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卖骑手数量成为观察中国就业市场的重要参照系,其背后隐藏的就业现状和社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以下是对外卖骑手数量分层、就业状况、社会地位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一、骑手数量的分层:全职、兼职与过渡性就业
根据美团发布的官方报告,外卖骑手群体可以被划分为三类:
高频骑手:接单天数超过260天,占比仅为11%,约82万人。这部分骑手可以被视为“全职员工”,他们的工作状态与传统意义上的全职工作类似,是外卖配送的主力军。
低频骑手:接单天数在30-260天之间,占比41%。这部分骑手更像是兼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时间和收入相对不稳定,但为外卖行业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业余骑手:接单天数少于30天,占比高达48%。这部分骑手更像是“临时工”或“实习生”,他们的工作周期短,流动性强,往往将外卖配送作为失业或收入不足时的临时解决方案。
从骑手数量的分布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全职骑手仅占少数,而绝大多数骑手(89%)处于兼职或过渡性就业状态。这一现象反映了外卖骑手职业的“过渡性”特征。
二、骑手数量背后的就业状况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骑手选择兼职或短期工作?这一问题可以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困境中找到答案。对于许多白领或普通劳动者来说,增加收入的渠道非常有限。而外卖骑手的工作门槛低、时间灵活,只需注册成为众包骑手即可开始接单。根据美团的数据,众包骑手在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7350元、6200元、5550元。这一收入水平对于过渡期或兼职工作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此外,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全职骑手的数量长期保持稳定,约80万人左右。这一数字并未出现大幅波动,除非市场发生重大动荡。这表明,外卖平台对全职骑手的需求相对稳定,而兼职和业余骑手的数量则更容易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变化的影响。
关于外卖骑手的保障方面,美团等外卖平台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美团官方报告提到,截至2023年,已有450万骑手参加了国家推进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此外,美团还要求代理站点为骑手缴纳交强险和其他保险,并在特殊天气条件下提供补贴。这些措施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骑手面临的安全问题,但至少表明平台在努力改善骑手的工作环境。
骑手数量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就业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如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元、更稳定的收入渠道,如何完善过渡性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未来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外卖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关于骑手权益保障的政策和措施出台,让骑手这一职业群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