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超首轮:国脚“翻车”,00后小将崛起?伊万该如何抉择?

楚承言啊 2025-02-26 09:31:17

中超2025第一轮比赛早早开踢了,看了看国内和转过来的那些球员表现,这也是头一回在二月份看到中超,毕竟要为了三月份在沙特那场18强赛做准备嘛,有比赛状态总比光训练强,但从结果来看好像各种问题都浮出水面了。

王大雷这把年纪还这样冲动,都36了还在禁区外干这种脚下带刀的动作,踹倒对方直接红牌,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毕竟是队长应该更冷静才对,但现在看来好像门将这个位置的传承已经开始了,谁能想到替补上来的那个21岁小将于金永表现得那么神勇,五次扑救全都精准到位,六次高空出击干干净净,一整场比赛零失球,直接入选了第一轮的最佳阵容,这波年轻人给力啊。

老队长这样不冷静的表现让我忍不住想,是不是经验有时候反而成了包袱,越怕出错反而越容易犯错,再看看于金永那种无所畏惧的状态,没有心理负担反而打得更加自在,这不是第一次看到替补门将上来表现超水平了,可能压力小反而状态更好吧,但这次的表现确实给国家队门将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山东队这边的情况很值得关注,毕竟作为上赛季的冠军,他们的开局就遇到这种困境,王大雷被罚下场肯定会停赛,接下来几轮于金永能不能保持状态也是个问题,年轻球员往往容易受到外界过度关注导致心理波动,希望俱乐部能给他创造更好的环境继续成长,不要因为一场比赛就盲目拔高。

我刚才查了查于金永的资料,他是从山东泰山梯队一步步升上来的,在青年队表现就很出色,冯潇霆之前还专门表扬过他的训练态度,看来青训体系还是出了些成果的,只是这种天赋型球员在一线队能得到多少机会是个问题,希望不要像以前那样打了几场好球就被雪藏了。

其实国内的年轻门将还是有几个不错的苗子,但一直缺乏实战机会,像颜骏凌、王大雷这些老将一直占据主力位置,年轻人很难有出头之日,这次于金永算是因祸得福,但如果没有王大雷的红牌事件,他可能还要在替补席上坐很久,这也反映出我们的选人机制存在问题,可能更注重资历而非状态。

王大雷的红牌虽然对球队是个打击,但从国家队的角度看可能是件好事,提前暴露出问题总比在国际比赛中出现失误好,这次事件也给主教练敲响了警钟,门将位置也许应该更多考虑新人,毕竟世预赛周期长,培养新人正当时。

最后我想说,于金永这次表现固然出色,但一场比赛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他还需要更多的考验来证明自己,国家队的大门永远向有实力的球员敞开,但前提是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为国足增添新鲜血液。

说起年轻球员,还有那个18岁的杨皓宇,创下18岁就连续在超级杯、亚冠和中超登场的记录,这种经历对一个小球员成长绝对是宝贵财富,虽然他这次只踢了57分钟就被换下,但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已经很难得了,这说明申花对年轻球员的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

朱辰杰这赛季开局表现挺稳的,全场比赛四次争顶全部成功,八次解围干净利落,整体状态相当不错,但偏偏赛后传来了他面部骨折的消息,这对国足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毕竟他可是主力中卫呀,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国足的薄弱环节,现在主力又受伤,简直雪上加霜。

国足的中卫人选本来就不多,蒋圣龙和胡荷韬虽然这轮表现中规中矩,但毕竟经验和朱辰杰没法比,尤其是在那种高强度的世预赛场上,经验往往比技术更重要,朱辰杰这种有着大赛经验的后卫受伤,确实让人担心国足的后防线问题。

面部骨折这种伤势一般要六到八周才能完全恢复,算下来刚好赶上对沙特的比赛,但即使伤好了,状态能不能及时恢复也是个问题,要知道这种伤势恢复后球员往往需要佩戴面罩比赛,会影响视野和比赛感觉,尤其是对抗和头球争顶时会有很大影响。

球员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虽然世预赛很重要,但也不能拿球员的身体健康冒险,如果朱辰杰的伤势恢复不理想,那就需要提前做好其他准备,可能教练组需要考虑调整战术,增强中场协防来弥补后防线的漏洞,防守反击可能会成为对阵沙特的主要打法。

说实话,现在的国足后防线给人很不踏实的感觉,除了朱辰杰以外几乎没有特别令人信服的人选,这次中超首轮几位后卫的表现也只能说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这样的状态面对亚洲强队恐怕很难占到便宜。

防线问题一直是中国足球的老大难问题,从小球员就缺乏防守意识的培养,防守技术和对抗能力普遍较弱,朱辰杰能够脱颖而出实属不易,但现在他的伤势无疑给国足敲响了警钟,是时候重视后卫储备问题了。

我其实挺佩服朱辰杰的职业精神,据说他是在与长春亚泰的比赛中受伤的,但坚持打完了全场比赛,这种意志力确实难得,希望他能够尽快恢复,毕竟国足需要这样的球员,不仅是因为他的技术,更是因为他的精神和态度。

最后想说,面对朱辰杰可能缺阵的情况,国足教练组应该提前做好预案,可能需要提前一周以上开始集训,加强防线配合,毕竟临时拼凑出来的防线在国际比赛中往往会露怯,希望我们能在客场对阵沙特时展现出坚固的防守。

那个侯永永啊,之前媒体吹得可神了,什么2024赛季挪威联赛最佳射手啊,在欧洲表现如何出色啊,结果回国一场比赛下来平平无奇,甚至还错过了一次单刀机会,这让人不禁怀疑挪威联赛的水平到底如何,或者说媒体是不是又过度包装了。

我们看归化球员的时候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总觉得他们在欧洲踢球就是水平高,但实际上需要具体分析,挪威联赛在欧洲也就是中下游水平,况且侯永永在那边是前锋,回国后踢的位置可能有调整,再加上与队友的配合还不够默契,表现平平也是情理之中。

归化球员的政策从效果来看其实是有限的,前有阿兰、高拉特等人起初风光无限后来默默离开,现在的侯永永是否能够真正为国足提供帮助还有待观察,毕竟一场比赛表现不佳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确实给那些过度期待的人浇了盆冷水。

侯永永今年已经27岁了,正处于球员的黄金年龄,按理说应该是状态最好的时候,但首秀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连最基本的单刀机会都把握不住,这让人不禁怀疑他的调整状态和心理素质,毕竟回国踢球面临的压力和在国外完全不同。

媒体的过度炒作其实对球员是不负责任的,把侯永永捧得太高,结果表现一般就会被骂得很惨,这种舆论环境对球员的成长和发挥是非常不利的,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归化球员,不要有过高期望,也不要一场不好就全盘否定。

其实我觉得归化政策本身没问题,但操作上可能需要调整,不应该仅仅看重球员在其他联赛的数据和表现,更要考虑他们能否融入中国足球的环境和战术体系,能否在国际赛场上为国足提供真正的帮助,而不是简单地看数据选人。

侯永永这次的表现虽然不理想,但也给了他一个认清自己的机会,希望他能够尽快调整状态,适应中超的节奏和风格,毕竟他的技术能力还是有的,只是需要时间去磨合和适应,希望下一场比赛能看到更好的表现。

最后想说,对于归化球员我们不应该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要一棒子打死,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去适应和发挥,同时也要认识到归化并非解决国足问题的灵丹妙药,青训体系的完善和本土球员的培养才是根本出路。

曹永竞这场比赛表现真的很出色,打满全场不说,还攻入一球帮助北京国安取得2比0的胜利,入选首轮最佳阵容实至名归,看来他这个赛季的状态调整得不错,这对国足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毕竟进攻端的火力一直是个问题啊。

28岁的年龄正是一个球员经验和体能的黄金组合点,曹永竞这几年在国安的表现一直不错,但在国家队却没有太多出彩的表现,这次中超首轮就有进球,希望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到世预赛,为国足在客场比赛中提供更多的进攻选择。

进球始终是足球比赛中最稀缺的资源,有能力破门的球员总是更受重视,曹永竞这次的表现证明了他的价值,特别是在其他国脚表现平平的情况下,他的出色发挥显得尤为珍贵,这也给了主教练更多的信心去采用更为积极的战术。

纵观这轮比赛,能够进球的国脚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中规中矩甚至表现欠佳,只有曹永竞在进攻端有着突出表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足在锋线上的选择其实比较有限,可能在对阵沙特时需要更多依靠团队配合而非个人能力。

曹永竞的进球来之不易,据说是一次漂亮的头球破门,这种得分方式在国际比赛中非常有效,尤其是面对身体素质更好的西亚球队,传统的地面进攻可能很难奏效,但高空轰炸往往能够带来意外收获。

不过仅靠曹永竞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韦世豪和张玉宁这次只有20分钟左右的替补时间,表现机会有限,但在后续的比赛中希望他们能够获得更多出场时间并提升状态,毕竟国足需要多点开花才能真正提高进攻威胁。

说到底,一个球员的状态往往与球队的整体氛围和战术有关,曹永竞在国安表现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球队对他的信任和合适的战术安排,希望国家队教练组能够借鉴这一点,为队内的进攻球员创造更好的发挥环境。

总之,曹永竞的表现是这轮比赛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希望他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并在国家队比赛中继续发光发热,毕竟国足需要这样能够挺身而出的球员,特别是在关键的客场比赛中,一个进球可能就能改变比赛走向。

韦世豪和张玉宁只获得了20分钟不到的替补出场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能展现什么呢,几乎没有任何发挥的机会,即使是顶级球员也很难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有所作为,这让我不禁担心他们在国家队的状态,毕竟比赛时间是保持状态的关键。

在职业足球中,球员的竞争是残酷的,没有足够的出场时间就很难有好的状态,而没有好的状态又很难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这样的恶性循环对球员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像韦世豪这样依靠状态和信心的球员,缺乏比赛时间几乎是致命的。

张玉宁的情况更加复杂,他从欧洲回来后一直没能找回当年在国青队的出色状态,这次在北京国安同样只获得了有限的替补时间,这对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球员来说无疑是种遗憾,希望他能够尽快调整心态,争取更多的比赛机会。

国脚们在俱乐部踢不上主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超联赛的进步,外援和优秀本土球员的增加让竞争更加激烈,但从国家队的角度看却是个问题,主力球员缺乏比赛时间会直接影响国足的整体配合和状态。

虽然替补出场时间有限,但这也考验球员的职业素养和自我调整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在训练中保持状态和信心,这些都是职业球员必须面对的挑战,希望韦世豪和张玉宁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其实足协可以考虑在赛程安排上做些调整,比如在国际比赛窗口前增加一些热身赛或者友谊赛,让那些在俱乐部出场时间有限的国脚有更多实战机会,这样对提升国家队整体状态会有很大帮助。

教练的选人标准也值得讨论,是否应该更多考虑球员在俱乐部的出场时间和状态,而不是仅仅依靠历史表现或个人技术,这是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毕竟国际比赛的强度和节奏与平时训练完全不同。

最后还是希望这些替补国脚能够在后续的联赛中获得更多出场机会,毕竟距离3月份的世预赛还有一段时间,如果他们能够及时调整状态并在俱乐部站稳脚跟,对国足的18强赛征程无疑会是一大助力。

杨皓宇才18岁,能够连续在超级杯、亚冠和中超三大赛事中登场,这种经历绝对是弥足珍贵的,虽然这次他只踢了57分钟就被换下,但能在这个年龄段获得如此多的实战机会,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这对他的成长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年轻球员的成长最需要的就是比赛时间,再好的训练也比不上真刀真枪的实战,杨皓宇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说明申花教练组对他的信任度很高,也反映出中超俱乐部对年轻球员的培养理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这对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是个好兆头。

18岁就能在多条战线上亮相,这在以前的中超联赛中是很难想象的,那时候年轻球员大多都是坐冷板凳,即使有天赋也很难得到锻炼机会,如今的情况明显在改善,俱乐部似乎更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了,这种变化值得肯定。

当然,出场并不等于成功,杨皓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年轻球员往往容易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迷失自我,或者因为舆论压力而失去信心,希望俱乐部和球迷能够给他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够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技术和比赛经验。

据我所知,杨皓宇是一名攻击型球员,技术特点比较鲜明,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突破能力,这正是中国足球所缺乏的类型,希望他能够在实战中不断成长,逐渐成为国家队的新生力量,毕竟年轻有活力的球员永远是球队的未来。

青训体系的完善和年轻球员的崛起是中国足球振兴的根本,杨皓宇的例子证明了只要给予机会,我们的年轻球员同样可以在高水平比赛中有所作为,希望更多俱乐部能够重视青训投入,给更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展示自己的舞台。

说到年轻球员的培养,其实还需要整个足球环境的改善,包括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更合理的比赛体系、更专业的青训教练等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希望足协和各俱乐部能够有更长远的眼光,而不是急功近利。

最后想说,杨皓宇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希望他能够保持初心,不断学习进步,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都能够坚持自己的足球梦想,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期待看到更多像他这样的年轻球员脱颖而出。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