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在国内网络上出现一套系列间谍小说。书中对主人公和他的双面间谍生涯描写得细致入微,情节可谓丝丝入扣、扣人心弦。广大吃瓜网友看罢大呼过瘾。
可这两年网友们却发出了如下慨叹。
“刚看了一半,觉得挺好玩,结果一搜,作者进去了。”
“看来当特务赚钱也不多呀,还得写小说赚外快!”
“人家这哪是写小说,简直是在写工作总结!”
没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特务,并在2019年被我国国安部门抓捕归案。而他露出马脚的地方就是他写的间谍小说。
那么,这个搞兼职的特务到底是谁?
他的真实经历又是什么样的呢?
闲不住根据杨军的自我介绍,他生于1965年,湖北人,卒年还没到。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学法律的。
他上大学的时候还是1980年代,大学生本来就凤毛麟角,是妥妥的天之骄子,更何况他还有顶级学府学位证的加持。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这辈子算是吃喝不愁,在大集团弄个年薪百万起的VP职位,或者自己创业杀入全国500强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但是,他没有,22岁的杨军在1987年毕业后进入了外交部工作,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等等,还有更“气人”的。在外交部工作了几年之后,杨军辞职了,他要干嘛?
1990年代初,海南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生机勃勃,各路人马在此大显身手。杨军觉得自己要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做出一番事业”。所以,不管领导怎么劝说,他还是执意离开了外交部,并一路南下,登陆海南岛,成为当地政府的官员。
建立之初的海南省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所以,杨军彼时的工作也应该是这些,和众多国内企业、港台企业和外企的交往少不了,这就让他积累了大把行政、谈判和商务引资的经验。在干了两年之后,他居然又从海南省政府辞职,干嘛去了?
他去了一家在香港的中资企业干了管理层,一直干到了1997年。
从杨军这十年的经历来看,他的才华确实是令人瞠目结舌,而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把人生规划得异常精准的人,他每阶段的经历都带有极强的目的性,覆盖了政治、外交、经济这三大重要方面。
1997年,杨军才32岁,但他的人生已经能让全国90%的人都要望洋兴叹。
可是,杨军有一颗“躁动”的心,他开始了人生下一个10年规划。放在当时,他已经算是一个能在国内“横着走”的天才了,但别人眼里的“王者水平”在他这只能算是“青铜级起步”,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已经装不下他这个“大神仙”了。
1997年,杨军从中资公司辞职,跑到美国的一家智库开始搞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从这就可以看出他前10年的履历和沉淀积累是有多关键。帝国主义也不傻,工资也不是白发的。
2000年前后,他开始往来与华盛顿和悉尼之间,搞国际问题研究。看出来点什么“猫腻”了吗?
美国和澳大利亚同属“五眼联盟”,不但监控着自己的盟友,更重要的是要对我国“搞事情”。我国的国安体系非常严密,这黄毛、蓝眼珠的人肯定会备受关注,怎么办?
那就找中国人吧,尤其是杨军这样有点本事的“内部人士”。所以,杨军到美国后不久,就被敌对势力的间谍机构盯上了,而且他也接受了招安,成为了一只“大鼹鼠”。
不过,这“鼹鼠”还是挺好学。在澳大利亚期间,他又匪夷所思地拿下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这还不算完,他再接再厉又博取了悉尼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
要知道,新南威尔士大学可是世界顶级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而悉尼大学是国际排名133的五星级世界名校,在校龄小于50年的国际高校中排名11,在澳大利亚排名第1。
杨军这是脑子太够用,有才又任性,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八竿子打不着的跨学科领域混得风生水起。而且看得出他对文学是真心喜欢得不得了,毕竟特务写报告,也用不着考个文学硕士吧。
怎么说在国外“开展工作”也是不太方便,体现不出来自己的“价值”,于是在2000年代初,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的“杨大神”跑回了国内,定居在广州,并开启了他神奇的写作生涯。
名人回国后,杨军也没闲着,穿梭于各大公司,在旅游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纺织品公司,房地产公司、甚至保安公司都出任过高职,简直是“各商”齐爆。
从他后来的暴露轨迹分析,他回到国内是带着任务来的,什么任务呢?
就是“带节奏”。说白了,他就是要充当帝国主义反华的马前卒~“公知”。
可这个“公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如果不出名,你再怎么扑腾,广大网友也只能看你是个“水军”,顶多是个“洗稿”的头目,闹不出什么真正的波澜。
所以,杨军开始仔细琢磨:怎么能出名呢?
真正的特工人员并不是像电影中演的那样,一个一个都是俊男靓女,识别度极高,让人见过之后就过目不忘。
特工工作的核心要求就是安全,怎么才能安全呢?
就是自己的身份越隐蔽越好,这样才能“打枪的不要,偷偷的进城”。而对于特工本人,那最好是扔进人堆都扒拉不出来才好。没人记得住你,那就是最安全的。或者是把假戏演真,让所有人都认为你就是那个伪装的身份。
如果特工们都像007那样张扬,在现实世界里,基本都活不过第一集的前10分钟。
但是,对于要当“公知大V”的特务,想不出名都难,那怎么才能“李代桃僵”地隐藏自己呢?
左思右想之后,杨军拿定了主意,搞文学创作吧。
其实,说他是“被逼无奈”才想出了这个招数,真是委屈他。如前文所述,他可是拿着大把“狗粮”考下了文学硕士。
于是,2002年,国内网络出现了一套连载惊险间谍小说,作者叫“杨恒均”。对,这就是杨军的笔名。
客观地讲,这家伙写得还真不赖,尤其善于打擦边球,很多桥段还带有“粉色”情节,但却又不太“露骨”,结合紧张刺激的悬疑情节,让读者们看了之后是欲罢不能。
看到广大网友的反响热烈,杨军大受鼓舞,写起来没完没了,“致命”系列一口气写了200多万字,人气急剧上升。他这轻而易举就把自己整成了名人。他的社交账号也越来越火爆,以至于他还捎带卖点澳大利亚进口奶粉,赚点“小钱钱”。
杨军这第一步精准的规划顺利完成,下一步就是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大V”.
不得不说,智商、情商“双商”在线而且爆表的杨军出招确实与众不同。很多伪“大V”和水军没事就在网上单刀直入地“怪叫”,效果就是帝国主义啥目的都没达到,反而被眼睛雪亮的广大爱国网友喷成了狗。
杨军和他们不一样,他不齿于和那种“飞得太低的小蜜蜂(Low Bee)”为伍。作为“王者”,伪装就必须天衣无缝。他深谙“夹货”的“奥义”,也就是发10个帖子里,有9个是正能量的,只有1个是“很客观”地“夹带私活”。
比如,2017年发生在美国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死了500多人,美国人自己都担心枪支泛滥的问题。可此时,杨军跳出来开始为美国的枪支政策站台,说那是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传统,不能政治化。
在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非法扣押后,中、加两国外交部都发布了到对方国家的旅行警告。可杨军又跳出来,信誓旦旦地说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还对我国外交部指手画脚。
他的这个反应就非常“有意思”了,他是自信有点过头了,当“大V”当上瘾了,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彻底融入了角色,暂时忘了自己是干啥的了。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个“公知”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体味”,以至于彼此可以互相吸引。所以,杨军不但把自己的媒体号搞得风生水起,还结交了一大堆其他的“公知”。
是在交朋友?
非也,那就太“小看”杨军了。
帝国主义还给了他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在国内大力发展“地下网络”,把那些跟他臭味相投的“公知”都纳入“麾下”,形成一股越来越大的“暗流”,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2016年,上海破获了一个专门搞反华言论的舆论组织,而这个组织竟然和某知名大学的“公知”教授交往甚密,而这个教授又是杨军的“好朋友”。
看看,帝国主义把当初搞苏联的那一套又拿来对付我们。
在享受“大V”头衔的同时,杨军继续“笔耕不辍”,又接连写了好几本间谍小说,他赖以成名的那套“致命”系列也出版发行。一个不留神,杨军赚了几百万的版权费。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在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中却早就露出了致命的破绽。
落网很多写间谍小说的大师例如约翰·勒卡雷、伊恩·弗莱明(007系列作者)确实当过间谍,但人家是退休以后才开始写作的,不像杨军一边干特务,就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始写小说。
俗话说“无欲则刚”,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执念”,那么他将是无懈可击的。可人一旦有了欲望,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前文所述,特工的看家本领就是“以假示真”。
杨军吧,怎么说呢?他确实是做到了,可问题是他本性是个高调的人,没事撸个铁,还要自己发个帖子。办个“无犯罪证明”,也要在网上晒一下。更何况是他自鸣得意的特务生涯。
可这个事确实没法到处张扬,这对于杨军来说,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更何况这还是他自认为最值得骄傲的事。
于是,他就只能寄托于键盘之上,把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发上了网络,在网友们的惊叹中,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无法言表的满足,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他终于圆了自己的英雄梦。
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军写得太过真实,而且他的小说还那么出名,这就不得不引起国安人员的“侧目”了。
国安人员也看过他的小说,越看越纳闷:怎么这货写的情节和实际的案情相似度那么高呢?这些机密的卷宗不是内部人士根本看不到,即使作家杜撰,也不可能杜撰得如此贴近事实,就和亲身经历一样。
于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国安人员对杨军进行了一些调查,这一查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小说里的主人公姓“杨”,而且工作经历和杨军几乎是一模一样。杨军的小说简直就是一套“工作日志”加“工作总结”。
国安人员几乎能照着小说“按图索骥”,把杨军主要的犯罪事实全都挖出来。于是,国安人员在经过长期的监控和侦查后,于2019年将杨军抓捕归案。
当今,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仍然不死,同志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说不定在身边就藏着别有用心的汉奸。我们要擦亮双眼,看到不正常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向国安部门报告。
维护祖国的安全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