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是学生进入集体的“第一步”,虽然在知识的学习上是次要的,但其他方面的培养,却将为其以后的性格发展及思考方式奠定基调。
学生们的培养既包括校园教育,也包含家庭教育。不要小看了幼儿园时期,家长是否重视,绝对能给他们带去不同的变化,有位幼师也发现了规律。
资深幼师感言:父亲是否爱陪孩子玩,养出的学生差别不小当代家长送学生去幼儿园的时间越来越早,幼师对其影响程度也在加深。好的老师总是能从细节中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别,总结培养经验。
有位工作好几年、并在园中评为“金牌幼师”的老师,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她表示,其实幼师再怎么认真负责,也不能替代家长的关注。
而老师发现,即使现在倡导“平等”,但大部分情况下,似乎还是女方对子女的日常照看为主流。包括“双职工”家庭也是如此。
很多母亲工作之余也会负起陪学生画画、玩耍之类的责任,但少有父亲能做到这样。园里有位同学的家长就不太一样,老师经常看到他的朋友圈晒出跟儿子一起照顾宠物、爬山、做饭。
后来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位男家长并不是辞职在家,他也有自己的工作,宝妈负责带娃。但下班之后他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跟儿子相处。
更重要的是,幼师发现这位同学在很多事情上,都体现出不同。最明显的,就是相比同龄人的焦躁,他的情绪更稳定。跟老师沟通时,也比较大胆和坦然。
另外一个男生的父亲经常出差,他接触的人基本都是女士的角色。老师明显能感受到,他表现十分拘谨,难过时甚至也不敢发出声。两者差别真的很大。
父亲在成长中的参与度,会从三方面体现学生的差异,长大后更明显幼师表示,很多男家长以为幼儿园学生什么都不懂,也没有意识到,除了上学时的成绩,启蒙教育阶段跟父母的互动有多么重要。
或者认为带娃只是母亲的事,殊不知父亲爱不爱跟子女玩耍,培养出的学生差别不是一点半点。主要从三方面就能看出差距,越长大可能越明显。
首先就是安全感,这个词在网上已经很普及了。不要忽视安全感对学生的意义,有些人因为年幼时没能充分建立,直到长大后工作或者与朋友、对象相处,都有更多困难。
很多家长自己刚毕业找工作时,面对陌生环境都可能有抵触。幼儿园学生接触同学和老师一样会不安。家长多陪伴,才能减少他们对“父母不喜欢我所以送我去幼儿园”的顾虑。
其次,是思维方式的开阔程度,这也在很大程度决定他们以后的学习能力。正如幼师所言,很多同学是奶奶带大、母亲陪读、女老师讲课。
这不可避免地带入“母系思维”,从科学角度讲,男女在认知事物的思维上确实有不同。如果父亲经常陪学生,即使是玩耍也能在无形中让学生学习用另一种角度观察。
再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将明显不同。幼儿园阶段不只是简单地玩闹和唱跳,小同学之间也会存在相处上的学问。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决定着他们处理内在关系,跟父亲的模式则代表与外界如何相处。父亲在学生成长中参与度高,他们多半更勇敢、不害怕跟外人打交道。
幼儿园里的男教师,受到更多家长认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理论上,确实让父亲更多地陪伴学生,对他们的成长很关键。但现实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题,并不是所有男家长都能意识到。
或者有些人为了生活,只能去外地打工。所以,现在城市里很多比较好的幼儿园,会招纳男幼教。他们可以用跟女老师不同的教学和管理方式,跟学生们互动。
同学也能在无形中,接触不同的角色和思维模式,对于培养幼儿园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只是,幼师的工资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因此吸引男生来工作的概率比较有限,通常仅在一些待遇好的高端幼儿园里有这类员工。
家长在报兴趣班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到这个因素,选择男老师。当然,对于老师的水平和品质,也必须亲自把关,不能掉以轻心。
【话题】你认为让父亲陪学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婉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