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断代,该怎么看?梁架斗拱篇

探文化古今 2025-01-20 15:30:40

古建筑,是万古长夜留下的璀璨造物,各个朝代把自己的风貌都展现在了自己时代的建筑中。山西号称地上古建筑博物馆,今天小探君就以山西古建筑的梁架和斗栱为例,来看看不同时代不一样的古建筑风貌吧!

山西应县佛宫释迦塔

01

概论:古建筑与木作工艺

我国古代建筑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山西作为全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美誉。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存古建筑共28027处,宋辽金之前的木结构建筑约占全国75%,元代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80%,3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在山西,八大辽构有3座在山西。

山西古建筑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这是因为山西所遗留的建筑时代较早、数量相对较多、建筑本身的结构保存较完整。山西古建筑木作工艺是伴随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而产生的,其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

在整个建筑发展史中,古建筑的木作工艺是在满足功能性基础上向装饰性发展的。隋唐以前的建筑木作工艺以承重为主要功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宋辽金时期,在前代建筑成熟与完善的基础上,装饰性逐渐增强,这一时期是木作装饰长足发展的时期,木构件表面的修饰增多,同时各种榫卯构件更加复杂、多样。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02

梁架结构

唐代

众所周知,目前现存时代最久的古建筑都是唐朝兴建的。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稳定,生产力快速发展,促进了当时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造型独特,设计风格粗犷,使用的建筑部件都比较大,建筑施工时讲究建筑的实用性。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唐代建筑平梁之上的结构以及托脚所使用的结构技术,一般是采用脊部施大叉的手法,直接捧戗,托脚处与栿头处相接并形成闭合,与栿形协调,呈梯形,并且比例运用得当。

佛光寺东大殿横断面图

广仁王庙内部梁架,也能看到脊部施大叉

就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来说,该殿外表极为简朴,面宽七间,进深四椽,单檐庑殿顶,立于低平阶基之上。檐柱柱首微侧向内,角柱增高,故所谓“侧脚”及“生起”均甚显著。平面观之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组合而成,在宋《营造法式》中被称为“金箱斗底槽”。

佛光寺东大殿平面图-金厢斗底槽

它的优点是空间感最为宽敞,同时也能够体现建筑的庄严和肃穆。此外,金箱斗底槽还能够增加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效果,使得建筑更加舒适。

辽宋金

辽代的建筑特点就是梁架制作比较规整,平梁之上的蜀柱呈现一种下施驼峰承垫。宋代的结构特点是平面减柱,平梁上的结构与五代建筑结构的施工手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宋式梁栿 图源/《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平面减柱示意图(以朔州崇福寺大殿为例)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山西大同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薄伽教藏殿坐落于高台之上,前有月台,是晋北地区辽金建筑常见的形式。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呈长方形。大殿出檐深远,屋顶平缓,举折为与佛光寺东大殿接近,有阑额与普拍枋,阑额与普拍枋交角呈“T”形。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元代

元代的建筑融合了很多民族的特点,也融合了当时的很多新理念和技术。

山西永乐宫龙虎殿

以山西永乐宫龙虎殿为例,山西永乐宫龙虎殿又称无极门,上挂“无极之门”竖匾,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面宽五间,进深两间六椽,坐北朝南,矗立于月台之上,单檐庑殿顶,举折较平缓,上为屋脊,两端施2米鸱吻各一只,阑额和普拍枋在转角出头构呈“T”形,拱眼壁绘彩绘,为元代典型的官式建筑。因殿身前槽东、西两稍间原供奉有青龙、白虎两星君泥塑,故称龙虎殿。

龙虎殿内部细节

03

斗栱

中国古建筑营造结构可分为基础层、柱网层、斗栱层、屋盖层四个部分。斗栱层是古建筑中屋架与屋身的过渡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力学传送的作用。斗栱是古建筑一个结构特殊、组合十分复杂的构件,其身由若干枓、栱、枋相接组合而成。既有科学的结构制作,同时也有厚重的文化色彩。

斗拱各部件详解

唐代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土木建筑营造技术发展到成熟阶段。铺作的结构简洁,形式规范,体积硕大厚重且雄伟,铺作的高度可到柱身的 1/2,因此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现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也全部在山西,分别为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广仁王庙正殿,这三座建筑分别建于唐代中、晚时期。通过实例我们可得出此时铺作的演变及特征。

南禅寺主殿

第一,明确铺作体系做法。唐代建筑结构体系完善,通过柱网布局和屋顶结构技术的成熟运用,使得铺作也明确用途,如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同时有了“计心造”和“偷心造”两种做法。

“计心造”和“偷心造”示意图

第二,昂结构的出现。由于唐代建筑的开间与进深增大,需要满足大跨度的檐出,所以在铺作上增加多道“昂”来配合出跳。增加昂是为了铺作挑出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将下平槫与撩檐槫之间内外起到杠杆的平衡作用,这样挑檐出跳越长,挑头支撑点距离地面越高,同时还直接起到承重的传递作用,这种结构称为“真昂造”。最早木结构实例就是佛光寺东大殿的铺作。(下图)

佛光寺东大殿柱头铺作及内槽柱头铺作

第三,出跳结构的运用。出跳分为杪出跳、昂出跳、杪昂跳。即为前后伸出华栱,伸出一个华栱为单杪,两个华栱为双杪,以此类推。现存最早木构杪跳铺作为唐代南禅寺正殿。南禅寺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檐下柱头铺作外转五铺作双杪,一跳华栱为偷心造、二跳华栱交令栱以承替木、橑檐椽,里转四铺作出跳华栱偷心,承四椽栿向前延伸制成二跳华栱。

南禅寺柱头铺作与转角铺作杪出跳

第四,重叠柱头枋(素方)、单斗与隐刻栱的使用。佛光寺东大殿的内槽柱头枋共五层、外檐共四层重叠,这些柱头枋是拉结联络的重要构件,建筑体量越

大这种联结构件层数越多。

佛光寺东大殿各部位铺作

第五,耍头与异形构件的做法,唐代铺作出现了出耍头和不出耍头两种做法。芮城广仁王庙正殿铺作未用耍头,佛光寺东大殿补间铺作、后檐柱头铺作与南禅寺大殿铺作的耍头均用批竹式耍头,批竹式耍头样式在山西一直沿用到辽、宋。

南禅寺批竹式耍头

此外佛光寺东大殿前檐与两山的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和内槽铺作后尾等大量使用异形耍头,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后期对耍头的造型进行改变,不仅达到结构稳固,也发挥出装饰美化的作用。

佛光寺东大殿及南禅寺补间铺作翼型栱造型

辽宋金

山西现存辽代木结构建筑共三座,分别为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朔州佛宫寺释迦塔。这三座建筑是辽代中、后期所建,其铺作的变化多样,每座建筑铺作组合也是独立的,没有两座建筑采用完全相同的组合配置。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斜栱

同时将铺作运用到极致,将完整的杪跳式铺作施于梁栿之间起到隔承作用,也是山西辽代建筑演变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

善化寺大雄宝殿铺作

北宋时期铺作结构形制继承五代营造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多种制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宋绍圣四年(1097)李诫编修的《法式》正式颁布,成为宋代建筑的营造标准,也明确了铺作制作的详细规定。

宋代变化最大的结构部分是昂,其次是耍头和斜栱。第一,山西宋代建筑用材由早至晚逐步缩小,比起唐铺作硕大简练的营造手法,其形象开始走向柔美绚丽。第二,华头子的出现与演变。在《法式》问世前高平游仙寺毗卢殿就出现华头子构件,此构件一直沿用到明代,逐步由完整的构件演变为以隐刻于昂下平出形象。

华头子样式示意图

高平游仙寺毗卢殿的华头子

第三,真昂造的沿用与演变。山西现存最早的宋代建筑是高平崇明寺中佛殿,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其用材和出跳模数基本延续了唐、五代。此后铺作结

构多以五铺作单杪单昂为主,将耍头制作成昂造型,从外观模拟双下昂的形象。

山西宋代直昂造实例造型-万荣稷王庙大殿

第四,假昂造的使用与变化。假昂相对真昂而言,平置式或插出式伸出与华栱同功能,其栱头向下延伸做成昂嘴。真昂造与假昂造演变时出现一种过渡做法为插昂造,插昂是只有昂头而无昂身和昂尾的下昂,是仅有下昂身的假昂头造型。

九天圣母庙圣母殿插昂造实例

第五,斜栱的使用。斜栱是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铺作营造做法,用于各位置铺作中。

应县木塔内斜栱

第六,耍头的运用。在历代铺作中构件变化的最多的就是耍头,在《法式》中称爵头,又称胡孙头。山西宋代大体分为昂式、蜉䗥式(蚂蚱头)、异形式三种。

山西耍头样式示意图

金代基本上与南宋是同一时期。继承辽、宋规制、吸收文化,结合多民族发展,同时逐步汉化。在建筑营造方面也结合宋、辽特点于一身,进入多样化发展趋势。

元代

山西元代时期营造技术主要继承金代汉人工匠的做法,同时由于建设材料的缺乏,使其选用及营造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特征。

永乐宫三清殿

在皇家、朝廷、重要宗教等类型建筑出现选材规整、制作规制等特征;在民居、山野庙宇、村落建筑中选材自然、制作粗糙的民间做法特征。铺作普遍使用假昂造,真昂造在柱头铺作中基本消失,同时用材随意,尺寸相对宋金进一步减小。

永乐宫纯阳殿

左图无极门斗栱 右图纯阳殿斗栱

明代

整个明朝是传统与创新相互交织、保守与开放共存的创新转型时期。营造方面,明朝初期建筑营造技术基本延续元代的做法,到中期有了自身的改进,其结构的简明、装饰逐渐繁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

山西明代斗科(即斗栱)的结构作用减退,偏向于装饰性作用。下昂完全演变为假昂,华头子完全由昂下皮象征性隐出假华头子代替,上昂由隐刻逐步消失等,明代基本告终带有早期特征的铺作。

崇善寺大悲殿斗科

官式建筑的斗科用材尺寸又进一步缩小,但斗科的攒数增多,看起更为复杂繁琐成为重要装饰部位。山西明代除宫殿建筑斗科外,楼阁、牌楼、亭、戏台等建筑中斗科的样式和作用也得到了变化,同时砖石与金属等材质的建筑也雕刻和铸造出斗科样式。

清代

清代在营造观念和建造技术上延续了汉族,同时沿袭明代建筑规制并加以发展。雍正十二年(1734)清朝廷颁布了《工部做法》,官式建筑营造技术标准化,

建设等级制度化,进入营造革新的定型期。

介休后土庙正殿和戏台

营造模数的单位标准由早期材分制,改变为斗口制,在使用中更为简化,使其计算过程中更为直观和便捷。在山西保存着大量的清代建筑,其木结构已趋于简单化,斗科结构功能的支撑承重基本失去。

山西大同浑源悬空寺

虽然清代斗科在制作技艺和雕刻工艺上有进步,但是削弱了斗科独有的空间连接和结构美感,只重视平面繁华装饰的演变,从实际本质上来说是建筑营造技艺的退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