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鲁班,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他的一些创造发明,放到现在都让木匠自叹不如。
作为华夏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家,他的发明对后世影响深远,民间对这位手工工艺的“祖师爷”也是充满尊敬和崇拜。
一、木艺灵感,源于生活鲁班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原名公输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木匠、发明家。打小他他就对木工特别感兴趣。平时跟父母走南闯北做一些工程,他也学会了很多木工技巧,甚至晚上睡觉都会抱着木头,你说都痴迷到这地步了,他还能不开窍吗。
古代的人们伐木还在使用斧头,虽然简单暴力但却费时费劲。小鲁班还是偶然间被小草划破手臂,于是乎这孩子就愣在原地许久,恍然间醍醐灌顶,他发现小草的边缘呈锯齿状,轻轻一划便能割破皮肤。那这不就简单了,如果做一种像草一样的工具来锯木头,那不得省老大功夫了,真是天才如鲁班,“锯子”从此就诞生了,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木工的效率。他的锯子不仅提高了木工效率,还使得木料的使用更加精细,为木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雨伞与木鸢,爱与悲剧的交织鲁班的可不止发明了锯子,他还琢磨出了雨伞,村民们再也不会因为雨天而发愁了。但他们并不知道雨伞的由来,这其实是源于鲁班对妻子深深的思念。每当雨天,他总会想起妻子在雨中劳作的身影,心中总是充满愧疚和自责,于是他希望能做一把“雨伞”为世人带来便利。
其实鲁班的发明并不是一帆风顺,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老爹和老娘。自从妻子离世以后,鲁班每日思妻成疾,于是乎发明了会飞的木鸢,却没想到这玩意被父亲偷偷骑走,从此一去不返。这事没过多久悲剧却再次上演,当他为母亲制作木马车后,母亲也骑上后再也没回来,这绝对是我听过最悲情的故事。接连发生的两次悲剧,让鲁班深感痛心,也让他对木工技艺有了新的思考和认知。
三、《鲁班书》:可能泄露了天机接连发生的事故让鲁班痛下决心,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汇集成《鲁班书》。但这本书并非单纯的木工手册,他仿佛充满了诅咒。据说,这本书的开头被鲁班重点提示:“欲学此术,必先绝后。”敢问要是你,看到这句话后还敢研究吗?
因此,这本书也被历代君王封禁,成为了一部神秘而禁忌的著作。《鲁班书》分为三册,前两册流传出去被木匠私藏传给后世,期间也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反而被后来的木匠灵活掌握造福社会。而第三册就太不一样了,据说里面的内容太过阴暗,传出去恐会引起天下大乱。历代君王都深知这本书可能会带来的危害,于是无论在鲁班生前亦或是死后,这些书都被永久的关进了小黑屋。
四、木艺传承,影响至今尽管《鲁班书》被禁,但鲁班的木工技艺和发明却流传了下来。我们今天使用的钥匙、锁头、雨伞等,都离不开他的智慧。他被誉为木匠祖师爷,至今仍意义重大。鲁班的发明不仅改变了木工行业,也为后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木工艺,至今仍被木匠们奉为经典,世代相传。
当然鲁班的这些事迹正史并未提及,真实度也无从考究。甚至还有人曾怀疑历史上是否有这号人存在,也许只是民间虚构的一个人物。不过历史上确实有鲁班的存在,只不过他的一些故事和经历被人们赋予了神话色彩,但他的发明和技艺却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在1987年由原中国建筑业联合会特意设立了“鲁班奖”,该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由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并且在山东滕州规划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的鲁班纪念馆,既能让后世学习和瞻仰,又充分的认可鲁班的伟大发明。
六、鲁班的忘我精神鲁班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而且他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发明和技艺上,更体现在他对木工行业的热爱和执着。他的一生,都在为木工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而努力。他的精神,激励着后来的木匠们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鲁班的精神遗产,是中国木工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今天,我们享受着这位木匠祖师爷的恩典,更应铭记他的匠心与智慧。鲁班的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