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新功能上线,司机体验升级,行车安全更智能

小蒙讲车 2025-04-11 16:58:34

“滴滴师傅们都开始敲木鱼了,这到底是图个啥?”最近,滴滴司机们集体“念经”的奇景,让不少人都摸不着头脑。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僧多粥少,单子越来越难抢了呗!

2025年,好几个城市都拉响了网约车行业的“饱和警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啊,马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多,但是需要打车的人就那么多,那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干瞪眼”。

尤其到了淡季,像机场停车场,那场面,一百多辆空车排队,跟停车场搞车展似的。

以前一天空跑4个小时算正常,现在好了,直接奔着6小时去了。

更扎心的是,连广州这种“超一线”城市,滴滴师傅的平均收入都跌破400了(还没扣除车租成本呢!

)。

你说这日子,咋过?

平台也坐不住了,这不,赶紧上线了个“电子木鱼”功能。

这玩意儿,藏在安全中心里,点开就能敲,还能选自动敲和手动敲。

更绝的是,界面上还给你整了个“实时接单概率提示条”,让你感觉自己敲得越卖力,单子来得越快。

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画饼充饥吗?

还真有不少师傅吃这一套。

据说,这“电子木鱼”现在是滴滴辅助软件里点击率最高的。

尤其是在机场、高铁站这些地方,等单的司机们把手机摆成方阵,一起“叮叮当当”敲,那场面,啧啧,简直成了网约车行业的新风景线。

一位老司机跟我说,现在没事儿就开着自动敲击模式,虽然知道这玩意儿就是个心理安慰,但是看着那个“接单概率条”在那儿跳动,心里多少能好受点。

但这“电子木鱼”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我看未必。

2024年7月,广州的张师傅就向媒体吐槽,说这“电子木鱼”就是个“治标不治本”的玩意儿。

他更希望平台能拿出点实际行动,比如优化派单算法,提高高峰时段的补贴啥的,让他能多挣点钱。

行业观察人士也说了,缓解压力只是权宜之计,平台还得从根本上解决运力供需和淡季补贴的问题,才能真正保障司机的权益。

说起这个,我想起成都的刘师傅。

2024年10月,他因为连续几天收入都不到200块(扣除成本就更惨了),等单的时候直接崩溃了,把手机都摔了。

他说,“电子木鱼”对他来说就是个摆设,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订单和收入。

还有上海的王师傅,2024年5月,因为等了半天没接到单,敲了一个小时的“电子木鱼”也没用,结果跟其他司机吵起来了,差点动手。

这事儿也让我想起我之前打车的时候,跟一个深圳的李师傅聊过。

他说自从用了“电子木鱼”之后,等待的时候确实没那么焦虑了,但是如果等太久没单,那种平静感还是会被焦虑取代。

房贷、车贷、一家老小的开销,可不会因为你敲了几下“木鱼”就自动消失。

平台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24年8月,滴滴宣布要升级“电子木鱼”功能,增加一个“祈福墙”,让司机们可以在上面分享愿望和互相鼓励。

你还别说,这“祈福墙”还真有点用。

不少司机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愿望,比如“今天多跑几单”、“早点回家陪孩子”之类的,看着还挺温馨的。

也有司机觉得这纯粹是“花里胡哨”,平台应该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2024年9月,北京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约谈了滴滴出行,要求他们关注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建议他们优化派单算法,提高司机收入。

平台也挺难的。一方面,要平衡乘客和司机的利益;还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不管怎么说,保障司机的权益是底线。

如果司机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那这个行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电子木鱼”也许能带来一时的安慰,但真正能让司机安心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和有保障的未来。

所以啊,与其让司机们“敲木鱼”,不如想想怎么让他们多挣点钱!

0 阅读:4

小蒙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