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单推手,也称为“8字推手法”。以下是对这种练习方法的详细分析和补充说明:
技术要点预备姿势:双方以顺势单搭手为预备势,即两人手臂自然相搭,身体保持放松,呼吸自然。双方身体要保持中正,重心稳定,精神集中,准备开始练习。动作过程:甲的动作:甲右掌内旋前伸,手臂要自然伸展,不可僵硬。当乙将甲的右掌沉于乙右胯旁时,甲右掌外旋回引乙腕,动作要柔和、连贯。乙的动作:乙用拥劲承接甲的右掌,拥劲是一种柔和的、顺势的力量,不是硬顶。乙顺势用掌将甲右掌沉于乙右胯旁,动作要轻柔、自然,不可用力过猛。乙右掌内旋伸插甲腹,手臂要放松,力量从腰背发出。重心变化:前插时,重心前移成弓步,身体重心要稳定,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回引时,重心后移成坐腿,坐腿要坐实,身体重心下沉,保持稳定。手臂运行路线:手臂运行路线呈“8”字形,这个“8”字形的运行轨迹是通过身体的转动和重心的移动来完成的。手臂的运动要与身体的转动协调一致,做到手随身转,身随步移。身体要求:黏连:两人手背要保持黏连,黏连不是死抓不放,而是一种柔和的、有弹性的接触。坐胯、转腰、折腰:通过坐胯、转腰、折腰来促成手臂运动呈“8”字形。坐胯可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的传导;转腰可以带动手臂的运动;折腰可以使动作更加灵活。呼吸配合:在练习过程中,呼吸要自然、均匀,与动作协调一致。一般来说,前插时吸气,回引时呼气,但也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和身体的反应进行调整。练习效果身体协调性:通过这种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更加连贯、自然。力量控制:练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力量的运用,学会用柔劲、巧劲,而不是蛮力。身体灵活性:通过坐胯、转腰、折腰等动作,可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平衡能力:重心的前后移动可以锻炼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使身体更加稳定。内劲培养:太极拳注重内劲的培养,这种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体会和运用内劲。练习建议循序渐进:初学者可以从慢速开始练习,逐渐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注重细节: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包括手臂的旋转、重心的移动、身体的转动等。配合默契:两人练习时,要相互配合,相互体谅,做到动作协调一致。反复练习: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因此要持之以恒。左右式交换练习为了获得全面的锻炼效果,可以左右式交换练习。即在完成一轮右式练习后,交换左右手,进行左式练习。这样可以使身体的左右两侧都得到充分的锻炼,避免一侧过度疲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左右手的动作要领和力量运用。总之,折叠单推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太极拳基础练习方法,通过这种练习,可以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内劲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