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二战十大战列舰:海上霸主的荣耀与落幕

闲人杂谈 2025-01-19 22:14:49
战列舰:海洋霸主的崛起

在海战的漫长历史中,战列舰曾是当之无愧的海洋霸主,威风凛凛地驰骋于波涛之上。它起源于 15 世纪末期,随着火炮逐渐成为战舰的主要武器,海战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从那时起,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战列线” 战术主导着海战格局。这种战术要求战舰排成整齐的队列,与敌舰平行或呈一定角度航行,通过侧面排列的火炮展开攻击。那些火炮数量众多、能够在战列线中占据关键位置的战舰,便被尊称为 “战列舰”。

在 18 世纪,风帆战列舰是当时的海战利器,代表着一个国家海军的实力与荣耀。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舰艇制造的变革,钢铁开始取代木材成为主要建造材料,同时大量装甲的添加,使得战舰的防护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时期,“铁甲舰” 或 “装甲舰” 的称呼应运而生。而在 19 世纪晚期,“战列舰” 和 “主力舰” 的说法逐渐流行开来,“战列舰” 最终成为描述海军核心主力舰艇的常用术语。

战列舰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历经风帆时代、铁甲舰时代、无畏舰时代和条约时代,在二战前达到了巅峰状态。它承载着各国海军的期望与梦想,成为海洋上令人敬畏的力量象征。  。

一、“依阿华” 级战列舰:美国力量的象征

“依阿华” 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二战时期的巅峰之作,一共建成 4 艘,分别为 “依阿华” 号、“新泽西” 号、“密苏里” 号和 “威斯康星” 号。它的诞生,与当时的国际局势和美国海军战略需求紧密相关。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美英法等国调整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将标准排水量增加到 45000 吨,主炮口径增大到 406 毫米 。这一变化为美国海军的新型战列舰设计提供了空间。美国海军鉴于此前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航速的不满,决心打造一款以速度为优先的新型战列舰,“依阿华” 级战列舰的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依阿华” 级战列舰舰长 270.4 米,舰宽 33 米,标准排水量 45000 吨,满载排水量达 58000 吨。其动力系统极为强大,采用 8 座 M 型重油锅炉和 4 座西屋公司蒸汽轮机,4 轴推进,最大功率可达 212000 匹马力,最高航速能达到 33 节,在轻载时甚至可达 35 节 。这样的航速使其能够快速响应作战需求,无论是为航母编队护航,还是在海战中抢占先机,都具有显著优势。

在武器装备方面,“依阿华” 级战列舰的火力堪称恐怖。它配备了 3 座三联装 MK - 7 型 406 毫米 50 倍径主炮,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主炮之一。每座炮塔重 1730 吨,内有 3 门火炮,各炮管能独立完成填装、升降与发射。炮管射角在 - 5 度到 45 度间俯仰,俯仰速率为每秒 12 度,炮塔旋转角度为 300 度,旋转速度约为每秒 4 度 。主炮使用的 MK8 型穿甲弹,单颗重量约 1225 公斤,在 14.5 海里距离上可以穿透 381 毫米的垂直装甲,发射速度高达 2 发 / 分钟,在配装最多规格药包的情况下,最大射程达到 38 公里 。其穿甲能力与日本海军 “大和” 级战列舰的 460 毫米 45 倍径 94 式舰炮威力几乎相当。

除了强大的主炮,“依阿华” 级还搭载了 10 座双联装 127 毫米 38 倍径 MK12 舰炮,以及大量的防空炮和对空机枪,用于中近距离的防空和对海防御。在后期现代化改装中,还拆除了部分双联装 127 毫米舰炮和防空武器,转而搭载了数十枚 BGM - 109 战斧巡航导弹和 RGM - 84 反舰导弹,进一步提升了其对陆和对海打击能力 。

在防护性能上,“依阿华” 级战列舰也毫不逊色。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厚度达 307 毫米,水平装甲总厚度为 222 毫米,由三层组成。主炮塔正面装甲厚 432 毫米,顶部 184 毫米,背面 241 毫米,司令塔正面 445 毫米,顶部 184 毫米 。这样的装甲防护,使其在海战中能够有效抵御敌方炮火的攻击。

“依阿华” 级战列舰在二战及战后的多次军事行动中都有着出色表现。在二战太平洋战场,它主要为航空母舰护航并支援两栖作战。如在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等关键战役中,“依阿华” 级战列舰凭借其强大的炮火,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对日军的海岸防御工事、炮兵阵地等目标进行了猛烈炮击,有效减少了登陆部队的伤亡 。

二战结束后,“依阿华” 级战列舰的命运并未就此终结。朝鲜战争爆发后,4 艘 “依阿华” 级舰再次服役,奔赴战场。其中,“威斯康星” 号在 1952 年 3 月被朝鲜人民军炮火击中破损,不得不退出战场回国修理 。战争结束后,它们又一次全部封存。

1968 年,“新泽西” 号第三次服役,赶赴越南参战,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然而,由于作战能力有限且消耗费用过大,1969 年该舰又退出现役 。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为了应对苏联的海上威胁,决定对 “依阿华” 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经过大规模改造,这些战列舰不仅加强了对地对舰攻击能力,还进行了电子设备等现代化升级。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还安装了战斧导弹,在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它们发挥了重要作用。1 月 17 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 月 17 日,还用 406 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 。

“依阿华” 级战列舰见证了美国海军的辉煌时期,它不仅是美国强大军事力量的象征,更在二战及战后的国际局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最终随着时代的发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传奇故事依然被人们铭记,成为了海战史上的经典篇章。

二、“大和” 号战列舰:日本军国主义的巨舰梦

“大和” 号战列舰,作为日本海军在二战时期的超级巨舰,承载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称霸海洋的野心。它的建造计划于 1934 年悄然启动,当时日本海军鉴于《华盛顿海军条约》即将到期,决心打造一款能够在海战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巨型战列舰。1937 年 11 月 4 日,“大和” 号在吴海军工厂正式动工建造,历经三年的精心打造,于 1940 年 8 月 8 日成功下水,1941 年 12 月 16 日正式服役 。

“大和” 号堪称海上巨兽,标准排水量达 64000 吨,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 73000 吨,舰长 263 米,舰宽 38.9 米。其武备之强大令人咋舌,装备有 3 座三联装 94 式 460 毫米口径巨炮,这是世界海军史上口径最大的舰炮,炮弹重量接近 1.5 吨,最大射程可达 42 公里。主炮炮弹威力惊人,一枚炮弹就能对敌方舰艇造成毁灭性打击。此外,它还配备了 12 门 155 毫米副炮和 16 门 127 毫米高射炮,以及众多 25 毫米机关炮,形成了远近结合的强大火力网 。

在装甲防护方面,“大和” 号不遗余力。舷侧装甲最厚处达 650 毫米,甲板装甲厚 200 毫米以上,炮塔正面装甲厚 650 毫米,能够有效抵御敌方炮弹的攻击。全舰划分出 1147 个水密隔舱,即便遭受多枚鱼雷攻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战斗力 。

然而,“大和” 号的实战表现却与日本海军的期望相去甚远。在整个二战期间,它大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成为了日本海军的 “精神象征”。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海战,“大和” 号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却未参与实际战斗,只是在远处观望战局。1944 年 10 月的莱特湾海战,“大和” 号虽有参战,但并未取得显著战果,其姊妹舰 “武藏” 号还被美军击沉 。

1945 年 4 月,日本在冲绳岛战役中陷入绝境,“大和” 号被派往冲绳海域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4 月 7 日,在没有空中掩护和足够燃油的情况下,“大和” 号遭遇美军航母舰载机的猛烈攻击。美军飞机对其进行了多轮轰炸和鱼雷攻击,“大和” 号多处中弹,左舷倾斜,最终在坊之岬海域沉没。在这场战斗中,“大和” 号的船员伤亡惨重,仅有少数人获救 。

“大和” 号的沉没,不仅宣告了日本海军战列舰时代的终结,也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凭借巨舰大炮称霸海洋的梦想彻底破灭。它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牺牲品,也为人类历史上的海战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

三、“俾斯麦” 号战列舰:德国海军的骄傲

“俾斯麦” 号战列舰,作为德国海军在二战时期的旗舰,承载着德国海军的厚望与荣耀。它的诞生,源于德国对海军力量的不懈追求和对制海权的渴望。1936 年 7 月,“俾斯麦” 号在汉堡的布隆・福斯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1939 年 2 月 14 日下水,1940 年 8 月 24 日建成服役 。

“俾斯麦” 号在设计上融合了当时德国的顶尖造船技术,舰长 251 米,舰宽 36 米,最大吃水 9.9 米,标准排水量 41637 吨,满载排水量达到 50300 吨 。其动力系统采用了 3 台蒸汽轮机和 12 台高压锅炉,4 轴推进,最大功率可达 138000 匹马力,最高航速为 30.8 节,续航力为 8500 海里 / 19 节 。这样的动力配置,使 “俾斯麦” 号在海上具备了较强的机动性和远洋作战能力。

在武器装备方面,“俾斯麦” 号拥有强大的火力。它配备了 8 门 380 毫米主炮,安装在 4 座双联装炮塔中,前后各两座,呈背负式布局 。主炮的最大射程可达 36.5 公里,发射的穿甲弹重达 800 公斤,威力巨大。此外,还搭载了 12 门 150 毫米副炮、16 门 105 毫米高射炮、16 门 37 毫米机关炮和 20 门 20 毫米机关炮,形成了远近结合的多层次火力网,具备较强的对海、对空防御能力 。

“俾斯麦” 号的装甲防护也十分出色,主装甲带厚度达 320 毫米,上甲板厚 50 毫米,主甲板厚度在 100 - 120 毫米不等,主炮炮塔正面装甲厚 360 毫米,侧面厚 220 毫米 。全舰划分了 22 个主水密舱和数千个水密门,即便部分舱室受损进水,也能有效防止海水蔓延,保障舰艇的生存能力 。

1941 年 5 月,“俾斯麦” 号迎来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重大作战任务 ——“莱茵演习” 行动。5 月 18 日,“俾斯麦” 号与 “欧根亲王” 号重巡洋舰结伴从格丁尼亚港出发,意图突破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对盟军的海上运输线展开攻击 。

5 月 24 日凌晨,在丹麦海峡,“俾斯麦” 号遭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 “胡德” 号战列巡洋舰和 “威尔士亲王” 号战列舰的拦截 。“胡德” 号是英国海军的骄傲,自 1920 年服役以来,一直是英国海军的象征。然而,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中,“俾斯麦” 号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战斗伊始,“俾斯麦” 号在短短几分钟内,凭借精准的炮火,对 “胡德” 号发动猛烈攻击。仅仅 5 轮齐射,一枚 380 毫米炮弹便幸运地击中了 “胡德” 号的薄弱部位 —— 后部弹药库。瞬间,“胡德” 号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火光冲天,舰体迅速断裂,在短短几分钟内便沉入海底,全舰 1418 名官兵仅有 3 人获救 。这一惊人的战果,让整个英国海军为之震惊,也让 “俾斯麦” 号声名大噪。

“威尔士亲王” 号在 “胡德” 号沉没后,继续与 “俾斯麦” 号交火,但由于主炮出现故障,且自身也受到一定损伤,不得不退出战斗 。“俾斯麦” 号在这场战斗中也并非毫发无损,它的前油箱被击中,导致燃油泄漏,这一损伤影响了其后续的作战行动和续航能力 。

“胡德” 号的沉没,让英国海军怒不可遏,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击沉 “俾斯麦” 号 。于是,英国皇家海军迅速集结了大量兵力,包括 “英王乔治五世” 号、“罗德尼” 号战列舰以及 “皇家方舟” 号航空母舰等共计 60 余艘各型舰艇,对 “俾斯麦” 号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 。

5 月 26 日傍晚,“皇家方舟” 号航空母舰上的剑鱼式鱼雷机中队发现了 “俾斯麦” 号。随后,剑鱼式鱼雷机发动攻击,其中一枚鱼雷击中了 “俾斯麦” 号的船舵,导致船舵卡死在 15 度的位置,“俾斯麦” 号失去了转向能力,只能在海上原地打转,航速也大幅降低,彻底陷入了困境 。

5 月 27 日上午 8 时,“英王乔治五世” 号和 “罗德尼” 号战列舰终于追上了 “俾斯麦” 号。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再次展开,“英王乔治五世” 号和 “罗德尼” 号凭借数量优势,迅速对 “俾斯麦” 号形成包围之势,并展开了猛烈的炮击 。“俾斯麦” 号虽奋力抵抗,但在两艘英国战列舰的强大火力面前,逐渐力不从心。其前后火控站先后被击破,舰艏的两门主炮在战斗开始后的 20 分钟内就先后报废 。

在持续的炮击下,“俾斯麦” 号的上层建筑几乎被完全摧毁,舰体燃起熊熊大火,失去了机动力。然而,“俾斯麦” 号的船员们并未放弃抵抗,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继续战斗。仅剩的一门舰炮仍在进行着精准度极差的间歇性射击,顽强地向敌人展示着德国海军的不屈精神 。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俾斯麦” 号遭受了上百枚大口径穿甲弹以及数百枚小口径炮弹的攻击,舰体严重受损,逐渐下沉 。10 时 36 分,“俾斯麦” 号最终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 400 海里的水域,大西洋成为了它的最终归宿 。在这场战斗中,“俾斯麦” 号的大部分船员阵亡,仅有 115 人获救 。

“俾斯麦” 号战列舰虽然沉没了,但它在海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英勇表现和顽强抵抗,让人们对德国海军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它的沉没,也标志着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大规模水面作战能力受到了沉重打击,对二战的海战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四、“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坚实的海上堡垒

“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二战时期的重要力量,它的诞生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海军战略需求密切相关。1936 年,美国、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将新战列舰标准排水量维持在 35000 吨级别,主炮口径上限下调到 356 毫米 。然而,为防止未签约国建造超级战列舰,条约预留了补充条款,若日本和意大利到 1937 年 3 月不加入条约,主力舰标准排水量将自动放宽到 45000 吨,主炮口径上限也放宽到 406 毫米 。

当时,美国海军部长斯坦利认为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不能抵御 406 毫米舰炮的射击,这促使了 “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的设计改进。1937 年 3 月,海军设计师开始着手设计,建造工作推迟到 1939 财年。1938 年 4 月 4 日,“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的前两艘正式订购,随着国际局势愈发紧张,同年 6 月 25 日,国会决定拨款再增建两艘 。

“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在设计上有诸多独到之处。它在北卡罗来纳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排水量与火力保持不变,最大舰宽也维持一致 。但通过缩短水线长度,让动力舱室更加紧凑,不过这也使得航速略有降低,转弯半径相比北卡罗来纳级稍大 。该级战列舰采用单烟囱设计,增加了带倾斜角度的侧舷装甲,同时加大了水平甲板的装甲厚度,防护水平显著提高 。舰艏采用球鼻型设计,有效降低了舰体阻力,并且加大了主机功率,以保障整体性能 。

在武器装备方面,“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毫不逊色。装备有 3 座 Mk6 型三联装 45 倍径 16 英寸主炮炮塔,这种火炮同样安装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上,可发射重 1225 千克的 Mk8 型超重弹,射程达 33741 米 。副炮为 10 座双联装 38 倍径 127 毫米高平两用炮(南达科他号为 8 座),此外还配备了 18 座四联装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和 35 门 20 毫米厄利空高炮 。如此配置,构建了强大的火力体系,既能对远距离目标发起猛烈攻击,又能有效应对中近距离的威胁 。

在防护性能上,“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更是下足了功夫。炮塔正面厚 457 毫米,侧面 241.3 毫米,顶部 190.5 毫米;司令塔正面厚 406 毫米,甲板厚度 134.6 毫米左右 。为应对空中威胁,首次采用了三层甲板的设计,即防炸弹甲板、主装甲甲板和防破片甲板,类似坦克的倾斜装甲设计也变相增加了垂直防护能力 。即便遭受敌方炮火和炸弹的攻击,也能最大程度保护舰体内部结构和人员安全 。

“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在二战中战功赫赫,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 年 10 月 26 日,南达科他号参加了圣克鲁斯群岛战役,作为大黄蜂号航母的护航舰队一员,它在战斗中表现英勇 。尽管被直接命中 4 枚炸弹,但凭借优秀的装甲防护,主要核心部位并未受损,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中,南达科他号还击落了大量的鱼雷机和轰炸机,展现出卓越的防空能力 。据记载,此役南达科他号宣称击落日机 26 架,其防空火力的巨大作用不容小觑 。

1942 年 11 月 14 日夜间,南达科他号与华盛顿号在瓜岛海域与日军雾岛号战列舰编队遭遇,爆发了著名的瓜达尔卡纳尔海战 。在战斗中,南达科他号由于操作失误,全舰电力中断瘫痪,成为日军的重点攻击目标 。遭到日舰集中射击后,它被一枚 356 毫米炮弹及 40 余枚其他炮弹命中,上层建筑遭受严重损失 。不过,令人惊叹的是,其主装甲带并未被击穿,展现出了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此战过后,南达科他号进厂大修 62 天,并更换了一门主炮 。

除了上述战役,“南达科他” 级各舰还相继参加了包括菲律宾海海战、莱特湾海战、冲绳岛战役等在内的众多盟军大型行动 。在这些战役中,它们主要为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提供防空火力掩护,同时为两栖登陆作战提供对岸火力支援 。在太平洋战争的广阔战场上,“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凭借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为航母编队撑起了一把坚实的 “空中保护伞”,有效抵御了日军飞机的攻击,保障了航母的安全 。在对岸火力支援方面,其强大的火炮能够对日军的海岸防御工事、炮兵阵地等目标进行精准打击,为登陆部队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大减少了登陆部队的伤亡 。

二战结束后,“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于 1947 年开始陆续退役。其中,马萨诸塞号在 1965 年成为马萨诸塞州的一个纪念馆,对公众开放,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它曾经的辉煌 。阿拉巴马号也作为博物馆展物予以保留,成为了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 。

“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以其卓越的防护性能、强大的火力配置和在二战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了美国海军战列舰兵力的中坚力量,在海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五、“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先驱

“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作为美国海军在 20 世纪 30 至 40 年代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在战列舰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诞生,标志着美国海军对战列舰设计理念的重大转变,开启了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先河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曾计划建造 10 艘战列舰,但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最终只有 3 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建成服役 。到了 30 年代中期,美国海军鉴于日本和德国在远东和欧洲的扩军备战态势,以及一战前建造的战列舰逐渐超龄,决定建造新型战列舰以替代旧式战列舰 。1937 年,美国海军依据英、美、法三国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开始建造 2 艘 “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分别为 “北卡罗来纳” 号和 “华盛顿” 号 。

“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它采用平甲板船型和塔式主桅,标准排水量为 35000 吨,满载排水量 44800 吨,最大舰宽 32.92 米(受巴拿马运河限制),满载吃水 11.58 米 。在动力方面,配备 8 座重油锅炉和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达 121000 马力,蒸汽温度 450 度,最高航速可达 27 节,这在当时的战列舰中处于较高水平,使其具备了快速响应和伴随航母编队作战的能力 。

在武器装备上,“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火力强大。主炮最初计划采用 3 座四联装 12 门 356 毫米口径主炮,但考虑到《伦敦海军条约》可能被修改或废除,开工后变更为 3 座三联装 9 门 406 毫米 45 倍口径主炮,舰桥前部 2 座,后部 1 座 。这种主炮是在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主炮基础上的轻量化改进型,可发射重型穿甲弹,每座炮塔旋转重量为 1437 吨,最大旋回速率为 4 度 / 秒,俯仰速率为 12 度 / 秒 。副炮为 10 座双联装 38 倍口径 127 毫米高平两用炮,其中 6 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 4 座配置在上层甲板上 。防空武器最初采用 28 毫米机炮和 12.7 毫米机枪,建成后换装为盟军制式的 20 毫米及 40 毫米机关炮,增强了对空防御能力 。此外,舰艉还装有水上飞机弹射器两台,舰载飞机三架,可用于侦察和校射 。

“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的防护设计也十分出色。其装甲甲板和舷侧倾斜装甲将整个军舰构成类似 “装甲围舱” 的匣式结构,从 1 号主炮塔前方纵向延伸至 3 号主炮塔后 。舷侧装甲带按照抗御 356 毫米口径炮弹的标准设计,舷侧水下防护能抵御 700 磅 TNT 爆炸当量,水下防护系统包括五层隔舱 。舰底采用三层舰底结构,同时考虑到空中威胁日益增强以及远距离炮战呈大落角炮弹的情况,特别加强了水平防御装甲,水平防护系统要求能抵御 2700 米以下高度投下的 1600 磅穿甲炸弹的攻击 。该级舰的装甲总重 14350 吨,有效保障了舰艇在战斗中的生存能力 。

“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北卡罗来纳” 号正停靠在纽约港内 。舰长赫斯特维德特接受了珍珠港事件中战列舰易遭受空中攻击的教训,立即要求在舰上加装 20 毫米高射炮,随后加装了 40 门 20 毫米 “厄利孔” 高射炮 。1942 年上半年,由于担心北大西洋运输线遭受德国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袭击,“北卡罗来纳” 号在北大西洋海域作为威慑力量停留了数月,直到 6 月 10 日才驶入太平洋 。

在太平洋战场上,“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主要为航空母舰舰队提供防空火力保护以及进行沿岸炮击行动 。1942 年 8 月,美国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北卡罗来纳” 号成为当时美国快速航空母舰舰队护航的唯一一艘战列舰 。在激烈的战斗中,它凭借强大的防空火力,为航母编队抵御了日军飞机的多次攻击,有效保障了航母的安全 。

“华盛顿” 号战列舰同样表现出色。1942 年 11 月 14 日夜间,在第二次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华盛顿” 号利用先进的雷达引导,与日本海军 “雾岛” 号战列舰展开激烈对决 。在战斗中,“华盛顿” 号的 9 门 406 毫米主炮和 20 门 127 毫米副炮齐射,在短短 7 分钟内,就有至少 9 枚 16 英寸(406 毫米)炮弹和 40 枚 5 英寸(127 毫米)炮弹击中 “雾岛” 号,致使 “雾岛” 号 3 号、4 号炮塔无法动弹,动力系统也遭到严重损毁 。最终,“雾岛” 号因伤势过重,于次日凌晨沉没 。这一战绩不仅彰显了 “华盛顿” 号强大的战斗力,也创造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在同级舰船较量中击沉对方的辉煌战绩 。

此后,“华盛顿” 号还相继参加了所罗门群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之战、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等众多重要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它始终坚守岗位,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于 1947 年退役。其中,“华盛顿” 号在 1961 年被拆卸;而 “北卡罗来纳” 号则被当地一些知名人士花费 33 万美元购置,经过修整后,停泊在北卡罗来纳州维尔明顿费尔角河的一个永久锚泊地,作为战争纪念舰供游人参观 。如今,它静静地停靠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成为了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 。

“北卡罗来纳” 级战列舰作为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先驱,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强大的武器装备和出色的作战表现,为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战列舰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六、“黎塞留” 级战列舰:法国海军的余晖

“黎塞留” 级战列舰,作为法国海军在 20 世纪 30 年代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承载着法国海军的辉煌与梦想,也见证了法国海军在二战中的挣扎与不屈 。

20 世纪 30 年代,法国海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意大利开始建造航速 30 节、装备 9 门 381 毫米主炮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德国也在秘密建造装备 8 门 380 毫米主炮的俾斯麦级战列舰。而当时的法国海军,只有 4 艘一战期间的旧战列舰,排水量在 2 万吨左右,无论是航速、防护能力还是火炮威力,都远远落后于德意的新型战舰。为了保持法国海军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的海上优势,法国决定设计和筹建新型战列舰 —— 黎塞留级战列舰 。

1934 年 7 月,法国海军最高会议对黎塞留级战列舰提出了一系列技战术要求。经过多次方案研讨,最终确定了主炮为 2 座四联装 380 毫米火炮,采用敦刻尔克级的主炮布置方式。副炮口径加大至 152 毫米,数量为 9 门,采用三联装布置 。1935 年 10 月 22 日,首舰 “黎塞留” 号正式开工建造;1936 年 12 月 12 日,次舰 “让・巴尔” 号开工 。

1939 年 9 月,德国对波兰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 年 5 月,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法国迅速溃败。6 月,法国与纳粹德国签订停战和约,法国海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

此时,“黎塞留” 号只完成了 95% 的建造进度,舰上主要设备虽已安装,但未经过调试。为了避免战舰落入德国手中,“黎塞留” 号的舰员自行决定,带着所能收集到的弹药和零部件,于 6 月 15 日离开布雷斯特,6 月 18 日抵达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的达喀尔 。“让・巴尔” 号也被拖曳到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

当时,处于观望状态的法国战列舰达 6 艘,而德国海军建成的战列舰只有 3 艘。这些法国战舰若落入德国手中,将对英国舰队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消除这一潜在威胁,英国制定了名为 “抛石机” 的行动计划,采取政治劝降和武力解决相结合的方式,试图解除海外法国舰队的战斗力 。

1940 年 7 月 3 日,英国海军对停泊在北非各港口的法舰采取行动。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的 4 艘法国战列舰首先遭到英国舰队的炮击,4 艘法国战列舰有 3 艘沉没或搁浅,仅 “斯特拉斯堡” 号侥幸逃脱 。7 月 8 日,以 “竞技神” 号航母为核心的英国舰队袭击了达喀尔,“黎塞留” 号作为打击的首要目标,遭到从 “竞技神” 号上起飞的 “剑鱼” 鱼雷机的攻击,但鱼雷收效甚微 。9 月 23 日,英国皇家海军派遣 “巴勒姆” 号、“皇家橡树” 号和 “决心” 号 3 艘战列舰再次抵达达喀尔,试图摧毁 “黎塞留” 号。锚泊状态的 “黎塞留” 号用主炮奋力还击,达喀尔的海岸炮台也对英国舰队进行炮击。在与这 3 艘装备 15 英寸主炮的英国战列舰的交火中,“黎塞留” 号再次被击伤,但由于装甲厚实,并未伤筋动骨。战斗中,英国 “决心” 号战列舰也被击伤。迫于海岸炮台的强大火力,英国舰队不得不撤出战斗 。

在整个 1941 年,“黎塞留” 号都在达喀尔锚泊,既不宣布加入轴心国序列,也不与英国妥协 。1942 年,盟军在北非实施 “火炬” 作战,“黎塞留” 号保持中立,既不参加登陆行动,也不对盟军登陆部队进行打击 。

在美国的调解下,1942 年底,自由法国与 “黎塞留” 号舰员达成和解:名义上由美国将 “黎塞留” 号买下,在美国接受整修后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战后再归还法国政府 。1943 年 1 月 16 日,“黎塞留” 号抵达纽约,接受大规模改造。改造过程中,拆除了原先装备的水上飞机弹射器和水上飞机机库,法制 37 毫米高炮与 13.2 毫米高射机枪被换装为盟军制式 40 毫米 “博福斯” 中口径高炮和 20 毫米 “厄立孔” 小口径速射炮,同时保留了 100 毫米大口径高炮、152 毫米副炮和 380 毫米主炮,并安装了美国新研制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

1943 年 10 月,“黎塞留” 号改装完毕,划归英国远东舰队指挥,在东南亚及印度洋海域作战。其主要任务是依靠高速和高炮,为航母提供近程空中保护,同时利用 380 毫米舰炮轰击日军守岛工事 。由于 “黎塞留” 号具有 32 节的高航速,能够跟随舰队中的航母行动,用舰上的大量中小口径高炮为航母提供最后一层防空屏障 。

1944 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展开全面进攻。同年 3 月,英国远东舰队从斯里兰卡出发,以 “光辉” 号航母为核心,攻击日军占据的苏门达腊岛。“黎塞留” 号作为舰队中的对岸火力支援舰,与 “伊利莎白女王” 号、“勇士” 号战列舰、“声望” 号战列巡洋舰共同对苏门达腊岛西北角的沙璜港进行炮击。在战斗中,4 舰共发射 381/380 毫米炮弹 294 发,各种副炮炮弹数千发,几乎完全摧毁了日军的海岸炮台与工事 。

1944 年 6 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法国解放指日可待。正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 “黎塞留” 号奉命返回法国本土 。1944 年 10 月,“黎塞留” 号从印度洋穿过红海及苏伊士运河,返回法国 。1945 年 8 月,“黎塞留” 号参加了对日军的最后一战,对日本沿岸港口与城市进行炮击,并目睹了 8 月 15 日东京湾的日本投降仪式 。

“黎塞留” 级战列舰的次舰 “让・巴尔” 号命运同样坎坷。1940 年 5 月 6 日,尚未完工的 “让・巴尔” 号被强制下水拖往卡萨布兰卡。1942 年,在盟军的 “火炬” 行动中,“让・巴尔” 号使用仅有的一座主炮炮塔炮击了进攻卡萨布兰卡的盟军部队,结果招致美国马萨诸塞号战列舰和美国轰炸机的攻击,被命中 5 发 406 毫米炮弹和 3 枚炸弹,舰体严重损坏 。此后,“让・巴尔” 号一直处于修复状态,直到 1949 年 8 月 1 日才正式服役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海军 。

“黎塞留” 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 4 艘,但最终只有 “黎塞留” 号和 “让・巴尔” 号建成。“黎塞留” 号的战斗足迹遍及三大洋,是法国参战地域最广、航行里程最长的战列舰。它不仅是法国海军在二战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更是法国工业实力和海军精神的象征 。尽管法国海军在二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但 “黎塞留” 级战列舰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法国海军的坚韧与不屈 。

七、“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英国海军的中流砥柱

“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作为英国海军在二战前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承载着英国海军的厚望,在二战的烽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于 1937 年开始陆续建造,共建成 5 艘,分别为 “英王乔治五世” 号、“威尔士亲王” 号、“约克公爵” 号、“安森” 号和 “豪” 号 。

该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 38641 吨,满载排水量 42905 吨,舰长 227.1 米,舰宽 31.5 米,吃水 10.2 米 。在动力方面,配备 8 座三锅筒小水管锅炉和 4 台帕森斯单级齿轮减速汽轮机,四轴推进,主机最大输出功率 110000 马力,最大航速可达 28 节,续航力为 3900 海里 / 22 节 。这样的动力配置,使其在海战中具备了一定的机动性和远洋作战能力。

在武器装备上,“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装备有 10 门 356 毫米 45 倍径 Mark Ⅶ 舰炮,采用两座四联装炮塔和一座双联装炮塔的独特布局,舰体前部安装一座四联装主炮塔和一座双联装主炮塔,舰体后部安装一座四联装主炮塔 。这种主炮的射速较高,可达 2 发 / 分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方舰艇进行密集的火力打击。此外,还搭载了 16 门双联装 133 毫米 50 倍径 Mk I 副炮、4 座八联装 40 毫米 “砰砰” 炮以及 Mk I 20 管防空火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空和对海防御火力体系 。

“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也十分出色。主装甲带在弹药舱外侧厚度达 374 毫米,在轮机舱外侧厚度为 348 毫米,在水线下 2.5 米处开始变薄至 112 毫米 。主炮塔正面装甲厚 324 毫米,两侧 224 毫米,背部 174 毫米,顶部 149 毫米,基座 275 至 324 毫米 。副炮塔装甲厚度为 25 毫米,指挥塔正面和背面装甲厚 100 毫米,侧面 75 毫米,顶部 38 毫米 。这样的装甲防护,为舰艇在战斗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在二战中参与了众多重要海战,立下了赫赫战功。1941 年 5 月,“威尔士亲王” 号和 “英王乔治五世” 号在拦截和围歼德国战列舰 “俾斯麦” 号的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5 月 24 日凌晨,在丹麦海峡,“威尔士亲王” 号与 “胡德” 号一同拦截 “俾斯麦” 号和 “欧根亲王” 号。在激烈的海战中,“胡德” 号不幸被 “俾斯麦” 号击中弹药库,发生剧烈爆炸后沉没。“威尔士亲王” 号在战斗中也受到一定损伤,但仍坚持与 “俾斯麦” 号交火 。随后,“英王乔治五世” 号加入战斗,与 “罗德尼” 号等英国战舰一起对 “俾斯麦” 号展开围追堵截 。5 月 27 日上午,“英王乔治五世” 号和 “罗德尼” 号追上 “俾斯麦” 号,对其发起猛烈炮击。“英王乔治五世” 号在战斗中平均射速达到 1.7 发 / 分,尽管在战斗过程中 A 炮塔弹丸室部分的旋转机构卡住,B、Y 两炮塔也相继出现防火联动门或输弹装置卡死、火炮不击发等故障,但仍与 “罗德尼” 号一起给予 “俾斯麦” 号沉重打击,最终 “俾斯麦” 号沉没,“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为英国海军报了 “胡德” 号沉没之仇 。

1943 年 12 月,“约克公爵” 号在北冰洋上击沉了德国战列巡洋舰 “沙恩霍斯特” 号 。当时,“沙恩霍斯特” 号试图袭击 JW55B 护航船队,“约克公爵” 号与其他英国舰艇迅速做出反应,对 “沙恩霍斯特” 号展开追击 。在激烈的海战中,“约克公爵” 号凭借其出色的火力和防护,与 “沙恩霍斯特” 号展开殊死搏斗。最终,“约克公爵” 号成功击中 “沙恩霍斯特” 号的关键部位,使其丧失战斗力并沉没,有效保护了护航船队的安全 。

在太平洋战场上,“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 年,“安森” 号和 “豪” 号等舰参与了对日本本土的炮击行动,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它们凭借强大的火炮,对日本的海岸防御工事、军事设施等目标进行了猛烈炮击,有力地支援了盟军的登陆作战和战略进攻 。

“乔治五世” 级战列舰作为英国海军在二战时期的重要力量,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战场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英国海军实力的象征,更是在战争中为保卫英国及其盟国的利益,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八、“维内托” 级战列舰:意大利海军的希望之星

“维内托” 级战列舰,堪称意大利海军在二战前的巅峰之作,承载着意大利海军称霸地中海的雄心壮志。它的诞生,源于意大利对法国海军新型战列舰的回应。20 世纪 30 年代,法国开工建造两艘 “敦刻尔克” 级战列舰,配备 8 门 330 毫米主炮,且最大航速达 30 节,这对意大利在地中海的海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尽管意大利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但为了维护其在地中海的地位,毅然决定建造新型战列舰。

热那亚的安莎尔多公司迅速行动,拿出了新型主力舰的设计方案初稿。该方案在吨位上与 “敦刻尔克” 级相近,配备了 8 门 343 毫米舰炮。然而,此方案在航速和防护方面存在不足,最终被放弃 。随后,新型主力舰的性能要求调整为主炮口径不低于 381 毫米,航速 30 节,主装甲带需在 18500 - 27500 米距离内抵御相当于本舰主炮穿甲弹的攻击,水下防御系统防御水平达到 350 公斤 TNT。经过精心设计,最终定稿的 “维内托” 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超过 40000 吨,满载排水量达 45000 吨 。

“维内托” 级战列舰在设计上独具特色。舰长 237.7 米,宽 32.9 米,吃水 9.6 米,采用了适航性较好的长艏楼、球鼻艏、巡洋舰艉构型 。其主炮塔正面装甲厚 380 毫米,指挥塔装甲厚 260 毫米,舷侧装甲带厚 360 毫米,甲板装甲厚 219 毫米,标准排水量 41200 吨,满载排水量 45700 吨,舰员编制 1920 人 。动力系统由 4 台蒸汽轮机提供,功率达 13 万马力,4 轴推进,航速可达 30 节,续航力为 4700 海里 / 14 节 。

在武器装备方面,“维内托” 级战列舰火力强大。装备有 3 座三联装 381 毫米 / 50 倍径主炮,前两座主炮炮塔呈背负式布置在舰艏,第三座炮塔位于舰艉 。这种主炮的炮管长达 50 倍径,炮口初速高达 870 米 / 秒,最大射程超过 42 公里,发射的穿甲弹重 885 公斤,威力巨大 。在 18000 米距离上可以击穿 510 毫米厚的垂直装甲,在 28000 米距离上仍能击穿 380 毫米厚的垂直装甲 。此外,还搭载了 4 座三联装 152 毫米 / 55 倍径副炮、12 门 90 毫米高射炮、20 座双联装 37 毫米高射炮以及 24 座双联装 20 毫米高射炮,形成了多层次的火力体系 。

“维内托” 级战列舰的防护设计也十分出色。舰体舷侧主装甲带采用创新的 10 度倾斜角度设计,增强了防护能力 。水平防护由三层装甲构成,机舱上部的防护更为坚固,总厚度为 169 毫米,弹药舱上部则有三层,厚度高达 219 毫米,能有效保护关键区域免受攻击 。主装甲带和主炮正面装甲能够抵挡 16000 米远来袭的 381 毫米 885 公斤级穿甲弹,水平装甲能承受 3000 米高空投下的 250 公斤炸弹 。此外,水下防护系统采用 “普列塞系统”,可抵御 350 公斤 TNT 炸药当量鱼雷攻击 。

然而,“维内托” 级战列舰在二战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1940 年 11 月 11 日,英国皇家海军对意大利塔兰托军港发动袭击,当时包括 “维内托” 号和 “利托里奥” 号在内的意大利主力海军舰艇都驻扎在港内 。在这次袭击中,“利托里奥” 号战列舰严重受损,而 “维内托” 号战列舰虽毫发无损,但意大利海军却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此后,由于意大利严重缺乏燃料,“维内托” 级战列舰在地中海上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战斗力 。

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后,“维内托” 级战列舰的命运更加坎坷。“罗马” 号在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途中,遭到德国空军的猛烈袭击,被两颗无线电控制的重磅制导炸弹重创,最终断成两段并沉没 。“因佩罗” 号则被德国当作靶舰,1945 年 2 月 20 日被盟军轰炸机炸伤,战后在威尼斯被拆毁 。“维内托” 号于 1950 年在拉斯佩齐亚被拆毁,“利托里奥” 号于 1948 年 6 月退役,随后也在拉斯佩齐亚被拆毁 。

“维内托” 级战列舰虽然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由于意大利在二战中的战略失误、资源短缺以及指挥不力等原因,未能在海战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它的兴衰历程,成为了意大利海军在二战中艰难处境的一个缩影 。

九、“纳尔逊” 级战列舰:英国海军的创新之作

“纳尔逊” 级战列舰,承载着英国海军的荣耀与创新精神,其命名源自 18、19 世纪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他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率领英国海军击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这场战役不仅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也让纳尔逊成为英国海军的传奇英雄。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功绩,英国海军将这一级战列舰命名为 “纳尔逊” 级。

“纳尔逊” 级战列舰的诞生,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海军曾计划建造满载排水量超过 56000 吨的 N3 级战列舰,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该计划夭折 。在条约规定的 35000 吨标准排水量和 16 英寸主炮的限制下,英国海军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发挥战列舰的性能,精心设计出了 “纳尔逊” 级战列舰 。

1922 年 11 月 28 日,两艘 “纳尔逊” 级战列舰 “纳尔逊” 号和 “罗德尼” 号分别在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船厂和伯肯黑德的开末尔・莱尔德船厂开工。1925 年 9 月 3 日,“纳尔逊” 号下水;同年 11 月 7 日,“罗德尼” 号下水。最终,两艘战列舰均于 1927 年完工交付服役 。

“纳尔逊” 级战列舰在设计上独树一帜,采用了平甲板船型,摒弃了以往英国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在有限的排水量下,更好地布置舰上的设备和装甲 。在主炮布局上,“纳尔逊” 级更是大胆创新,将 3 座三联装 16 英寸主炮炮塔全部布置在舰桥之前,呈金字塔状排列,中间炮塔安装在高出其前后炮塔的位置上 。而动力机舱、副炮炮塔则集中配置在舰体后部。这样的布局是为了将需要装甲防护的部位集中起来,缩小需要重装甲保护要害部位的范围,从而在有限的装甲重量下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不过,这种布局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主炮射界受限制,舰船后部存在射击死角,而且三座炮塔集中在一起,一旦下方弹药库失火,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此外,这种布局使得整艘战舰的重心偏前,存在艏倾现象,影响了操纵性 。

在装甲防护方面,“纳尔逊” 级战列舰表现出色。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它着重提升了装甲防护水平,首次采用倾斜布置水线装甲带,其主装甲带厚度达到 330 - 356 毫米,并且具有约 23 度的倾斜度 。这种倾斜装甲设计能够有效增加炮弹的入射角度,提高装甲的防护能力。在水平防护方面,也进行了强化,装甲甲板厚度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任何战列舰,将厚度集中在单层主防御甲板,厚度约为 152 毫米 。主炮弹药库段的侧舷装甲带厚达 14 英寸(约 356 毫米),甲板装甲约 6.25 英寸(约 159 毫米),炮座装甲 15 英寸(约 381 毫米) 。副炮采用炮塔式布局,布置在艉部,副炮弹药库位于动力舱后方,这种布局与一战时期常见的炮廓式副炮布局不同,不需要在主装甲带上再布置上部装甲带 。此外,“纳尔逊” 级战列舰还取消了一战战列舰常见的穹甲结构,因为随着交战距离的提升,穹甲的抗弹效果相对下降,且占用较大布置空间的弊端愈发明显 。

“纳尔逊” 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由两台柯蒂斯 - 布朗蒸汽轮机和 8 具燃油锅炉组成,总功率 45000 马力,采用双轴推进 。不过,由于舰体过重,其最大航速只有 23 节,相比其他一些战列舰,航速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调度灵活性和与其他舰艇协同作战的能力 。

在武器装备上,“纳尔逊” 级战列舰装备有 9 门 MK.1 型 16 英寸 L/45 主炮,这些主炮威力巨大,能够对敌方舰艇造成严重打击 。此外,还配备了 12 门 MK.22 型 152 毫米 L/50 副炮(6 个双联装炮塔),用于对中近距离目标的攻击 。在防空武器方面,最初搭载了 6 门 MK.8 型 120 毫米高射炮和 8 门 MK.8 型 40 毫米 “砰砰炮”(一种 8 联装高射炮),后来随着空中威胁的增大,又安装了大量的 20 毫米 “厄利孔” 机关炮 。值得一提的是,“纳尔逊” 级战列舰还是少有的携带鱼雷的战列舰,装备有两具 MK.1 型 622 毫米鱼雷发射管 。

在二战中,“纳尔逊” 级战列舰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 年 5 月,在围歼德国战列舰 “俾斯麦” 号的行动中,“罗德尼” 号表现英勇 。当时,“罗德尼” 号与 “英王乔治五世” 号等舰艇一起对 “俾斯麦” 号展开攻击。战斗中,“英王乔治五世” 号的四联装炮塔出现故障,而 “罗德尼” 号则扛起了主要攻击任务。它向 “俾斯麦” 号倾泻了大量炮弹,开战没多久的一轮齐射就废掉了 “俾斯麦” 号的两座主炮塔,使其丧失了一半的主炮火力,为最终击沉 “俾斯麦” 号奠定了坚实基础 。

除了参与对 “俾斯麦” 号的作战,“纳尔逊” 级战列舰还执行了许多其他任务。由于其航速较慢,难以与新式的快速军舰协同行动,所以大多承担护航和为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 。例如在 1944 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纳尔逊” 号和 “罗德尼” 号都参与其中,利用其强大的火炮对德军的海岸防御工事进行炮击,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持,帮助盟军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3 年 9 月 29 日,意大利的代表在 “纳尔逊” 号上签署了投降的协定,这也标志着 “纳尔逊” 级战列舰在二战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1945 年,“纳尔逊” 号开赴印度洋参加针对日本的作战行动,并见证了日军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投降行动 。

“纳尔逊” 级战列舰虽然在航速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但它的创新设计理念,如集中防护的设计思想、独特的主炮布局等,对后来的战列舰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是英国海军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在二战的海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英勇事迹和独特设计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和研究。

十、“长门” 级战列舰:日本海军的老牌战舰

“长门” 级战列舰,作为日本海军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的杰作,承载着日本海军的雄心壮志。它的诞生,与日本海军在一战后的战略布局紧密相关。一战期间,日本海军迅速扩张,野心勃勃地企图夺取海上霸权,为此制定了八八舰队的宏伟扩张计划 。“长门” 级战列舰便是该计划的首批建造战舰,于 1917 年 8 月 28 日开始动工建造,1919 年 11 月 9 日下水,1920 年 11 月 25 日竣工交付 。

“长门” 级战列舰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最大的特点是配备了 410 毫米口径的主炮,四座双联装主炮塔沿着舰体纵向中心线前后对称分布,各两座 。这种主炮布局在当时堪称先进,能够在海战中形成强大的火力网。前主桅采用了由 7 根支柱支撑的高大圆锥结构樯式桅楼,顶端设有射击指挥所,不仅坚固耐用,不易中弹受损,还为远距离炮战中的观通以及指挥提供了便利。后来,日本海军的主力舰纷纷仿照这个样式进行改造 。此外,该级舰采用长艏楼船型,着重强化了重点区域的防御装甲,特别是水平防御装甲,以抵御远距离炮战中大角度落弹的冲击 。在航速方面,“长门” 级战列舰表现出色,航速超过 26 节,在当时的战列舰中属于佼佼者,日本海军对其航速指标采取了保密措施,对外公布的航速仅为 23 节 。

在二战前,“长门” 级战列舰尤其是长门号,长期作为日本海军的旗舰,是日本海上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日本海军的巅峰 。它被日本海军视为紧急时刻的底牌,因此在二战初期较少参与战斗。然而,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长门” 级战列舰也不得不卷入战火 。

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海战,长门号与陆奥号虽参与其中,但并未发挥重要作用。当时,日军机动部队主力四艘航空母舰被美军摧毁时,长门号和陆奥号尚在后方三百海里处,连一炮都未能发射,最终日军以惨败收场 。1943 年 6 月 8 日,陆奥号在广岛湾泊地因弹药库爆炸事故沉没,这对日本海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

1944 年 10 月的莱特湾海战,长门号编入由栗田健男指挥的第一进击舰队参战。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中,长门号不仅未能取得显著战果,反而遭到美军的重创。此后,长门号因伤势严重,在战争剩余时间里无法行动,只能在横须贺修理厂等待战争结束 。

二战末期,长门号屡遭美军空袭,但它顽强地坚持到了最后,成为日本投降时唯一还能运作的战列舰 。然而,它的命运并未就此好转,1945 年 10 月,长门号被移交美国作为战争赔偿 。1946 年 7 月,在比基尼环礁的原子弹试验中,长门号作为靶舰,在第二次试验中受损沉没,最终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

“长门” 级战列舰见证了日本海军的兴衰历程,它曾经是日本海军的骄傲,代表着日本在战列舰建造技术上的高度成就。但随着战争的推进和海战模式的转变,它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它的故事,成为了海战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让人们对那个 “巨舰大炮” 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战列舰的落幕与遗产

二战的硝烟已然散去,曾经威风凛凛的战列舰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战争的洗礼下,战列舰的局限性愈发明显。航空母舰的崛起,使得海战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的舰炮对轰演变为以舰载机为主要攻击手段的立体作战。战列舰那庞大的身躯,在面对来自空中的袭击时,显得笨拙而脆弱,难以有效应对。同时,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反舰导弹具备了超视距打击的能力,射程远超过战列舰的主炮,这使得战列舰在海战中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

尽管战列舰已经成为过去式,但它在海军发展史上留下的遗产却不可磨灭。战列舰的建造技术,涵盖了材料科学、动力工程、武器装备等多个领域,为后来舰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舰艇的设计思路。例如,现代驱逐舰和巡洋舰在追求高航速和多功能的同时,也注重对火力和防护能力的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军的发展方向充满了无限可能。无人舰艇、电磁炮、激光武器等新兴技术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有望为未来海战带来全新的变革。无人舰艇凭借其小巧灵活、隐蔽性强的特点,能够在危险海域执行侦察、反潜等任务,减少人员伤亡。电磁炮和激光武器则具有射速快、精度高、射程远等优势,可能会成为未来海战中的重要武器。在未来的海洋战场上,我们或许将看到一支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海军力量,它们将继承战列舰的荣耀与精神,继续捍卫着国家的海洋权益。

2 阅读: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