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Y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2025年的春节即将来临。
很多人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但是现如今很多的年轻人却总是在说年变了。

还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
尤其是出现了几种怪象让过年越来越不一样。
究竟是什么?难道年味是真的变淡了吗?

曾经的过年是所有外地的工作者都会回到家里。
和家里的老人孩子吃上一顿团圆饭。
但是现在的过年却变了,有不少的年轻人也更加的会享受生活。

每年过年就是难得的休息时间。
所以年轻人就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带着家里人去外面看看。
尤其是现在网络的发达让更多人都看到了不同地区的习俗,感受南北的差异。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年人的时间更加方便。
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
一方面可以让父母更加放心,另外还可以避免年轻人回家的高峰期。

所以过年就变的不是在家过,成为了异地过年。
因为曾经家乡是家,而现在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
过年的地方不再拘泥于一个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原因都不能回家过年。
只需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面对面的问候,不一定非要在过年才能见面。
无法回家的年轻人就会一个人或者和朋友单独过年。

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仿佛和过年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现在过年的一个怪象。
同样也是大家感觉年味变淡的其中一个原因。

每年过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提前备好年货。
除了自己家里需要的之外,还需要购买好串亲戚时所需要的礼品。
这是很传统的过年方式,一大家人会坐在一起聊天寒暄。

而且老一辈在过年的时候总是会提着礼物去探望各种亲戚。
有些亲戚可能是一年才会在这个时候见一次面,这也是一种传统式一种年味。
但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更加的独立。

在过年的时候可能更愿意看望一些亲近的亲友。
面对那些一年才会见一次面的亲戚就选择了忽略。
其实除了年轻人会觉得尴尬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如今科技的发达。

很多人也会通过手机视频或者语音的方式进行新年问候。
不用上门串亲戚那自然也就不再需要购买那些所谓的送礼年货。
这就让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不用串亲戚,每天在家无所事事。

丝毫感受不到串亲戚时的那种热情和热闹。
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感觉年味变淡的一个主要原因。

过年必不可少的应该就是在大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
那一刻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看着屏幕中的各种节目。
也会因为某一个演员或者某一个节目一起哈哈大笑,或者进行讨论。

这是一整年中最放松也最快乐的时候。
这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是对于过年的回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但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开始选择不再观看春晚。

刚开始只是很多人都认为春晚的质量有所下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春晚没有意思。
直到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会选择抛弃春晚。
选择和亲友去外面喝酒或者游玩。

在这些年轻人看来好像春晚的出现就只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并不是一个春节必须经历的项目。
所以大家总是会在一家人吃过团圆饭后出门去酒吧喝酒。

年轻人不再观看春晚也在这两年越来越普遍。
而这必然也会让从小就看春晚,后来改变的年轻人感到年味变淡。

都说春节要放鞭炮放烟花,很多人小时候就会听一个故事。
那就是过年放炮是为了赶走年兽,让所有人都能够平安健康。
但是慢慢的因为相关规定很多地方都不在允许放鞭炮。

甚至如果发现有人放炮或者卖炮还将会面临着罚款和处罚。
而之所以会禁止放鞭炮的原因也是让很多人感到无语。
放鞭炮会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同时烟花和鞭炮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就是这一系列原因让年味也在慢慢变淡。

吃饺子
都说大过年的就应该吃饺子包饺子,就连春晚的经典话术都是让我们一起包饺子。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都期待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饺子吃到肉。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的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

不再需要等到过年就可以吃到各种美食。
有时候家里也会包饺子包包子。
甚至很多的年轻人还不能理解饺子究竟有什么好吃的。

在物资不够的时代,饺子需要大量的油大量的面还有大量的肉。
这就是创造了过年大家都可以围在一起的机会。
但是现在随时想吃饺子在超市就可以买到。

不仅是机器包的就连手工饺子也随时可以购买。
不仅是饺子,现在的美食越来越多,不一定是过年才能吃到很多美食。
而这也就让过年不再独特,也让人感觉年味在慢慢变淡。

其实很多人都在说年味变淡,其实只是在回味曾经的春节。
因为生活和社会的变化,过春节的方式也变的更加丰富。
所以慢慢的传统的方式在改变的同时就会和大家印象中的过年产生差别。

大家所怀念的是曾经的春节也是曾经的那些美好回忆。
与其说春节的年味变淡了倒不如说是春节改变了。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春节,也会有完全不同的年味。
如今春节也已经申遗成功,即使过年的形式不断的变化。
唯一不能变的就是春节永远都是我们的节日,也永远都会刻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央视网(物质生活丰富了,年味儿反而变淡了吗?2023.01.18)

北京日报(“年味儿”变淡了?老年俗的生长出新的“脸” 2020.01.22)

北晚在线(老礼儿少了年味淡了?这些习俗仍在生长,别把年过成“平常日子” 2019.01.28)

交通发达,通讯便利[得瑟]
重视传统,是我们的根,别忘本。
以前没钱过年,现在没钱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