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祸根是“旺”和“虚”!一清一补,一辈子都难再犯

冰双阅览养护 2024-12-09 09:14:43

很多抽动症的孩子肝气都旺,肝和脾是相克关系,肝气旺会影响到脾胃。

反过来,饮食不当损伤脾胃也会引起肝气不舒,引发肝风内动,孩子出现挤眉弄眼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抽动症不光要平肝息风止抽,还要健脾。脾胃好了,也可以起到抑制肝气的作用。

中医称为“扶土抑木”的方子,最常用、最经典的还是出自宋朝至今流传近千年的四君子汤。

我们先来说个案例:

一个7岁男孩,家长发现孩子不自觉眨眼、挑眉、咧嘴3个月。老师也反应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有些急躁。

刻诊: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数。脸色萎黄,坐立不安。

家长补充说,消化不好容易积食,口臭,晚上睡觉翻腾,便秘。

辨证:脾虚肝旺。

运用调肝理脾法进行治疗。

开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钩藤、菊花等。

二诊时,家长反馈孩子抽动症状减轻,脾气好转,睡觉安稳,大便正常,口臭消失。

三诊时,孩子还有轻微咧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好转,面色红润。

又巩固了半个月,孩子痊愈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什么是调肝理脾法呢?

通过调理肝脾两个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五脏协调,经络通畅,气血冲和,阴平阳秘,以至疾病消除,机体康复的效果。

这个案例中方剂随着孩子病情恢复不断调整,但扶土抑木的四君子汤基本贯穿始终。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作为基础方健脾祛湿。

患儿舌苔微腻,是痰湿的现象,另加入陈皮、半夏化痰。菊花、钩藤等平肝熄风,达到标本兼治。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积食、脾胃差也可能是引起抽动的原因。

脾虚则百病生,不少过敏也和脾胃有关。

小孩子脾胃功能还没发育好。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8点之后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保护脾胃就是保护孩子健康。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