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素的人,身体会变好还是变坏?医生:4种后果身体难以承受

不一样视角 2025-04-03 02:15:2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中国营养学杂志》2023年第45卷第3期《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第102卷第15期

一张嘴就是素,一顿不沾荤,哎哟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养生、环保或宗教信仰,选择长期吃素。

有人说吃素能轻身健体,有人说吃素会营养不良。到底谁对谁错?长期吃素真的对身体好吗?

还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本文将为你揭开长期纯素食背后的四大真相,看完你就明白了,为何有些"后果"连医生都直呼"身体难以承受"!

话说这素食之道,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不少高僧大德、文人雅士皆奉行素食之道。《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食物多样性对人体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人吃素,却往往背离了古人的智慧,一味求"素"而不求"全",此乃大谬也!

且说这吃素一事,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古人云:"物各有性,人各有命。

"每个人体质不同,饮食宜忌自然不同。长期吃素,若不辨体质,不明饮食之道,便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凶险异常!

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表明,纯素食者若不科学搭配,约有85%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报告指出,长期素食者须特别注意以下四大问题,否则身体将难以承受:

其一,气血两虚,精神萎靡。肉食中富含的铁元素和维生素B12是维持人体正常造血功能的关键物质。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的统计数据,长期严格素食者中,约有68%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尤其是女性朋友,本就易有气血不足之虚,若长期吃素不当,更是雪上加霜!

笔者曾见一位三十出头的女施主,日日吃素已有三载,不沾荤腥,本想修身养性,不料却是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经行量少且色淡,此乃典型的气血两虚之象。

诊其脉象,细弱无力,舌质淡白,舌苔薄白。此类情况在长期素食者中比比皆是,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其二,免疫力下降,百病缠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追踪研究显示,不合理的长期素食者,其免疫球蛋白水平普遍低于杂食人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身体的防御系统如同虚设的城墙,敌人随时可破城而入!

记得有位老居士,吃素二十年,初时精神尚可,后来却是经常感冒,小病不断。细问之下,原来此人除了不食肉食,连豆制品、菌类也少进食,饮食单一至极。

中医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这正气从何而来?不外乎水谷精微。若饮食不均,五谷杂粮、蔬果豆菇皆不全面,又何来正气充盈?

其三,大脑发育受阻,认知能力下滑。

这一点尤为可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表明,素食者若缺乏ω-3脂肪酸等关键脑部营养素,长期下来会导致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老年人,这种风险更大!

古人早有"鱼聪肉健"之说,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适量的优质动物蛋白和脂肪对大脑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若一味求"素",不知变通,恐怕不只是身体吃不消,就连那精明的脑袋瓜子也要变得迟钝起来!

其四,骨质疏松,提前衰老。素食中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往往不足,加上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会影响钙的吸收。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的报告指出,长期不合理素食者的骨密度平均比同龄杂食者低10%至15%。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你可能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岁甚至更多!

老话说得好,"人老先老骨"。

骨头一旦松了,不仅行动不便,更是全身气血运行受阻,五脏六腑皆受影响。曾有一位六十出头的老太太,吃素三十余年,骨折后迟迟不愈,细查之下,原来是严重的骨质疏松,骨龄已如八旬老人!

看到这里,诸位可能会问:难道吃素就一无是处吗?非也非也!适当的素食对身体大有裨益,尤其是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吃素",而非"要不要吃素"。

科学的素食方式,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食物多样化。豆类及其制品、菌类、坚果、全谷物、蔬菜、水果缺一不可。

尤其是大豆及其制品,富含优质植物蛋白,乃素食者之良友。

其次,适当补充关键营养素。

铁、锌、钙、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易缺乏的营养素,可通过强化食品或必要的补充剂摄入。

再者,根据体质调整。中医讲究"因人制宜"。

阴虚体质者可多食百合、莲子、山药等滋阴之品;阳虚体质者则宜多食黑豆、黑芝麻、核桃等温阳之物。

最后,循序渐进,不可骤变。

若要转为素食,应当缓慢过渡,让身体有足够的适应时间。

话说回来,食素与食荤,本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平衡。《黄帝内经》云:"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意思是说,五谷、肉类、果蔬皆应适量食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总之,长期吃素不是简单的"不吃肉",而是一门需要智慧的生活艺术。

若能科学合理地规划饮食,素食完全可以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反之,若盲目跟风,不辨体质,不知权变,恐怕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伤害健康。

无论选择素食还是荤食,记住一句古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饮食之道,贵在精而不在多,贵在适合自己的体质,而非人云亦云。愿诸位都能吃得健康,活得滋润!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