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国梁镇,总面积只得38.9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国梁镇国模街1号。在这一座小小的国梁镇里,云路街74号有一座纪念馆,纪念着近代民主革命家饶国梁。饶国梁那句慷慨激昂的就义诗:‘吾辈不死,国民不生’至今仍振聋发聩。
饶国梁,诞生于公元1888年,大足县云路场的耕读之家。后来,因饶国梁烈士的缘故,云路场更名国梁。
国梁镇,街道不宽,楼房不高。镇上有小学、有菜市,街道边每间隔一段路,就放置着一个个坛子。坛子里添了土,种着花。用坛子来做花盆,这倒是一大特色。饶国梁纪念馆很容易找,随便问一位当地居民都能找到的。
饶国梁纪念馆,始建于公元1929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公元2010年,当地政府对饶国梁纪念馆进行了翻修。在饶国梁烈士牺牲一百周年之际,也就是公元2011年10月,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饶国梁纪念馆,两层楼房,砖木结构,青瓦白墙,欧式建筑风格。纪念馆内,一楼有八个展厅,二楼有三个展厅,总共有十一个展厅。
饶国梁纪念馆里,那本康熙字典,就是当时学生必备的工具书。由于年代久远,整本书已经焦黄,封面还破了一个洞,完全看不清楚封面上的字。
饶国梁纪念馆里,那盏油灯,就是当时学生必备的照明用具。油灯上部已经被油烟熏得有些黑,不仅有烟熏,还得在如豆的灯光下看书学习,那时的学生实属不易。那些铜钱,是饶国梁母亲纺纱织布积攒下来的钱,供他去成都考学用的。当时的铜板装在衣服口袋里,一定沉甸甸的吧?哪有如今方便,拿个手机就出门了,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还可以随时随地用微信或支付宝购物。
饶国梁纪念馆里,那一幅铜版画,就是公元1898年法国报纸刊登的“列强瓜分中国”。看吧,列强自己的刊物,都将自己绘成了强盗的模样,一个个手持利刃,商议着如何瓜分中国的土地。在他们身后的清朝官员,只能高举双手,虽然着急,却是一脸无可奈何的模样,毕竟弱国无外交!
公元1907年,饶国梁在江津蚕桑传习所念书的时候,他的同学们在看蚕吃桑叶时,想到的是蚕何时吐丝。饶国梁眼里看到的同一番景象,他心里想的却是不同:那一只只蚕,从四面八方蠕动着爬过来,沙沙沙地啃食着桑叶,在他看来,好比当时列强瓜分中国土地的情景。饶国梁很不是滋味,最终决定放弃学业,前往成都寻求报国、救国的真理。
公元1907年秋,饶国梁投笔从戎,在成都考入四川陆军弁目队。
公元1908年,饶国梁在黄兴介绍下,加入同盟会。
公元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中国同盟会发动了反清起义。起义失败后,七十二位遇难者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一位烈士就是大足籍的饶国梁,他牺牲时,年仅23岁。
饶国梁纪念馆里,饶国梁那首就义诗,写得多么震撼人心:“吾辈不死,/国民不生。/牛马奴隶,/生何荣焉!/求仁得仁,/死何憾焉。”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英烈们的奋斗与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在饶国梁纪念馆外,那一座新建的凉亭,供当地居民歇息之所。此刻,正有一位当地居民牵着自家小孩子,在凉亭游玩之后,慢悠悠地往附近的居民区走去。
百年风云,能有如此平淡的幸福,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