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数千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精彩至极的故事,后人据此总结出了著名的“五大毒计”。
这五个毒计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难防,尤其是最后一个,堪称“不世出之毒计”,狠起来居然连自己都杀。
那这“五大毒计”的故事究竟有多精彩,以至于施展者都把自己给杀了?
首先登场的就是明朝著名奸相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嵩与严世蕃这对父子不仅在当时臭名昭著,放到我国整个古代史也是出了名的恶。
他们二人不仅权力大,而且经常为非作歹。
就拿严嵩来说,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可是陷害了不少忠臣良将,而且他还经常搞贪污,就连军饷都敢占为己有。
在严嵩的努力下,大明军费严重不足,这就导致北方塞外游牧民族的骚扰越来越强烈,南方沿海的倭寇越来越猖獗。
当然了,这个严世蕃跟他爹严嵩比起来,那是有过之而不及,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严世蕃那时候经常陷害良家妇女,生活奢靡到百姓看了都想当街打死他。
而且严世蕃还是“明奸”,也就是想联合日本倭寇搞垮大明王朝。
之后在大臣们的不断举报下,嘉靖帝终于下令将这对臭名昭著的父子抓了起来,不过罪名还没有定。
为保全自己,严世蕃想出了一个非常阴狠的诡计,简单来说就是对外宣称沈炼和杨继盛两个忠臣其实是被自己给害死的。
严世蕃想着既然还没有给自己定罪名,那就先下手为强找一个轻的罪名。为什么说这个罪名轻呢?因为杨沈二人其实不是被严世蕃害死的,而是嘉靖帝。
听到严世蕃这么一说,果然有人要把这件事告诉皇帝。
不过严世蕃的诡计没有得逞,因为当时的名臣徐阶识破了他的诡计。
如果说嘉靖要给严世蕃定陷害忠良这个罪名,那无疑会暴露其实是嘉靖帝陷害了忠良,因为嘉靖得先承认是自己错了,要为两位忠臣平反。
人家皇帝是谁,高高在上爱面子的人,肯定不会承认自己陷害过忠臣良将啊,所以这个罪名嘉靖定不会批准,那严世蕃他们肯定出不来了。
不过在徐阶的努力下,他们找出了严世蕃的许多罪名,最后这个大奸臣被斩死,真是太便宜他了。
第二个登场的主人公是来自齐国的管仲,这可是一个名人啊。在他的管理下,齐桓公成功当上了“春秋五霸”之首。
在这条称霸的路上,很不幸,孔子出生的鲁国成为了牺牲品。
当齐国想要称霸的时候,他们的邻居鲁国成了一块很大的绊脚石,因为鲁国的位置恰好就在齐国西出的路口上。
不过齐国当时的国力还没那么强,而人家鲁国也没那么次,所以齐国想要靠两军硬碰硬来灭掉鲁国,简直就跟踢钢板差不多,毕竟灭不掉鲁国,自己还有可能被趁人之危。
那该怎么办呢?最后管仲提出了“商战”。
简单来说就是先靠贸易战来拖垮鲁国,最后趁他病要他命,那这个贸易战该怎么打呢?
当时鲁国境内盛产一种缟布,后来管仲就说:“大家都要穿用鲁国缟布制成的衣服。”
与此同时,管仲还禁止自己国家的百姓生产这种缟布,而是大规模从鲁国采购缟布。
鲁国君王见缟布的市场突然变得这么大,机不可失啊,于是他让全国大部分百姓都去生产缟布了。如此一来,基本上没多少人种地了。
等过了一年多后,管仲突然下令禁止从鲁国购买缟布,这一禁令直接让鲁国傻眼了,他们回头一看,满仓的缟布,粮食却没有半袋。
齐国百姓在不生产缟布的这一年多里,都去种地了,于是管仲就开始向鲁国推销自己的粮食。
价格虽然很高,但是也得吃饭啊,所以鲁国只能高价钱从齐国购买粮食,最后他们把自己给买穷了,齐富鲁穷,所以最后鲁国很从容地就被灭了。
那为何鲁国不从周边其他国家买粮食呢?其他国家都是小国,他们还不够吃呢,更别说卖了。
管仲不愧是经济管理大师,这一毒计确实高啊!
荀彧之“挑拨离间”接下来第三位登场的人物便是曹操的“张良”,也就是他帐下著名的谋士荀彧。
曹操在挟持天子后,依旧是面临着诸多难题,比如如何除掉袁术、刘备、吕布三人。
当时袁术一家独大,刘备和吕布暂时是合作关系,势力不容小觑,不过人家荀彧只是略施小计,便让这三人谁看谁也不顺眼。
曹操他们先是给袁术那边送去了一封密信,上面说:“过不了几天刘备就要带人来打你了,你可要做好准备啊。”
与此同时,刘备那边收到了皇帝的诏书,上面要求刘备赶紧出兵去灭了袁术,为国家分忧解难。
这一看就是曹操下的命令,但刘备没办法啊,因为人家刘皇叔对汉室非常忠诚,所以为了不当出尔反尔之人,他一定会出兵的。
就这样,刘备终于和袁术打了起来。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的,荀彧毒计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没有给吕布下令,但吕布却是整个毒计的关键。
当刘备和袁术打得正开心时,吕布直接把刘备的老窝给偷了。
其实荀彧非常清楚,刘备和吕布表面上是合作,其实两人各怀鬼胎,经常互相偷对方的老窝,所以吕布定会给刘备的后腰子来上一刀。
如此一来,刘、袁、吕谁也看不上谁的局面出现了。他们不联手,而且互相内耗,着实让曹操的压力小了许多。
接下来这位是齐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位政治家,他叫晏子,此人成功帮齐景公除掉了三个不太好杀的人。
这三个人是当时的勇士,据说他们都敢不用武器,和老虎单打独斗。
这三位勇士本领高强,再加上他们的功劳越来越大,所以平时越来越嚣张跋扈,就连见了上级晏子都不行礼。
晏子见状很是不满,于是就建议把这三个嚣张的人给除掉。要不然,说不定他们哪天就把齐景公给杀了。
齐景公说自己也曾考虑过除掉这三人,但是他们武功高强,恐怕半夜刺杀都不一定能成功。
晏子见状说道:“为何一定要硬碰硬呢?让他们互相残杀不更好吗?”
有如此妙计齐景公自然是洗耳恭听,其实就是送给他们两个桃。
齐景公虽然不太明白,但他依旧照做了。
三位勇士收到两个桃后犯起了难,因为没法分啊。不管怎么分,肯定会有人觉得不公平。
于是这三个人就开始争功了,他们谁也不让谁,都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应该独享一个桃子。
就这样,三人都想单独吃一个桃子,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不过他们也没有抢,而是互相谦让了起来:“我功劳不如你,怎么好意思抢你桃子呢?”说完后,他便自尽了。
就这样,率先拿到两个桃子的勇士都自杀了,剩下的一个觉得不好意思,也自尽了。
不费吹灰之力,仅仅只是靠两个桃子就能除掉三个大患。这个毒计的核心在于,晏子成功抓住了“人性”这两个字。
俗话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利益摆在眼前时,所谓的朋友情只不过是最可笑的谎言罢了。
没错,最后把自己都给害死了的狠人正是三国最后的名将姜维。
“一计害三贤”,那另外两人是谁呢?邓艾和钟会。
姜维可以说是蜀汉非常忠诚的一位将领,而且能力也不错,但是很可惜啊,蜀汉最后还是灭亡了。
蜀汉亡后,姜维就跟着刘禅来到了曹魏这边。
由于很是欣赏姜维的能力,于是当年灭蜀之一的主将钟会把姜维招至自己帐下,同时还让他管理自己的军队,这就给了姜维机会。
虽然已经降魏,但姜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复兴蜀汉。
发现钟会和邓艾有矛盾后,姜维便经常挑拨离间,接着钟会诬陷邓艾要造反。
最后邓艾被抓走了,负责押送他的人有钟会和姜维。
姜维的想法很简单,他想靠自己手中的兵力除掉邓艾及其手下的曹魏将领们。
等解决完他们后,再回过头来把钟会给杀掉。曹魏没了这么多优秀将领,复兴蜀汉自然就有很大希望了。
方法虽然不错,但很不幸被人给识破了,所以钟会和姜维先被杀了。
邓艾中途虽然被人救了,但没过多久还是受到牵连惨死。
这便是姜维的“一计害三贤”,他的想法是很不错的,却没想到被识破了。
不过还好,灭亡蜀汉的两个主要将领钟会和邓艾也身亡了,这两位的能力丝毫不比姜维差,所以一换二还是不亏的。
但蜀汉再也无法复兴了,毕竟有个“乐不思蜀”的刘禅。
以上便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五大毒计”,真的是防不胜防啊!
这些毒计虽然说大部分都是成功例子,但不得不说,真是害人不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