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让我们想起宋朝不堪入目的外交情况,从“檀渊之盟”到“靖康之耻”,不是赔钱就是割地,似乎这一切都源自于赵匡胤,最初给宋朝定下“崇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而导致如此孱弱不堪的外交!
甚至有人觉得赵匡胤根本不配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的其他三个人相提并论。但是如果了解赵匡胤从小的生长环境,以及他是如何建立大宋王朝的,就会理解赵匡胤的做法。
赵匡胤想要建立一个大一统、长治久安的国家,“崇文抑武,分权制之”就是不二之选。
赵匡胤于公元927年,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早在赵匡胤出生前20年,唐朝大军阀朱温废掉唐哀帝后,登基称帝建立后梁政权,自此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帷幕。
五代十国短短60年左右的时间内,皇帝就更换交替了八个家族。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从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到朱温掌权的时候,已经发展到“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可为之”,的混乱地步。
那个时代是礼崩乐坏,完全遵从丛林法则的野蛮发展时代。
就拿赵匡胤自己来说,于后汉时期投奔枢密使郭威帐下,后来一直跟随郭威的义子柴荣南征北战。
柴荣即位后,赵匡胤已经成为后周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禁军中的最高统领。柴荣病逝后,年仅7岁的皇四子柴宗训继位。
柴宗训继位第二年,一场“陈桥兵变”就让赵匡胤兵不血刃地改朝换代。
赵匡胤登基后深知武力的强大和危险性,前朝时期,各个政权更迭如此频繁,就是因为武将们手握重兵,而导致战争不断,政权动荡不安。
想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就得采取全新的治国策略。赵匡胤认为,想要国家稳定,就不能让任何一个武将手握重权。
赵匡胤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先后罢黜了禁军统领和藩镇统领的兵权。
比如将禁军统领的兵权一分为三,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取而代之的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而且禁军统领没有调兵权,兵权在枢密院手中,而枢密院使又是由文官担任。
赵匡胤认为文人造反,终归没有武将来得那么猛烈。文人毕竟是经过道德、礼仪、修养洗礼多年的读书人。只有通过推崇儒学,提高士人的地位,才能让社会得到长治久安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优秀的士人进入官场,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虽然早在隋唐时期就有科举制度,但是隋唐时期的官员任免,主要还是依靠官员推举。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才真正得到普及化,寒门子弟才有机会在仕途上得到发展。
所以说,赵匡胤最初定下“崇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在当时并没有什么问题。
任何治国理念,都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宜。导致宋朝越来越孱弱的根本原因是,后来的继承的宋朝皇帝们,一直秉承着所谓的“祖宗之法”而牢牢不放,导致宋朝三冗问题越来越严重,
北宋也有两次革新运动,一是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二是王安石主导的“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
赵匡胤登基16年后突然暴毙,给我们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历史谜团。也许赵匡胤多活十年,宋朝会有不一样的局面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