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四州回归路!乌克兰法律设限,和平前景不明

全球观察家站 2025-02-26 17:26:35

乌东四地回归无望乌东那四个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现在要说回不去了,大概也没人会反对。乌克兰自己早就通过法律把“回家”的路给堵死了。虽然嘴上说着领土完整,但实际上的政策早就把那里的俄罗斯族居民推到了对立面。再加上战争、民众情绪和国际上的各种博弈,这四个地方就像是掉进了深渊,越是挣扎就越远离乌克兰。

乌克兰新法排挤乌东俄族人乌克兰的法律是怎么把那四个州的人推开的?这事还得从2023年乌克兰政府推出的《原住民权利法案》说起。这个法律本来是为了保护乌克兰国内的少数民族,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问题来了,这条法律直接把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划成了“外人”,连少数民族都不算。

乌东四州居民身份遭否定这条法律根本不承认俄族人是原住民,也就是说不承认他们在乌克兰的合法身份,乌克兰宪法也不保护他们。这个消息一出来,乌东四州的人都傻眼了。当初说要收回属于乌克兰的土地,现在却说这里的居民是外来者,这算哪门子逻辑?难道俄族人成了非法移民?

乌克兰“去俄化”加剧冲突而且这事还没完,乌克兰又推出了一项“去俄化”政策。城市里的俄语标识全都被拆掉了,学校教材里干脆把普希金给删了,换成了民族主义诗人,还大力推崇班德拉这个民族英雄。这一系列操作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乌东地区的俄族人怎么可能有归属感?他们怎么可能觉得自己是乌克兰人?乌克兰根本不承认他们的身份,现在连文化根基都要铲除。这不就是在明摆着说:乌克兰不欢迎你们,你们不属于这里。

乌克兰的自断臂膀尤其是那个班德拉,在二战期间,他跟纳粹眉来眼去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他是纳粹德国在乌克兰的主要帮手,但乌克兰却把他捧成了民族英雄。乌东的俄族人一想到苏联的历史,心里就不痛快。所以很明显,乌克兰这一连串的操作简直是“自断臂膀”。他们用法律和政策这些手段,不仅没能把乌东四州重新拉回来,反而让人感觉更加疏远和隔阂。

乌东局势与《明斯克协议》话说回来,很久以前为了稳定乌东局势,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就出来调解,还搞出了个《明斯克协议》。这个协议看起来挺不错的,主要是停火、自治和经济重建三步走,相当于给了乌东地区某种程度上的“VIP自治权”。本来这个协议挺好的,没想到泽连斯基上台后玩了个新花样。他一边高呼乌克兰统一,一边大力推动军队装备升级。乌军违规冲锋挑事停火协议还没完全实施,乌克兰军队就转身冲进了顿巴斯,拿着北约提供的先进武器,直接跟当地民兵干上了。当初签订明斯克协议时,还带有一丝和平与妥协的味道,但几年后却被这些战火给撕得粉碎。所以现在这种情况,乌克兰就算不是全责,也得承担主要责任。

《明斯克协议》失效引发冲突升级俄罗斯可不会傻乎乎地看着乌军在自己家门口秀肌肉,所以没过多久,俄罗斯就出兵了,把整个事情推向了更大的冲突。所以说,这次冲突升级完全是因为《明斯克协议》没被当回事。最终,本来应该带来乌东和平的协议,反而成了冲突的导火索。当初谈好的那些条款,好像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乌东民众的离心倾向说了这么多乌克兰的厉害操作,大家可能会想,乌东四州的老百姓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答案挺简单的——他们早就想离开了。这些年来,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受了不少苦。在政策上被忽视,在生活中饱受战火摧残,能每天活着就已经是万幸了。对他们来说,乌克兰不仅不是一个温暖的家,甚至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做不到,更别提有什么归属感了。

俄在乌东地区“收买人心”反倒是俄罗斯,这几年抓住机会,在文化和生活方面“收买人心”。他们发放护照,提供补贴,甚至还给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福利。如果你是乌东地区的居民,一边是炮弹威胁下的“未来”,另一边是扔过来的户口本,你会选哪边?

乌东公投背后的百姓心声2022年乌东那四个州搞的公投,感觉就像是按照莫斯科写的剧本来的。但如果你去问问当地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做出的选择可不一定就是纯粹的作秀。很多人都明白,如果继续留在那儿,可能一辈子都是被忽视的小角色。还不如搏一搏,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至少能有点转机,有点盼头。

乌克兰民众的逃离意愿这些年,战争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待在乌克兰只会让生活更艰难,所以他们投票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活下来,去哪里都行。这件事挺讽刺的,但更让人无奈的是,这已经算是他们能抓住的最好的出路了。

大国博弈下的乌克兰在这场关于乌克兰东部的乱局中,国际社会一直都很活跃。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各国都积极参与,互相较劲,谁都不肯退让。而乌克兰呢?就变成了夹在中间的一颗小棋子。

美欧角色与“和平计划”质疑美国在这事中的角色挺明显,他们一直给乌克兰加油打气,送武器、送钱,目的就是削弱俄罗斯的实力,降低它的国际地位。至于欧洲,表面上好像在调解冲突,想让双方和解,但最终还是跟着美国的脚步走。说到特朗普,他提出的那个所谓的“和平计划”更是让人觉得可疑。他的方案看起来像是两边都退让一步。俄罗斯可以安心占领克里米亚和乌东部分地区,乌克兰则能得到经济援助,在西方国家中获得一些面子。这听起来像是在劝和,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其实就是通过割地来达到某种平衡。问题是,这样的“和平”怎么看都像是绥靖政策的新版本。看看历史书就知道,这和当年的慕尼黑协定如出一辙。更讽刺的是,这次英国还跳出来装作强硬派,生怕别人说他们胆小。这些国家一个个都按部就班地行动,乌克兰只是被推来搡去的小国,实际上根本做不了主。

乌东地区困境难解不管是乌克兰自己用法律锁住了四州的大门,还是俄罗斯凭借地理优势强行接管,乌东地区就这么僵在那里,谁也没法让它彻底翻开新的一页。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分裂,但这些都完全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政策的隔离、战争的破坏,再加上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角力,使得整个乌东地区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烂摊子。

大国博弈下的未来命运他们的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往回看,乌克兰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往前看,俄罗斯也不一定是长久的归宿。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到底是继续在大国之间的博弈中飘摇不定,还是彻底变成一种“身份模糊”的存在,也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0 阅读:77

全球观察家站

简介:用专业眼光观察世界,解读国际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