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别忘了这个中医针灸也能治!

家恩刘的笔记 2024-02-21 05:16:40

风物变迁,节气相连,转眼间大雪时节已经到来,虽然“这个冬天不太冷”,但依然是我们备孕的好时节。

冬季的低温状态,正是“小蝌蚪”们喜欢的状态,能发育更好,生命力更旺盛。

但在通往孕育的路上,还有一个拦路虎,就是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不仅影响孕育,也是女性身体健康的“大敌”,今天就来盘一盘月经不调!

先复习概念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的周期及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为主的月经病。临床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等情况,古代文献中分别称之为“经早”、“经迟”、“经乱”。

再追觅因由

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问题都可能导致月经不调。

过于强烈的情绪、不规律的作息、体重的过高或过低、过量的运动、抽烟喝酒、不当避孕……也是月经不调的导火索。

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可以通过稳定情绪、健康作息、体重合理、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方式来调节,如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及时就医;除以上调理外,推荐大家都来试试针灸治疗,感受古人的智慧。

针灸治疗:

中医理论中,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本病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肾、肝、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冲任失调,而具体治疗方法,在选穴之前,必先辨证。

月经先期:主症为经期提前(较健康且之前稳定的周期)1-2周,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另有“实热”、“虚热”、“气虚”等几种症状可能,需细辨。

*治疗应清热益气。取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实热配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

月经后期:主症为经期延后一周及以上,甚至月余、数月一次,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另有“血寒”、“血虚”、“肾虚”、“气滞”等症状需细辨。

*治疗应温经散寒,补血调经。取任脉及足阳明、太阴经穴为主。主穴气海、归来、三阴交;血寒配关元、命门,血虚配足三里、血海,肾虚配肾俞、太溪,气滞配太冲。

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提前或延后1-2周,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另有“肝郁”、“肾虚”症状需细辨。

*治疗应疏肝益肾,调理冲任。取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关元、三阴交;肝郁配肝俞、太冲,肾虚配肾俞、太溪。

中医针灸的理论和实践可谓博大精深,关于“月经不调”具体的治疗方案,大家可以咨询医生,根据身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