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至1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本次峰会主题为“数智融合引领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嘉宾参会,包括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企业、民间团体代表以及专家学者。
本次峰会圆满闭幕之际,吴小莉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相约问答,凤凰卫视中文台4月21日晚20:30首播。

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
今后会固定在香港办下去
吴小莉: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秘书长,您觉得这次的亚太峰会,您满意吗?
任贤良:我还是非常满意的。我的满意主要是来自于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社会各界的满意,方方面面的反应都非常好。
吴小莉:我记得您说过亚太峰会有四个“新”,新阶段、新生活、新格局、新渠道,您觉得达到这四个“新”了没有?
任贤良:这次峰会可以说是新的开局,而且亚太峰会也准备在今后固定在香港办下去。
吴小莉:这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举办亚太峰会,当初为什么决定要举办亚太峰会?
任贤良:在香港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主要是因为亚太地区不仅在全球的经济格局当中、也在互联网方面发展迅速。但是亚太地区互联网发展也不平衡,大家非常期望能够加强区域间的互联网领域合作,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消除数字鸿沟。
吴小莉:为什么会选在香港?
任贤良:在香港举办亚太峰会,主要是考虑香港的区位优势,香港既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枢纽,同时也呼应了香港对互联网发展的期盼。把亚太地区各国家、各地区的期盼,通过在香港举办亚太峰会,大家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使得互联网有更好的发展。
吴小莉:前不久我采访了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的孙东局长,他说这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和香港的“双向奔赴”,香港又做了哪些努力、协调和争取?
任贤良:在整个互联网发展当中,中国内地的互联网应用、互联网的研发,可以说发展得都非常迅速,我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中国14亿人口,有11亿的网民。现在互联网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是人工智能,所以香港也希望能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把互联网发展的红利也惠及到香港。但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把香港作为唯一的候选举办地,在亚太区域里,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甚至泰国,这些地方都有考虑,但是因为香港政府和社会,对借助互联网来推动香港的进一步发展,有更加热切的期盼,从2024年以来,多次和世界互联网大会联络。
2024年6月我专门来香港做过一次调研,看看它是否具备举办亚太峰会的条件,还有社会各界的民意等,可以说考察后认为香港是一个不二的选择。而今年通过举办这次亚太峰会,社会各界的反响也证明了,我们选择在香港举办,是一个非常理想和正确的选择。
吴小莉:您曾经说过,这个时候在香港举办亚太峰会是“正逢其时”,怎么理解?
任贤良:这些年,我们看到香港不仅设立了人工智能发展30亿的基金,包括人工智能研究院、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数码港、科创试验区。近几年,光吸引互联网有关的企业,就有800多家落户,2024年一年,我了解到的就有100多家。所以在这时候在香港举办亚太峰会,我曾经用两句话形容为什么说“恰逢其时”——人工智能方兴起,香港之花始盛开,在香港这个时候,我们再助推一把,所以这正是最好的时候。
吴小莉:这是大会助力香港创科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美意。现在逆全球化的趋势下,美国发起贸易战、科技战的情况之下,您觉得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不是难度越来越大?这次的峰会又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任贤良:现在最发达的一些国家强化投入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发展得会更快,落后的国家就好像坐着马车去追高铁一样,甚至会越落越远,现在就是亟需加强区域间的协作、交流,加强合作共识,协调各国政府间在互联网发展、人工智能这些区域的政策,能够更好地消灭数字鸿沟、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发展,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享受到互联网、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红利。

互联网应用中国做得最好!
任贤良:不搞“小院高墙”,开放生态提高快
任贤良:在互联网发展的全球格局当中,有人说在互联网的应用上,中国是做得最好的。
吴小莉:应用场景多,需求也多。
任贤良:是的。人们曾经很形象地借用说,就像开医院、开饭店一样,就医的人多了、就餐的人多了,它就改进、提高得快,它会根据这些就医、就餐者的反馈,不断地去改进提高。在互联网领域显然也是如此。这次出席亚太峰会的,有“杭州六小龙”,包括强脑科技、群核科技等这些互联网新锐企业,应当说,这些年互联网新锐企业在中国这个大地上,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发展得非常快。
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可以说是横空出世,震惊了世界。因为它完全采用了一套跟西方这些国家、跟ChatGPT不同的技术路线,应当说是“换道超车”,大大降低了中国大模型的成本,如果像美国那样堆钱地、烧钱地搞,那确实搞不起。我们中国搞了DeepSeek以后,马上就进行了开源,打破这种技术垄断。互联网发展,它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开放,刚开始互联网第四版协议的时候,它没有收取什么专利费,就是要惠及全社会。
吴小莉:对,众人拾柴火焰高。
任贤良:是的。从这样一个底层逻辑来看,互联网发展也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好,就应当打破封锁,应当开源,应当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红利,而不是去搞“小院高墙”,把它封闭成一个一个的小圈子,如果那样的话,那成了少数人的红利,少数人的垄断。
吴小莉:而且发展的速度不会比开源快。
任贤良:你说得太对了。大家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就可以相互地碰撞思想、交流知识,促进提高得更快。
吴小莉:这是互联网特殊的魅力。
任贤良:是的,特殊的魅力。
从4G到6G 从会议到国际组织
世界互联网大会这10年做了什么?

2014年起,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已连续举办十年,每年都有约80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参会。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正式成立。目前,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员涵盖6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家互联网领域机构、组织、企业及个人。
吴小莉: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开始办的时候,您就开始参与组建,这几年人工智能突然爆火了,您对世界互联网科技的迭代,是不是有很深的感触?切身的感受是什么?
任贤良:超出想象,可以说日新月异,一日千里。2014年的时候,大家讲移动互联网,那时候4G刚刚普及,这几年期间我们从4G到5G,现在到6G,到人工智能,迭代之快确实超出了我们好多人的想象。而且互联网的普及应当加持,“互联网+”和“+互联网”,如果不去搞数字化、智能化,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吴小莉:2022年我们建立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任贤良:2014年,在乌镇召开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到2022年已经第8届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与会的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和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就是能不能把它常态化、机制化。那么响应大家的期盼,我们把它从一个大会的会议形式,转化成一个常设的国际组织。
2022年7月12日,我们在北京宣布成立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从这两三年的发展来看,得到了世界各国互联网业界积极的响应,现在我们已经有来自6大洲40多个国家的190多家会员,这里面除了像高通、英特尔、IBM等国外大的互联网企业,还有中国的腾讯、阿里和百度这些国内大的互联网企业;还有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等国际组织;互联网业界奠基性的人物也是我们的会员,像韩国的“互联网之父”全吉男、非洲的“互联网之父”尼·奎诺等。
我们现在还有60多家来自世界各国的智库机构,也是和我们签订协作机制来支撑我们。说明这个组织呼应了大家的期盼,积极地为会员服务,加强交流合作,真正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这样的理念,通过国际高端的交流平台,推进互联网领域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任贤良:让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
而不是给人类带来灾难
2024年11月2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担任首席主任委员。
吴小莉:为什么突然觉得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是时候成立了?170多个委员、首席是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博士,是怎么选择的?委员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做些什么、带来什么样的不同?
任贤良: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跟弹琴一样,必须要弹到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上,才会有最响亮的回声。现在人工智能专委会在互联网领域是最前沿的,它正好是互联网发展到这个阶段、过去很多年的积累到了爆发的阶段。
2022年ChatGPT诞生带来的这种冲击,世界互联网大会紧紧抓住了。我们首先在中国尼山,召开了“尼山文明对话”,讨论人工智能要把人类的文明引向何处,大家有担忧。当时有些专家,包括马斯克都呼吁,是不是先暂停人工智能的研发,有些问题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们不给它画红线的话,就可能步入雷区。那时候我们首先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工作组,到2024年乌镇峰会期间,成立了人工智能专委会。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大家推选王坚来做首届专委会的主任委员。
前一段时间我们专门在北京开了一次关于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技术研究的会议,这是人工智能专委会成立后的首次学术性研讨会,反响也非常好。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专委会,就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前沿问题,不断地推出一些公共产品,能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科技向善,更好地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吴小莉:我们想知道,世界互联网大会未来10年有什么样的预期和目标?
任贤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4年给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视频致辞中说:大家共同携手推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有一系列的新任务,首先我们要不断地扩充组织规模,吸纳更多的会员;第二要推出更多的公共产品;第三,在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规则和标准上,能够更好地发挥我们国际组织的作用,比如说人工智能产业化、人工智能伦理,还有各国之间的数据流动。因为数据不流动,会成为信息的孤岛,就发挥不出这些数据的作用。那么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政策就得协调,不能各有各的标准,这不利于促进交流,不利于促进数据更好地、更广泛地使用。
同时也要防止人工智能军事化,防范在这上面搞人工智能军备化的竞赛。怎么样去限制这些东西,怎么样去划定一些范围,更好地让它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给人类带来灾难。在这些方面,今后10年有更多的领域和课题,需要我们这样一个国际组织,去团结带领我们的会员,更好地推进发展。
吴小莉:希望世界互联网大会能够继续带领所有的会员和全世界的科技向善,谢谢!


制作人:韩烟
编导:郑书筠
编辑:金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