉服、JK制服、洛丽塔、萌宠互动、日韩街头餐饮、怀旧小卖部等00后最爱的小众文化业态。

现在年轻人正在走出消费主义,但与老一辈锱铢必较的消费观也有本质性区别,他们反对高定价和高档次,但不反对高质量、高品位和高情调,更不是反品牌。

刀哥在商场随机采访了几个年轻人,大部分人表示,决定他们去哪里逛的不是楼层高低,而是店铺本身。最能打动消费者的也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

比起楼上又贵又一成不变,B1、B2层更时尚和个性。一些创意市集、互动展览,甚至是livehouse表演等,都为年轻人提供了别样的消费体验。

商场的B1层爆火,与其说是性价比至上,不如说是“幸价比”至上。

能留住用户的不是楼层,而是体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191

金错刀

简介:爆品战略理论提出者,科技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