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干吧,你们见鬼去吧”
1991年8月19日,克里米亚,正在度假的戈尔巴乔夫面对要求其交出权力的“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说出了这句话。
这句话有些模棱两可,即默认了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的做法,又表达了不满,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戈尔巴乔夫一贯作风:面临抉择时,永远选一个折中的方案。
在这种折中主义思想指导下,戈尔巴乔夫所推动的改革没有一项取得成功,但这一次戈尔巴乔夫一语成谶,苏联,那个曾令整个西方心惊胆战几十年的红色巨人,在短短几个月后便见了“鬼”。
在肢解苏联这项“系统工程”中,谁是急先锋?谁是守护者?谁是人?谁又是鬼?
老好人1924年1月21日,苏联的缔造者,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逝世,这个新生的国家第一次面临权力交接问题。
然而,这次权力交接很快演变成了激烈的政治内斗,列宁逝世时,苏联最高政治局共有7人,这7人中正常死亡的只有斯大林一人,这场政治斗争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同样的事,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再次上演,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贝尔加宁等展开激烈内斗,先是斯大林的绝对心腹贝利亚被直接物理超度,而后是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之间的内斗走向白热化,这场波及甚广的政治斗争最终以马林科夫一派被彻底赶出中央而告终。
历史的轮回并未就此结束,1964年,赫鲁晓夫在外出度假时,其提拔的勃列日涅夫等人召开政治局会议,激烈批评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而后赫鲁晓夫“被”退休。
从列宁到勃列日涅夫,苏联经历了三次权力交接,每一次交接都伴随着尔虞我诈和血雨腥风,每一次权力交接,苏联高层轻则换血,重则流血。
经历过三场权力交接的“大戏”后,苏联高层累了、烦了,也是真怕了,最后他们将公认的没有野心的勃列日涅夫推到权力中心。
勃列日涅夫果然没让苏联高层失望,在将苏斯洛夫和谢列平排挤走后,便开始专心扮演一个“老好人”的形象。
他将赫鲁晓夫削减权贵阶层特权的改革又给改了回去,并极力维持这种特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干部的稳定性比什么都重要。
在勃列日涅夫的“努力”下,苏联的干部队伍确实实现了相当的“稳定”,因为包括他在内的诸多位高权重者事实上根本就是终身任职。
勃列日涅夫这个“老人”主政苏联长达18年,他的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也是老人,当时苏联几乎所有重要岗位都被“老人”把持,苏联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老人政治”。
这些人世世代代把持核心权力,享受各种特权,早已与人民群众脱离。
但在这群老人中间,却有一个年轻的“异类”,他不喜欢参加权贵阶层的聚会,子女也就读于公立学校,多年之后,这个相对年轻的政治新星承诺可以通过几年的改革解救那个暮气沉沉的苏联,但结果却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童年回忆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都生于1931年,这也注定了他们两个的童年回忆被那场被称为“大清洗”的运动占据。
戈尔巴乔夫的爷爷是个坚定的个体农户,反对农业集体化,而他的外公则正好相反,他对农业集体化持强烈肯定态度。
但讽刺的是,持两种不同观点的人都在那次运动中受到牵连,戈尔巴乔夫的外祖父因被认定为“托派分子”而坐了牢,而他的祖父则被发配到西伯利亚伐了一年木材,理由是“消极怠工”。
或许正是祖父与外祖父遭遇的“殊途同归”造就了戈尔巴乔夫矛盾的性格,在他眼里,一切都没有意义,无论做出怎么的努力,结果都是一样,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戈尔巴乔夫在面对重大抉择时,往往会选择随波逐流,而不是力挽狂澜。
叶利钦的父亲也曾因“大清洗”而被判监禁,这也间接导致了叶利钦的童年在贫困中度过。
但面对困境,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行为方式正好相反,恶劣的生活环境反而激起了叶利钦的斗志,为了自己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会冒险,会拼命,会不择手段。
“大清洗”的记忆让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一样对于苏联的政治制度本身持怀疑态度。
多年以后,戈尔巴乔夫的怯懦与叶利钦的鲁莽共同葬送了苏联,当然,要埋葬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光凭他们两个还远远不够,但是别着急,他们的“帮手”到处都是。
特供商店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粮食危机,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时任粮食人民委员的瞿鲁巴突然晕倒,医生检查后得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结论:瞿鲁巴是被饿晕的。
这位掌管着苏俄境内最多粮食的官员为自己留下的粮食还不够填饱肚子,列宁当即建议,组建疗养食堂,至少不能让那些为新生苏维埃政权日夜操劳的干部们忍饥挨饿。
谁能想到,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催生出的“疗养食堂”,会在数十年后蜕变成苏联高层彰显特权,苏联人民无比痛恨的机构:特供商店。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在苏联人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商店经常缺货的情况下,只对权贵阶层开放的特供商店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新鲜货”。
法国的白兰地、苏格兰的威士忌、美国的香烟、瑞士的巧克力、奥地利的皮鞋、西德的收音机应有尽有。
每到周末,莫斯科的特供商店门前便停满了豪华轿车,权贵们以十分低廉的价格购买诸多奢侈品。
在这种氛围下,苏联高层们越来越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随着特权阶层的逐渐腐化,贪污腐败、倒卖国有财产,买官卖官等情况时有发生,至于信仰早就被这些人抛到脑后。
越来越高端的特供商店,将权贵阶层与普通百姓分割为两个世界,官员们醉生梦死,普通民众怨声载道。
苏联是一个靠信仰结成的共同体,当信仰崩塌,这个共同体的命运也注定是土崩瓦解。
蹩脚的改革者在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这三位“老人”相继去世后,苏联高层也意识到这个国家必须要做出一定改变了,“老人政治”的模式必须要打破了。
于是,苏联高层将目光投向了年仅54岁的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被选中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年轻,更重要的是在苏联的官僚阶层集体沉迷于物资享受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对于物资享受表现平淡,他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子女在公立学校上学,对于特供商品也没有太大兴趣。
或许当时的苏联领导者们认为这是戈尔巴乔夫信仰坚定的表现,但事实上,戈尔巴乔夫只是不在乎,他不在于吃穿,不在乎权力,不在乎物资享受,但同时,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危机时,他也不会在乎国家的命运。
戈尔巴乔夫承诺通过一系列改革彻底改变苏联现状,让苏联的各个方面均与美国相当,但这完全是异想天开,此时苏联社会面临的问题是系统性的,这些问题已经根深蒂固,绝不是几个行政令就能解决的。
更何况改革需要各级干部去推动,而那些过惯了舒服日子的苏联干部们是否愿意配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还是个未知数。
戈尔巴乔夫最初的改革对准经济领域,他的改革其实只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升级版,扩大市场的调节作用,苏联的权贵阶层们开始对于改革持抵触态度,因为这样可能导致他们用来谋私的权力变小,但是很快,他们就反应了过来,新制度下,他们不但能够以权谋私,甚至可以直接堂而皇之的将公共财产据为己有。
于是,戈尔巴乔夫的蹩脚的经济改革,在权贵阶层的饕餮盛宴中黯然收场,民众生活水平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在不断下滑。
习惯于随波逐流的戈尔巴乔夫对这一切听之任之,他转为去推动其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主题是公开化、平等化、自由化。
这些改革从初衷上将是要变革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特权化、世袭化、垄断化,这本没有太大问题,但问题是戈尔巴乔夫高估了自己掌控局势的能力。
权贵们打着自由化的幌子开始对苏联整体进行系统性地攻击和抹黑,从根本上否定苏联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其目的已经十分明显:肢解苏联,然后将这个巨人的尸体吃干抹净。
赌徒与酒鬼戈尔巴乔夫性格温和,对于大多数事都没有太高的欲望,作为一个在酒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俄罗斯人,戈尔巴乔夫却以滴酒不沾闻名,被称为“矿泉水总统”。
性格温和的戈尔巴乔夫在处理问题上也很少采取断然措施,而是诉诸于折中的方案,这样的行为逻辑虽然让其免于树敌太多,但也注定了其在关键时刻难以成为集体的主心骨。
叶利钦性格与戈尔巴乔夫正好相反,他性格强硬,敢于冒险,在危机面前敢于一马当先,在生活上,叶利钦嗜酒如命,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
叶利钦的强硬性格为他赢得了不少好感,1987年,叶利钦公开批评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利,作为被戈尔巴乔夫提拔上来的干部,叶利钦此举有那么一点背叛戈尔巴乔夫的意味,戈尔巴乔夫于是撤销了其莫斯科市委书记的职务。
但叶利钦并不害怕这些,他敢于在大会上公开指责戈尔巴乔夫就证明其看准了当时的政治逻辑:相比于得罪戈尔巴乔夫,拥有声望更为重要。
叶利钦利用戈尔巴乔夫扩大各加盟共和国自主权的改革措施,不断在俄罗斯国内提升自己的影响力,1990年,叶利钦当选为苏维埃俄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就这样,叶利钦大体上做到将苏联最大加盟国俄罗斯囊括到自己手中。
作为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对于俄罗斯这个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的控制力已经所剩无几,这种状态下,苏联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最后的守护者在戈尔巴乔夫的一系列操作下,尽管所有人都看到内外交困的苏联离分崩离析只剩一步之遥,但仍有人想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巨人。
1991年8月18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人前往克里米亚,限制了正在度假的戈尔巴乔夫的行动。
他们要求戈尔巴乔夫立刻签署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命令,在遭到戈尔巴乔夫拒绝后转而要求其辞职。
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由于身体原因,不再能够担任总统,总统权力移交到副总统亚纳耶夫手中。
掌握了总统权力的亚纳耶夫立刻宣布苏联进入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同时国防部长亚佐夫各军区司令,要求他们加强警戒,随时听候调遣。
同时,坦克开进莫斯科维持秩序,莫斯科市民并没有对于紧急状态委员会表现出太强烈的反应,数小时过去了,莫斯科一切照旧。
戈尔巴乔夫迅速被控制,这次政变看起来十分成功,但是政变的发动者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集中全力去控制住一只绵羊,却放过了那只虎视眈眈的饿狼。
面对亚纳耶夫等人发动的政变,苏维埃俄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丝毫不惧,他不但拒绝了手下提出的撤出莫斯科的建议,还反其道而行之,来到国会大厦门前,跳上一辆坦克向民众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他痛斥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非法,并宣称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一切法令在俄罗斯境内无效。随后,他号召民众来到议会大厦前抗议,并呼吁军队立刻倒戈。
叶利钦的演讲起到了作用,数小时内来到议会大厦前抗议的人群就达到数千人。
面对叶利钦的反击,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动作显得十分迟缓,他们没有在第一时间限制叶利钦的行动,导致叶利钦的演讲起到了巨大作用,前往议会大厦游行的人越来越多。
直到20日,紧急状态委员会才下定决心用武力占领议会大厦,但负责该项行动的阿尔法特战小组拒绝执行命令,紧急状态委员会开始控制不住军队,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军队中倒戈的情况开始明显增多,负责驱散示威人群的军队的几乎都拒绝执行命令,这一信号被叶利钦敏锐捕捉,他立刻宣布紧急状态委员会无权调动俄罗斯境内军队,并宣布俄罗斯境内军队的指挥权在自己手中。
叶利钦的这场豪赌取得了成功,无论是在民间、政界还是军界,宣称支持叶利钦的人都占到了大多数。
叶利钦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这场斗法,以叶利钦完胜而告终,21日,叶利钦派专机前往克里米亚接回戈尔巴乔夫,“八一九政变”宣告失败。
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应该说是想拯救苏联的最后力量,可惜他们目的不清,反应迟钝,在与叶利钦的交锋中几个照面就被击倒。
“紧急状态委员会”与叶利钦,相比于戈尔巴乔夫都是“背叛者”,最终在这场背叛者之间的较量中,叶利钦取得了胜利,而自认为可以掌控全局的戈尔巴乔夫却全程毫无作为。
在此次事件中“大放异彩”的叶利钦影响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戈尔巴乔夫再想控制住他完全是不可能的。
扫除了这最后的障碍后,权贵们的盛宴正式开始。
全员凶手自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重要领导利用国有资产牟利的情况就时有发生,但是在公有制的苏联,他们永远无法以合法的途径将这些本该属于全体苏联人民的财产收入自己囊中,但是现在,这一切变得可能,而且,不用偷偷摸摸地干。
看到巨大利益的权贵们已如嗜血的饿狼,欲将这个红色巨人分食殆尽,他们一刻也不想再等。
权贵们许诺私有化改革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像美国一样高,他们没有告诉人民的是,他们瓜分这个国家的刀已经高高举起,只等红旗落地的那一刻便开始他们的饕餮盛宴。
1991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发起了全民公投,结果显示7成以上的苏联人认为苏联应该继续被保留,但等待着大餐的权贵们无视了人民的意愿。
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没有事先通知戈尔巴乔夫的情况下,在别洛韦日森林举行会谈,敲定了解散苏联的决定。
对于所发生的一切,戈尔巴乔夫根本无力阻止。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签署了最后一道总统令,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并将核按钮交给叶利钦,当天晚上,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的三色旗缓缓升起。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来正式宣布这个红色巨人的死亡,到场者寥寥无几,偌大的会场冷冷清清。
八一九事变失败后,自知保留苏联无望的前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自缢身亡。
他的遗书中写道:当祖国即将灭亡,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已被摧毁,我无法再活下去,我已经战斗到最后一刻。
阿赫罗梅耶夫的葬礼在莫斯科特洛耶库罗夫斯科耶公墓简朴地举行,苏联政府与军方都没有给他举办追悼会。
9月1日,阿赫罗梅耶夫的墓地遭到破坏,他的将军帽和军服被盗走,他的家人不得不再为他举办一次葬礼。
参考文献:
[1].[俄]久加诺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帮助外敌摧毁了苏联[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2(01):179-180.
[2]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舍甫琴科,陈爱茹.30年后深析苏联解体原因[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7(02):28-32.
[2]房宁.失败的政治继承——苏联解体三十年祭[J].文化纵横,2022(01):1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