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摘 要:能源发展能够改善工业发展、城乡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同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认为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过度应用,风电光伏利用则会改善自然环境。但近些年新能源开发逐渐增多,自然灾害并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多变的趋势,本文从多角度对能源利用、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合理开发新能源,研究更加高效的能源获取途径,通过能源开发改善自然环境,创造更加宜居的城乡格局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能源;发展;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能源电力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工业发展,电力先行”仍然是工业文明发展的表征之一,研究国家综合发展状况首先会看能源电力工业的发展,但能源电力发展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向坏的方向变化,这种影响有时是不可逆转的。
近年来,能源电力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逐渐表现出来。庞大资本的介入,让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建设过于火热,某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已产生急剧变化,气象灾难逐渐增多,上述问题已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但如何破局,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实践。
一、自然环境的形成
地球环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并与包容这个世界的大气层是一个整体。太阳光到达地球,首先到达大气层,对大气层和地表、海洋进行辐射加热,大气层被加热之后,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温暖的大气屏障。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高密度的空气位于地表,并在地表形成较高的温度,为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空气由氮气、氧气及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空气吸收太阳光的辐射热量,并作为热容器,在地表周围形成温暖的温度带,这些构成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形成人类社会赖与生存的城市、乡村环境,因此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等机械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大量的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被消耗,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大气环境受到破坏,地表气温不断上升,已逐渐对人类生存,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原生态的宜居环境
二、能源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热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无论燃煤或燃气发电机组,大量的煤炭、天然气被消耗,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气温上升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另一方面,对于燃煤发电机组,在热力循环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量排入大气,一是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损失,一是烟囱排放的高温烟气,两者占化石能源总热量的50-60%。对于目前动辄百万机组,排入大气的热量也将达到百万千瓦,对于大中型城市周边环绕的千万发电机组,也将受到千万千瓦热量的影响,并且这一状态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是连续的。
热力发电厂
核电的能量来自于原子间的撞击、裂变过程,产生大量的热量用于发电,后置的发电流程和煤电的火力发电过程是相似的。核电由于污染物排放很少,一般被称作清洁能源,发出的电通过线路送到各个城市,也会有大量的电力在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中消耗,最终大部分形成热量排入到大气环境中,造成城市形成一个大的热源。
千万千瓦发电机组发出的电送入城市,并消耗到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中,如夏季空调降温,厨具使用,除极小部分被工业储能、化学工艺利用外,绝大部分会形成剩余热量排入大气环境中。这样就会有两千万千瓦的热量留在城市及其周边,基本和化石能源的总热量相当。这部分庞大的热量会笼罩在城市,并形成热岛效应,把城市变为热浪滚滚的熔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
城市热岛效应,会造成城市级上部温度升高,空气密度下降,气压降低,与城市外围及远处形成较大的空气压差,外部的高密度低温空气对城市空间形成挤压,形成快速的气流流动,形成大风、飓风,并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凝结,形成暴雨。如果高空零度以下的低温气流在高速气流的裹挟作用下到达低层,就会快速形成冰雹,造成更为严重的城市自然灾害。如果城市位于山区,就会形成暴雨、泥石流、洪水的严重的自然灾害。
2.光伏发电对会环境的影响
小量光伏的安装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大量光伏的安装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带来一定的影响。太阳光照热量到达地表,并通过反射、折射等作用加热大气层的空气,形成热量平衡。在安装光伏之后,这部分太阳光被部分吸收储存,并通过电力线路送至城市。
光伏电站
按当前光伏发电设备效率,约有超过20%的光照辐射被吸收,会造成该处地表温度的降低,同样会引起空气密度的逐渐升高,并与温度较低区域形成空气对流,改变原有的大气流动方向和大小,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如某些地方因降雨减少土地沙化,农田荒芜,某些地方由沙漠变绿洲,也和大面积的光伏建设有关。近些年某些正面报道较多,荒漠成绿洲一方面和光伏的阳光遮挡,地表温度降低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则和大气流动方式发生改变有关。
光伏发电后的电量送至城市,造成城市热量的增加,热岛效应更加严重,城市内部及周边的原有的大气环境受到破坏,并形成大风、暴雨等新的自然灾害。
3.风电对环境的影响
风电会对大气环境及自然生态产生不利影响,这已得到社会的共识,大面积,数百万千瓦风电,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
风力发电
首先风电杆塔动辄100多米,尤其是大型风电机组,杆塔与叶片的组合高度达到200-300米,会对北方广袤的大风形成阻挡作用。300米以下的气流被阻挡,会形成原有气流上扬,边界层变高,冬季冷空气升高,上部空气密度升高,会造成城市上部高密度气流下降,影响城市地表及高空的环境温度,改变原来的雨、雪频率及降水量。
其次,风机的阻挡作用,造成地表低空气流速度变慢,在风机群后部形成阻滞区,对后部的城市造成一定影响,风力显著变小,雾霾天气增加。当然,如果通过风力机组运行方式调节,通过风机的停备、运行可以对该状况进行改善。
同样与光伏发电一样,风机发电后的电量送至城市,造成城市热量的增加,热岛效应更加严重,城市内部及周边的原有的大气环境受到破坏,形成大风、暴雨等新的自然灾害。
风机的大量安装会对原始生态带来不利影响,高大的风机对鸟类的正常迁徙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风机的低频噪声会造成动物减少,甚至灭绝,同样低频噪声也会对草木等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于整个地球环境而言,人类改造自然、各项生存活动均会改变自然环境,在农耕时代影响较小,但到了工业革命以后,大量的化石能源、原子能源被使用,新能源发电的增多,这些电量集中到城市消耗,造成城市及周边的热量巨幅增加,形成过热型城市。
电站电量转化为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空间空气密度下降,会造成其他地区低温高密度气流的冲击,当前全球大中型城市骤增,造成地表城市热点增多,环境越来越复杂。整体而言,近300年地球大量化石能源被开发利用,大气环境从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向不平衡状态过度,大量的热量被释放,并通过大气层外围向宇宙散失。
人类社会发展中地球热量的变化
在地球整体热量向大气散失中,会在热量集中区域形成多个热点,并会影响大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的流动,破坏原有的平衡结构,并会在人类所居住的对流层形成大规模的热量转移。在对流程热量转移中,空气密度、气压、温度等均会发生剧烈变化,改变原有的平衡,造成含有大量水汽空气云层活动频繁,产生雷暴、暴雨、飓风等恶劣天气,对人类居住的城市、乡镇产生不利影响,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三、通过城市格局和能源结构改善环境
大中型城市人口众多,一旦发生暴雨或连续降雨将会造成那个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城市电力能源消耗量大,大量的电量最终变成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最终造成整个城市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热气上升,并会改变大气流动。冷暖气流的交互作用,就会形成严重的天气变化,带来大风大雨。
1.城市格局的影响
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通过城市规划改善生存环境越来越得到重视,关于优化城市格局在十多年前专门写过一些文章,主要是通过对城市街道、楼群的合理设置,改善城市风向、风量,形成更加舒适的环境。如根据风向设置街道,通过楼群建设进行分流,合理设置公园,景观带,利用水系改善环境等等,并通过城市大气流动分析,热量分析合理进行布置,来改善环境。
城市建筑环境
城市环境可以通过人为进行合理调节来改善,通过建设楼群,合理布置高低楼群,街道,让城市阳光、风力、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得到改善。这些还未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获得应用,无序建设造成了城市环境复杂,某些地区夏天局部过热,冬天过冷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的舒适度。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2.能源结构的影响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合理布置能源电力位置已成为可能。在发电厂、光伏站建设前进行规划,并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专有课题,对周边城市布局、山川河流进行合理分析,做预见性的前期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如通过对光伏、风电发电集群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核算对大气环流带来的影响,并合理调整位置和容量,减小对城市的影响,通过能源电力合理的规划建设,来改善对城市环境。
当前很多城市出现很多的暴雨、雷暴甚至冰雹天气,造成街道被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都和风电、光伏的无序建设息息相关。大量资本的涌入,造成光伏产业急剧膨胀。光伏场站的大量出现,造成城市周边的山脉、山地及丘陵被光伏所覆盖,该处气温降低,高气压形成对城市的不断冲击,城市上空云层既有构成受到破坏。城市高空气流的交错、撞击造成雷暴,大规模的降雨,并形成很多的次生灾害。这些暴雨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大风暴雨天气多发生在傍晚时分,当时太阳落山,大气温度急剧下降,会形成各种不同方向的大气流动,气流云层的活动造成雷暴,暴雨,在城市及周边形成大量降水,导致城市被淹,农田被破坏。
城市中的暴雨天气
如果合理利用光伏新能源建设,并能够利用光伏支架进行调节,对城市周边的大气流动进行检测,开发卫星气压、气流遥感装置,就能营造更加合理且宜居的生存环境。
对于风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前面已有所提及。风电的合理利用,在合理的条件下适当的弃风弃电也是必要的。
四、构建合理的新能源利用方案
光伏、风电新能源利用对能源电力工业生产产生着不可或缺的推进作用,合理开发利用是最关键的,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此。
1.建立新能源建设的评估
当前光伏、风电新能源建设基本处于开放状态,地方能源审查机关,建设单位更多考虑原有火电项目的各种内外部条件,对建设投产后的环境影响评估是明显不够的。
即使在西部广袤的沙戈荒地区,也应做全面的生态影响评估,使光伏、风电建设趋于合理。尤其是光伏建设,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在建设后难于调节,大面积的光伏建设,将会对光伏区域上部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辐射热量减少该处上空温度降低,会造成空气密度增大,并形成初始风力,并会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形成加速度,在远处形成八级九级,或十级以上更强的风力,如果接近城市,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反之,在部分山区、荒漠地区合理选择区域,通过适量的光伏建设,还能对大气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如增加部分城市的风力、雨量,长期提供舒适的生存生活环境,提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多雨环境。
2.新能源发电的合理调配
在光伏风电建设后,对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可以通过合理调配改善环境。如对于风电,停运后有利于空气气流的顺利通过,大风来临时投运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为后部城市提供一道人工屏障,并能进行调节,这对城市环境是有利的。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通过城市建设形成风力供应廊道、水资源渠道,建设完整的城市环境监控和调节体系,并与新能源的投运调配进行合理配合,有利于改善城市区域的人居环境。
通过对风电、光伏的合理规划、建设,并进行调节,为某些省份、区域的农业发展区域提供更好的风力和雨量供应,甚至改善西北地区,沙戈荒的地区的自然环境,为恢复、重建当地生态创造条件。
城市电力供应场站
五、研究发展更加合理的能源供应体系
由于当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形成,最为合理的能源供应体系应在现有状况进行统一规划,并使之向更好的状态发展。积极研究新型能源供应方案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从环境中获取能源并在利用后进行释放是最为理想的途径,如建筑空调消耗电力,将室内热量排到室外,室外的热量会缓慢通过墙壁返回室内。对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应进行全面统筹,形成更好的人居和自然生态环境。如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应建立水资源节约、复生的供应环境,通过引入气流,带入更多的雨量和风量。
1.研究新型能源供应技术方案
在上述条件下,个人认为应更好的研究发展新质能源供应体系,利用水体或新的冷媒进行能量的转换,以最小的环境影响提供更多的能源供应,并形成良性循环。这就要利用水或其他工质的相变规律。假设环境温度40℃,通过建立真空,在低压下利用水的相变从环境中吸取热量变为蒸汽1(约40℃),由于水产生相变,1kg水将吸收2400kJ的热量,然后用其他方式将蒸汽温度升高至200℃(将吸收220KJ的热量),形成蒸汽2,在略低于该温度190℃下通过表面式加热器对部分蒸汽1进行加热,形成190℃的蒸汽3(压力温度均得到升高),利用蒸汽3推动轮机做功,产生一定的电力,这部分电力一部分用于提供200KJ的热量用于维持循环,另一部分用于供电。关于详细过程,在其他文章中有相应描述。
相变循环的合理利用
如用研究采用其他冷媒工质可以实现更低环境温度下的热量交换,通过工质相变技术,将低位能源转换为高位能源,将大气环境的中的热能,转化为能够多维度利用的电能。通过以上方式,实现从城市空间获取冷源或热源,降低室温或提供暖气,利用之后再放回自然环境中,不改变原有的自然平衡,减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空气能源转换框图
为了更好的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需研究开发以省份、国家乃至全球大气环境的软件,通过CFD模拟软件对各种能源供应方式进行模拟、规划,并在运行中进行调节,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本,避免某些产业无需发展,最终实现能源的合理供应,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避免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
在新技术尚未研究开发或技术尚未成熟阶段,利用化石能源用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是时分必要的,但要逐渐减少化石能源的应用,适当减少碳排放,这和维持人类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如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地表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将会面临巨大危机,当然我们也可以着手在沿海沿线和重要城市建立隔离带,如提前规划建设百米高的围护大堤,改变地表的河流湖泊以降低影响。
化石能源的利用其实是在攫取地球亿万年前所储备的资源,这些资源储存在地表以下并固化或液化。这些资源被取出并加以利用,如煤炭、石油或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除了能源供应,还要利用其提供更多的生产生活原料,所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也是必要的。
3.大气环境监测手段研究的必要性
在化石能源,风电、光伏等能源开发利用较少的情况加,虽然有寒流低温流动、夏季海洋气候的影响,大气环境整体呈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海洋、湖泊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上升至天空的对流层,形成透明的水蒸气,并在预冷凝结后表现为不同的云层,在更低的温度下,随着水蒸气的逐渐增多形成较大的水珠,并落到地表形成雨。
在能源被大量获取利用后,城市热岛效应、新能源温变效应,大气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气流温度变化导致空间中气压发生急剧变化,在水蒸气并没有转化为云的情况下突然预冷,造成局部地区产生大雨、急雨天气。由于水蒸气未能在天空形成云,所以天气监测困难,常规的卫星观测手段受到限制。目前人类尚未掌握高空中空气的压力、温度、密度和水蒸气含量的手段,造成近些年天气预报不准,大雨大风电气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报,降低暴雨冰雹等气候带来的危害。
综上所述,深入对大气环境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空气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的进行预防,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节。气象气球布设成本较低,是研究不同高度大气压力、流速的有效方式,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过数据分析、对流畅进行模拟,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对环境进行分析,对风雨天气更好的进行预测。如在城市周边网格化布设气球,实时对空气流动状态进行数据采集研究,能更好的对恶劣天气进行预警,准确的估算雨量、风力,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全国或更大范围内布置气球对空气流动状况进行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则能更好的掌握全国气压、风力、日照、雨量的分布,形成一个更全面的数据网,更好掌握气象情况,使有效的预警减灾成为可能。
用于监测空气流场的气象气球
随着技术进步,卫星遥感技术也将深入,逐步开发远程测试技术,对大气流动通过光谱,微观波纹变化对流速、密度进行分析,结合空间三维对地表至一定高度的云层进行研究。通过数据整合,对大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对大气流场进行模拟,对一定时段大气流动方向的预测,实现对天气更加准确的预报,为新能源发电的调节控制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大气流场合理,减小风雨和洪涝灾害,并将湿润气流引向西部、西北等内陆干旱地区。
4.研究发展能源综合利用体系
为了更好的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需研究开发以省份、国家乃至全球大气环境的应用软件。通过软件对大气流场进行分析,对各种能源供应方式进行规划,实时对各区域大气环境进行CFD软件工程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实现对风电、光伏等发电产业进行合理布置,用于改善新能源利用布局,并在运行中进行实时调节。如通过停运城市周边运行的风电机组,增强城市通风;调节光伏的电力供应,提高该区域空气的温度;适当调节降低夏季炎热时期城市周边工业产能,减小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合理的能源综合利用体系
因此对自然资源进行统筹,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本,避免某些产业无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光资源、风资源的的利用,研究新型能源电力获取方式,最终实现能源的合理供应,不仅能够获取所需的能源电力,还能改善城市自然环境,优化城乡、山区、湖泊等地区的生态结构,为人类提供宜居舒适的生存环境。
作者系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