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罗斯汗国真的存在吗?其中大有来头!

铭桉看国际 2023-02-11 01:58:15

文|桑代克的猹

编辑|桑代克的猹

走进罗斯汗国

罗斯汗国在一个四周湖泊纵横交错的岛屿之上,这个岛方圆大概需走三天的路程。岛上遍布森林沼泽,路途泥泞,有时寸步难行。整个岛屿没有村庄和农耕土地,却有许多贸易集镇。罗斯人的生活依靠斯拉夫奴隶和毛皮贸易。

国王称为罗斯可汗。他们总是侵袭斯拉夫人,并将他们抓到船上,上岸之后,将俘虏作为商品带到可萨里亚和布尔加尔城进行买卖。他们被派往觐见狄奥菲雷斯,目的是为了他们之间牢固的友谊。

为了不再遇到任何意外,所以他们不希望原路返回。经过仔细调查后,国王(虔诚者路易)了解到他们都是瑞典人。由于担心他们是派往我国的间谍,所以将其进行关押。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他们究竟是心怀善意还是恶意。

如果不是,就派使节将他们送回君士坦丁堡。《别尔京编年史》关于“罗斯王公称为可汗”的记载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罗斯汗国)的存在时间要早于诺夫哥罗德及基辅罗斯。再者,“可汗”一词是草原游牧民族对王公的专属称谓。

哈扎尔人的影响

8-9世纪,哈扎尔人在黑海北岸建立了强大的哈扎尔汗国,“罗斯可汗”的叫法很可能是受到哈扎尔人的影响。哈扎尔人也称可萨人,是位于东部斯拉夫人的一支——波利安人最近的邻居。

游牧的哈扎尔汗国紧随匈奴、阿瓦尔和保加尔人之后向欧洲迁移。早在斯拉夫人向东欧平原大规模移民之时, 哈扎尔人便开始在黑海北岸及顿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草原上巩固自己的统治。

哈扎尔人尽管是突厥系游牧部落,然而与占据东欧平原南部草原地带的其他来自亚洲的突厥汗国人不同,哈扎尔人很快就抛弃了游牧生活和掠夺行径,转而从事较为和平的商贸经营。哈扎尔人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两岸建立了一些城市,并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自己国家的中心——伊迪尔,而这里也成为了各族人汇聚的巨大贸易市场。

这里商人又沿着顿河和伏尔加河前往哈扎尔人首都,在那里,哈扎尔可汗也向他们征收什一税,这样他们就到达里海的东海岸,甚至还用骆驼驮运货物到巴格达,霍尔达德别就是在这里看到这些货物的。

而哈扎尔人显然是东方和古罗斯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中间人。联系上文所述法兰克和阿拉伯史料,我们可以断言,罗斯汗国的出现正是伴随9世纪上半期东欧地域广泛的沿河商贸活动所形成的,其“可汗”的叫法也必然源自突厥系哈扎尔人的影响。但是需要继续追问的是,罗斯人是谁? 罗斯汗国究竟位于何处?其对之后古罗斯历史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

相关问题的争论

关于罗斯汗国问题,相关学者主要围绕“罗斯汗国究竟在何处”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苏俄时期流亡到美国的著名历史学家乔治·维尔纳斯基认为,“罗斯”名称在4 世纪之前就在黑海地区出现。

最早指代的是黑海东北部罗克索兰人的一支部落名称(罗克索兰人是生活在顿河下游西岸阿兰人的一个分支)。9世纪,在瑞典人控制顿河和亚速海之后,此名称也用来称呼瑞典人。这些南迁的瑞典人在与拜占庭和中东地区进行贸易之时,“罗斯”名称得到广泛传播。

罗斯汗国便来源于8世纪末瑞典人与罗克索兰人的联合,他们共同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很有可能形成了一个国家,他们的首领则是借用哈扎尔人的称呼“可汗”。到了9世纪后半期,罗斯人已经拥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跟哈扎尔人和伏尔加河的保加尔人不相上下。

罗斯人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重要的贸易路线。维尔纳斯基认为,起初到达亚速海地区的诺曼人和罗斯人一样都臣服于哈扎尔人,成为哈扎尔军队的附属。但后来罗斯人和哈扎尔人发生争执,罗斯人宣布自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用“可汗”作为自己首领的称呼。

另一位苏联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普什卡廖夫也赞同维尔纳斯基的看法。他认为,俄罗斯人的历史和民族先辈是古典作家提到的阿兰人部落。在南方为人所知要早于留里克及其瓦良格人到达诺夫哥罗德地区(9世纪中期)。

还在8世纪诺曼人(俄国编年史中的“瓦良格人”)就深入到亚速海沿岸:8-9世纪在这里建立起一个斯拉夫-瓦良格公国,或者叫“罗斯汗国”。特穆塔拉坎(其位于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刻赤海峡东岸)成为这个国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理想中的“可汗”

在9世纪初期和中期这个亚速罗斯对拜占庭领土曾进行过攻占。根据君士坦丁堡牧首福季的证言,罗斯在这时皈依了基督教并接受了希腊主教。9世纪末亚速罗斯应该听命于哈扎尔汗的政权。

11世纪特穆塔拉坎是这个特殊公国的首都,但在这个世纪末亚速罗斯在亚洲新来的入侵者——波洛夫齐人的打击下瓦解。针对罗斯汗国位置在克里木半岛亚速海沿岸的说法。

证据表明,也许在820-840年间拜占庭官员正寻求与波罗的海地区的人接触。这个猜测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印章是拜占庭与斯堪的纳维亚世界之间外交接触的事实或是希望交往的一个信号,也许正是839年拜占庭对罗斯使节的书面回应或对其功劳的表扬。

由于8-9世纪,哈扎尔在东欧商路的重要影响,使得瑞典王公也认为值得使用“可汗”的称号。但是富兰克林又认为,如果说瑞典是这些罗斯使节回返的目的地,那么他们的回程应该有更好的选择,例如经爱琴海、地中海,穿过直布罗陀海峡, 沿西班牙、法国大西洋沿岸返回。

再者,瑞典王公使用“可汗”称号也仅是一种推理和设想,目前还未有确凿证据可以证实。旧拉多加也有可能是派遣使节的罗斯可汗另外一个所在地。旧拉多加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居住点,对所有冒险者开放,南北方向与朝东方向筑成防御土墙包围了俯视西面的依山城堡。

这与瑞典比尔卡修筑的城堡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修筑的方式不仅仅依照防御考虑,更多根据了当地河流流向和依山的走势。根据现代考古报告,在旧拉多加考古挖掘中发现了一些斯堪的纳维亚人过去生活的历史遗存,但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定这里是否曾经居住过一位力量强大的罗斯可汗。

在综合国外学者有关罗斯汗国具体方位的各家之言后,笔者初步认为,伊尔门湖地区沃尔霍夫河沿岸的留里克沃可能性最大。对此问题可借助王国维先生所提出的二重证据法进行分析。

“瓦兰人被逐出海外,(诺夫哥罗德人)不再向他们纳贡,开始管理自己的政务。”编年史记载说明,早在留里克入主诺夫哥罗德之前的较长时期,瓦良格人便已统治了包括斯拉夫人在内的多个部族。

尽管我们无法确切得知其具体统治形式和形态建构,但可知的是诺夫哥罗德地区的确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瓦良格人为权力中心的政治军事组织,而《往年纪事》所记载的瓦良格人很可能就是诺曼人,即斯堪的纳维亚人。

因此,作为诺夫哥罗德旧址的留里克沃存在成为罗斯汗国的可能性。再者,《商路》中曾记载有关罗斯汗国湖泊纵横、遍布森林沼泽的自然地理状况也与留里克沃相契合。留里克沃被沃尔霍夫河及其支流所围,其地理位置极其利于防御。

更值得注意的是,留里克沃的地理方位也有利于解释《别尔京编年史》所记载的罗斯使节的忧虑。因为,在留里克沃和拜占庭地缘之间充满了许多未开化族群,如佩切涅格人、波洛夫齐人。

君士坦丁七世在《帝国行政论》中曾对这些族群抢掠罗斯商人有较多的记载。故而,三个方面的文献证据均将罗斯汗国的所在地指向了留里克沃。斯堪的纳维亚人来到东欧平原的目的是抢掠与贸易。

他们很早便在沿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商贸据点,这些具有斯堪的纳维亚特点的贸易点称为“维基”,例如旧拉多加、留里克沃和格兹多沃。这些贸易点有着共同的特征:首先是都没有建筑大型堡垒等防御工事,一般仅用土坯修筑矮墙;其次,选址均在主要河流干道的枢纽或交汇处。

再次,这些地点都避免在斯拉夫人居住区安营扎寨,但一般都会把自己的落脚点安置在距其不远处最后,选择的地点都尽量远离草原地区,防止游牧民族侵扰。

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是在舰船上作战,一旦遇到危险便会瞬间乘船离去。因而他们在陆地上的落脚点不会较为迅速地演变成固定且设施完备的居住区。

这也印证了伊本·鲁斯特在有关只有集镇而无农耕用地的记载。罗斯汗国 应该是此类贸易点中最大的一个,也可能是几个贸易点的联盟获知,不论是拜占庭皇帝狄奥菲雷斯还是法兰克皇帝路易。

他们都根本不知罗斯汗国所在何方,甚至拜占庭大牧首派遣为罗斯受洗的希腊神甫也未找到罗斯汗国究竟在哪个城市或地域,因此,可以认为,所谓的罗斯汗国更类似于一种由维金人酋长、首领建立的军事联盟性组织。其结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沿主要商路进行劫掠和贸易。随着这种不稳定联盟的瓦解,该汗国也随之消失。

总结

迄今尚无确凿的文献和考古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罗斯汗国到底位于何处,而这些罗斯人究竟为何人。无争议之处仅仅是在839年的确在某一地域存在着一个自称为罗斯可汗统治的罗斯汗国,其与拜占庭、哈扎尔人之间都有密切的接触与联系。研究罗斯汗国,其意义主要在于增进我们对俄国古代国家起源问题的认识。罗斯人更大可能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而罗斯国家建立的动力更多源于沿河商业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俄】拉夫连季:往年纪事),商务印书洁,2011年版

【欧】瓦·吴·克留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齐嘉:《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历史研究32012年

0 阅读:36

铭桉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