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高层将进行互访行程,同时,中国与乌克兰的外长亦已会面交流。在会谈中,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特别指出,乌克兰是中国的"盟友与合作伙伴",两国于2011年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类似地,“战略伙伴关系”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似乎遭到普遍忽视。
不仅许多中国人忘记了,同样也有大量乌克兰人丧失了记忆。更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忽视了一个事实,即中国众多的核心军事技术源自于乌克兰。得益于乌克兰的技术输送,中国的军事工业成功避免了数十年的迂回发展路径。为何乌克兰能够成为中国高端军工业关键技术的主要提供方?在过去的逾20年间,中国自乌克兰取得了哪些核心技术?
广为人知的是,“辽宁”号的前身即为乌克兰的“瓦良格”号。乌克兰不仅向中国出售了“瓦良格”号,而且还全面转移了其核心技术资料至中国。有观点认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适用于此,表明中国并无对乌克兰的债务。实际上呢?航空母舰代表国家的强大标志。除乌克兰向中国转移完整航母技术资料的案例外,全球并未记录有其他类似的交易事件。美国更倾向于将退役航母销毁于深海,而非出售。俄罗斯虽能向印度出口航母,然而关键核心技术则被严密保护,绝不外泄。
核心军事技术交易,绝非单纯的钱货两清所能概括。其深层蕴含着深远的战略互信。这种所谓的“战略互信”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一句话可以形容:俄罗斯不愿提供的商品,乌克兰则广泛供应。关于乌克兰向中国出售的具体核心技术数量,这一问题涉及具体的商业交易细节,目前公开的信息并未明确指出确切的数量。此类技术转移通常通过合同形式进行,涉及知识产权、技术规格、使用条款等多个方面,因此具体的交易详情往往被保密以保护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
一、空空导弹技术。中国于1996年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生产线。在随后的十余年间,苏-27始终担任着中国空军的核心战力角色。然而,俄罗斯采取了谨慎之举,在转移苏-27生产线的同时,并未出让配套空空导弹的关键技术。这实际上是在航空武器领域对中国形成了制约。为了解决对中国产空空导弹的依赖问题,中国选择了规避俄罗斯的途径,转而寻求与乌克兰上游供应商合作,特别是与基辅雷达厂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引入基辅雷达厂的“9B-1103M”及“9B-1348”主动雷达与导引头技术,对R-27空对空导弹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从而形成了自主研发的“霹雳-12”中程空对空导弹。随着霹雳-12的问世,中国空军成功实现了对俄制R-27空空导弹的独立。
第二点,被称为“欧洲野牛”的气垫登陆艇,其被视作跨越海峡时夺取岛屿的关键装备。最初,中国计划向俄罗斯采购。然而,俄罗斯认为核心技术不应以低廉价格出售,提出了一个中国难以接受的高报价。鉴于价格过高,中国不愿承担经济损失的风险,随即转向乌克兰寻求合作。3.15以亿美元计,所涉技术亦已相应转移至中国。在此期间,俄罗斯为阻挠该交易,中断了向乌克兰供应M-70燃气轮机。然而,乌克兰决定与俄罗斯分道扬镳,重启了UGT-6000燃气轮机生产线,并成功向中国交付了“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
第三点,舰载燃气轮机,它是战舰的核心动力源。人们普遍批评中国航空工业面临"心脏问题",但鲜少有人提及中国舰艇工业同样存在类似挑战。为何选择定量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工具,旨在对数据进行系统性处理与解析?究其原因,在于乌克兰向中国输送了全球领先的舰船动力技术。其一为UGT-25000型号,这是苏联所开发的最为先进的舰船动力装置。然而,在未实现量产之际,苏联即已分崩离析,相关的技术文档又处于何种状态?该知识现由乌克兰所掌控。
起初,乌克兰并不情愿提供技术文档。随后,鉴于乌克兰经济的衰败,为筹措资金,乌克兰选择了吸引中国投资,启动了UGT-25000燃气轮机的生产项目。此外,还将相关技术转移至中国。得益于全面掌握UGT-25000技术,中国海军成功解决了舰艇工业长期以来的核心问题,标志着进入大规模舰艇建造的新纪元。052C、052D与055等神盾舰,均系依据此套动力技术,精心构建而成。除UGT-25000外,乌克兰亦全面向中国转让了其航母动力系统的相关技术。"辽宁"号、"山东"号与"福建"号的常规动力系统,正是源自乌克兰所转移的技术。
第四项,航空母舰搭载的战斗机。原先,中国计划引进来自俄罗斯的苏-33战斗机。鉴于苏-33型号的生产已由俄罗斯终止,若其欲重启生产线,则可能需寻求中国的资金支持。因此,俄罗斯向中国提出需求,至少订购48架苏-33战机。倘若中国予以应允,那么当前的俄罗斯将不再面临舰载机短缺的问题。鉴于此,借助中国的投资,有望重启苏-33的生产流程,并且可能促成向印度出口该型号战机。乌克兰竟然出人意料地以极低的价格,向中国出售了一架苏-33的原型机,并附带转移了相关技术文档。由此,苏-33实现了转型,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歼-15战斗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所装备的高级教练机,如教练-10、L-15等型号,其动力系统均依赖于乌克兰制造的引擎。在俄乌冲突之前,中国一并采购了400台AL-322引擎,专门用于装备教练-10与L-15飞机。中国首艘破冰船“雪龙”号、首艘远洋补给舰“青海湖”号以及首艘航母“辽宁”号,均源自乌克兰。中国曾大规模吸纳逾万名乌克兰专家,深度介入中国的军事科技研发项目。相较于薪酬与福利,西方国家提供的优渥条件似乎更具吸引力。然而,众多乌克兰专家却选择前往中国工作,这一现象引人深思。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一种质朴的“昔日社会主义伙伴”的情感。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合作关系,内部矛盾也时有显现。以中巴合作研发的“哈立德”坦克为例,其装备的是产自乌克兰的6TD-2发动机。为争取巴基斯坦的坦克采购项目,乌克兰曾中断向中国供应发动机。这一中断供应事件,迫使巴基斯坦转向购买乌克兰的T-84坦克,并且导致秘鲁计划采购的120辆“哈立德”坦克的订单被取消。自2014年以来,随着亲美政权的接替,中国与乌克兰之间的密切关系阶段已然宣告终结。亲美的后果是什么?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同时乌东地区的四个州亦落入俄军掌控,导致数十万乌克兰青壮年遭受生命损失。当前,随着特朗普执政,他竟公然牺牲乌克兰的利益,以取悦俄罗斯。为何特朗普寻求亲近俄罗斯?就一个目的:"结盟俄国以对抗中国。""
直到这一刻,乌克兰方才恍然大悟。秉持中立态度的中国,方能促进乌克兰实现公正且持久的和平。
俄佬俄粉正在赶来骂街的路上。
今天的乌克兰已不是昨天的乌克兰了
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这是谣言,就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卖给中国时还有很多东西,这个俄罗斯没说啥但乌克兰主动动手就把里面的东西破坏的一塌糊涂只剩钢壳而且关键部位也是破坏的很彻底,中国跟乌克兰从来都是买卖关系
胡说,乌克兰现在明白?
天降灾尚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中国早就劝告乌克兰要悬崖刹车,它不听。现在司机把车开的掉下悬崖了,还能咋滴
乌克兰被霉国颜色革命了,从此走向衰落
落破贵族當卖一些物件,正好我们有需要出了合适价格买了。只是个买卖何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