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圈圈(富书专栏作者)
知乎上有个提问: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的差距?一个高赞的回复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人生的结局各有不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
人到中年,只有学会这四种顶级的思维方式,你才能找到人生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换轨思维:不是每一堵南墙,都值得去撞
人生,本就有许多可能。没有哪一条规定,要求一定要选择一条路走到黑的。
路不通时,及时换轨,才是对自己人生最好的负责。
网友@上元赶路,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他的表姐,已经30多岁,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在亲戚的眼里,她就是个大龄剩女。每次家庭聚会,她都免不了亲戚们的一顿盘问。
后来,表姐的父母托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生,双方品味相似,彼此颇有好感。
他们感情迅速升温,没过多久,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有一天,表姐在偶然间,看到了这个男生的手机短信。她得知,原来他竟然有赌博的爱好。
而且他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这些东西上,家里人还帮他瞒着。
表姐一开始口苦婆心地劝说男朋友不要接触这些东西,容易上瘾。男生虽然不反驳,但是也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有一天,男生突然找到表姐借钱用于开销生活,表姐诧异地问道:“你不是刚发的工资吗?输完了?”
谁知,男生却不耐烦地催促她,甚至他还抱怨表姐,还没进门就多管闲事。
表姐听后,二话不说转身就走了,回家后当天晚上就和男生提出了分手。
第二天,双方父母、亲戚轮番上阵,劝说表姐再考虑考虑,男生会改正,俩人走到现在不容易,别轻易放弃,但表姐仍然坚定地选择分手。
后来,表姐遇到了更好的对象,而这个小伙子却因为赌博而欠下了一身的债务,听说连工作也丢了,到处躲着债。
《最好的我们》中有一段话说:“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东西不应该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是偏执的。”
人生会遇到很多不如意,不是每一个南墙,都值得我们去撞。
明智的放弃,胜过于盲目的执着。
及时止损,抽身远离泥潭,才能重获新生。
填坑思维: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支付宝CEO彭蕾曾说:“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体现在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上,填坑思维,就是核心竞争力。
职场作家朱玑,曾讲过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那时,她刚刚就职了一家公司。第三天,CEO助理突然通知她参加会议。
一进会议室,她还没来及弄清楚会议内容,就被CEO劈头盖脸地训斥:
“你是负责公司网站的吧,公司网站怎么这么差,马上改版,30天内我要看到新版上线。”
当时,朱玑半天没回过神来。她一个刚上班3天的新员工,哪里会懂什么网站运营。
散会后,她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原来,这是老前辈给她这个新人挖好的一个坑,换做别人很可能就甩袖不干了。
但是朱玑没有推辞,只是点点头应承。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忙得鸡飞狗跳,做栏目规划,找技术人员,协调美工做UI设计。
终于,她赶在承诺的日期前,将新版上线。
CEO很满意,也知道了她原来不是负责网站的人,这让CEO对她更加另眼相看。
于是,CEO给常务总经理提议,将她提拔为产品部经理,还提名为集团年度的优秀员工。
一个小小的职场新人,因强化自己的填坑能力,一下子就变成了公司的红人,而这时她不过才入职一个多月而已。
朱玑说:“每次填坑的遭遇,其实是自我迭代的良机,可以锻炼过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心性,从而进化成‘自燃型’的人,为成就日后的事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职场本就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填上去才能过得去。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体现在是否具备有填坑力。
面对难题,优秀的人,往往会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平庸的人,则总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寻找借口,逃避责任。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填坑能力有多大。
木桶思维:别让你的短板,毁了你的优势
真正的聪明人,既能清楚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短处。
与其跟自己的劣势死磕,不如想方设法来激发自身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高光。
德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名叫奥托·瓦拉郝。
读书时,他遵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文学之路。但小小年纪的奥托·瓦拉郝,压根对文学没兴趣。
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不得不告诉他父母:“瓦拉郝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没办法,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是,油画老师又否定他,说他不是油画界的可造之材。
无论是构图还是上色,他总是笨手笨脚,画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没人看。
学校甚至写下这样的评语:“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发力的他,经受了太多的挫折,也让他的自信心大受打击。
直到好心的化学老师点醒他:“你做事一丝不苟,动手能力又强,为什么不试试专注化学呢?”
这一次,瓦拉郝的才能,像熊熊焰火一样燃烧起来。
很快,这个原本在文学和油画领域“笨手笨脚”的门外汉,成长为了化学领域的“佼佼者”。
1910年,他更是凭借“成功人工合成香料”,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古语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而一个人的劣势,终究会成为人生之路的绊脚石,抑制自身的发展。
智者,往往懂得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展现出真正的才华。
唯有如此,才能将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
空杯思维:适当清零,才能重置人生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创业失败了,把原因都归结于时代和大环境。
后来,他从父母那儿听说,寺庙里有位得道老禅师,决定前去拜访。
一开始,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了他,可他却居高临下地说道:“一个小和尚,哪有资格接待我?”
没过多久,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
在给他沏茶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可禅师还在不停地倒。
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
大师答道:“是啊,已经装满了水的杯子,怎么可能继续装水呢?”
这个人听了,茅塞顿开。
老禅师这是在告诫他,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空杯心态”。
唯有时时清空自己,不执着于过去,才能拥有再造未来的能力。
马伊琍曾在节目里,透露了一个当年和陈道明拍戏的小细节。
前来客串的陈道明老师,他的台词很少。但他演完以后,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静静地站在旁边,看其他年轻演员的表演,极为认真。
马伊琍忍不住好奇,就问:“陈老师,我见到您常常在旁边看我们演戏,是否有什么指教呢 ”
陈道明老师笑称:“我虽然是一个前辈,但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以一种不扭捏的状态融入年轻人。”
作为一个国家一级男演员,他依然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谦虚学习。
正是这种空杯心态,让他的演技越来越精湛。
法国作家左拉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浸在过去的光环里洋洋得意,那么注定无法实现二次飞跃。
那些出类拔萃人,往往敢于把自己清零,“轻装上阵”挑战新的开始,成就更好的自己。
白岩松说:“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人生,就是一场打破思维认知的修行。
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正确的思维方式,远比努力更重要。
换轨思维,及时止损,而后涅槃;
填坑思维,提升能力,拉开差距;
木桶思维,发现优势,凸显特长;
空杯思维,人生归零,重获新生。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拥有顶级的思维方式,与这个世界更融洽地相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作者简介:张圈圈,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一个爱生活、爱阅读的南方姑娘,本文首:富小书,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