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冲突的上半场,以反对派武装占领大马士革,阿萨德避难俄罗斯告终,沙姆解放组织及其背后的土耳其成了最大赢家。
那么,叙利亚冲突的下半场,谁又会成为最大赢家呢?
毫无疑问,将是以色列。
有人会说,上半场的最大赢家不会在下半场再赢吗?
其实,对于沙姆解放组织来说,推翻阿萨德政权,只是他们走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的一步;而接下来的三大难题,一是如何与库尔德武装相处,二是如何收拢叙利亚境内众多武装派别,三是如何组建政府及保障民生等,将是沙姆解放组织一个比一个难的“考题”!
而对于土耳其来说,一个亲土的叙利亚政府将是他的最大收获,但是沙姆解放组织与库尔德武装的战斗,将直接影响到土耳其东部地区的安宁,甚至还可能掀起土国内的政局动荡!
以色列,真正坐收渔翁之利,至少有三大好处。
一、以色列彻底将戈兰高地收入囊中。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大部分被以色列占领,以叙边界,联合国设置了缓冲区。
也就是说,在此次叙利亚冲突之前,戈兰高地大部分就是以色列的实控区,与他的领土没有什么两样;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而这次阿萨德政府终结,给了以色列历史性的机遇:12月8日,以军进占戈兰高地的叙以军事缓冲区;12月9日,卡茨命令以军全面控制叙以缓冲区;12月10日,以军越过军事缓冲区,进入叙利亚大马士革农村省,占领该省邻近黎巴嫩连接地数个城镇,而以军坦克正向跟大马士革约20公里的盖塔纳城推进。
以军不但占领了戈兰高地,还在向叙利亚腹地甚至是大马士革推进,彰显了以色列的战略意图:那就是趁叙内乱,以军占有更多的叙利亚领土,以为接下来的谈判筹码。
目的只有一个:或者全部拥有戈兰高地,或者获得更多的叙利亚领土。
二、截断了“新月之弧”。
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一条线串起来“新月之弧”,曾经让以色列非常难受。
而如今,亲伊的叙利亚政府倒台,新的政权尚未建立,但是,以色列将通过自己的军事行动,在未来的交涉中“迫使”叙利亚新政府不要成为伊朗支援黎巴嫩真主党的“帮凶”。
也就是说,以军向叙利亚领土进发,除了有事实上的领土需求之外,还有着真正截断“新月之弧”的战略考量。
12月9日,内塔尼亚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中东开启了新的篇章,以色列正在“一步步”击败敌人,阿萨德的垮台正是以色列对伊朗、哈马斯和真主党“进行沉重打击的直接结果”。
内塔尼亚胡甚至声称,“戈兰高地将永远是以色列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帮助”建立一个没有威胁性的新政府。
央视新闻12月10日消息,在过去的24小时,以色列对叙利亚军事基地发动超过100次袭击;以色列在12月9日表示,未来几天将持续空袭,以摧毁叙利亚全境的重型战略武器;配合以军的行动,美军动用了B-2战略机,轰炸了叙利亚境内的75个目标。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以色列想要趁叙利亚冲突,快速“消灭”掉叙利亚的重型战略武器与军事基地,从而保证叙利亚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之内,缺乏发起大型战争的能力!
以色列能达到目的吗?
至少现在沙姆解放组织的重心是放在接收权力上,尚无暇顾及那些武器与基地。
埃尔多安曾经声称,要让土耳其断绝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是不是说明无论是埃尔多安本人还是土耳其,其实都是反以的。
现在看来,这哪是反以?
这明明是“帮助”以色列啊。
难道,犹太人,真的是雅赫维选中的?
至少现在看来,一个“大以色列国”正在逐步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