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的成本差不多是车上零件中最高的了,当其需要进行报废的时候,仍然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各大巨头都布局了动力电池的回收业务。
那回收来做什么?
很多人都能想到,车用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是很高的,即使下降到不满足车用性能时,仍然是可以充放电的,可以用于其他要求低应用场景,国家政策导向也是优先梯次利用。
比如:电动自行车、各式储能、如果彻底损坏还能做原材料资源回收。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里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有三大问题:拆解、状态评估以及最重要的,安全性。
“退休”的电池包通常并不能直接用作储能,需要拆解成电池单体使用。然而电池的成组技术现在在飞速前进,都朝着减少电池包的方向进行,还会使用大量的胶,那么怎么快捷、无损伤把电池拆解下来就很令人头疼,如果过程中造成物理损伤,是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的,而且,车载锂电池都是几百伏的电池包,对人体有害,会电死人,也曾经电死过人,单体拆起来也很麻烦。
其次,锂电池的寿命和其工作工况和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在合适温度下,小电流冲放,那么循环寿命可以达到数干次,而如果在一些恶劣工况下循环,比如低温大电流冲放,寿命就会急剧缩短,不同厂商、不同规格、不同年份的电池,更有不同的电池特性曲线,难以进行准确评估。
至于安全性,还记得2021年北京大红门储能电站的重大事故,在官方的调研报告里面写明的原因:
起火直接原因系西电池间内的磷酸铁锂电池发生内短路故障,引发电池热失控起火。北楼爆炸直接原因为南楼电池间内的单体磷酸铁锂电池发生内短路故障,引发电池及电池模组热失控扩散起火······
公认安全性比较高的磷酸铁锂电池都爆了,安全性更差的三元锂,是不是起火爆炸的风险更高?锂电池隔膜是塑料材质的,在几年甚至10年的高低温工作,腐蚀性环境下会老化,退役电池的隔膜已经性能很差了,锂电池的正负极片还有垂向压力,一旦隔膜失效,正负极片稍微一接触就会短路,热失控,自燃,爆炸。
所以,最终还是利用完残值,回收材料来得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