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掐指一算将有大事情。果然,打开手机,刚刚,国际政治舞台爆发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风波: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团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生激烈争吵,一场外交大翻车!
看了七八遍,这才梳理清楚脉络。
双方会晤伊始,记者提问,回答也都很官方。有记者询问泽连斯基不穿西装的缘由,泽连斯基回应称战争结束后会穿;特朗普提及欧洲对乌援助过少时,泽连斯基连说“no”否认。
尽管这些小插曲未引发大的波澜,但气氛已悄然变得微妙。

问题出在以下环节。在回答记者涉及俄乌冲突的问题时,万斯一本正经地吹捧特朗普,说只有老大才真正通过外交途径努力结束俄乌冲突,并指责拜登时期虽言辞高调却未能阻止冲突,这番话明显是在讨好特朗普。
没想到泽连斯基此时插话!
他语气稍带挑衅意味地质问万斯,可以问你吗?
万斯说,当然可以。于是,泽连斯基长篇大论介绍俄乌冲突背景和历任美国总统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和努力以反驳万斯。
这一举动瞬间点燃火药桶,双方迅速进入争吵状态,特朗普也加入其中,场面彻底失控,最终泽连斯基被白宫下了逐客令。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意气之争,但背后却有着深层次原因。
其一,美乌在矿产协议谈判上困难重重,双方存在重大分歧,美国要求签订协议却不愿提供安全保证,这让乌克兰难以接受;其二,万斯不合时宜地提及泽连斯基曾经为民主党支持者在宾夕法尼亚州站台一事,无疑让特朗普怒火中烧,从而激化了双方早已存在的恩怨,使得矛盾进一步升级。
此次事件的下一步走向,一是泽连斯基被迫下台,届时或许会有新的政治力量上台试图修复与美国的关系;二是在欧洲及美国其他政治力量的积极撮合下,美乌关系也存在修复的可能性,双方或许会重新协商,达成更为接近的协议。

无论如何,这场外交闹剧让美国所谓的意识形态和正义说辞的虚伪本质暴露无遗。
在国际事务中,美国更多地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将国际关系当作一场利益交换的生意。
我们也看到,各方不过是一帮草台班子而已。他们在这场冲突中毫无政治家与外交家的风度,尽显政治素人的粗糙与冲动。
这场争吵让国际政治的真实面目原形毕露,也让人们对国际政治的利益博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