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立秋,阳气变弱,阴气增强,天气由热转凉,此时要顺应自然,保养体内阴气,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所以才说,秋冬养阴。
立秋是秋的开始,应该开始养阴了。

凡是内在的、寒冷的、向下的为阴,有如人体的血,津液也为阴。
我们常说的阴虚就是阴不足证,表现出燥热、口渴、心烦、盗汗、干咳、皮肤干燥、失眠等。秋天天气干燥,燥最伤阴,因此,秋天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特别多,就是秋燥伤阴的表现。
何为阴虚指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的证候。多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
肺阴虚除了有阴虚的整体表现外,还有干咳或咳嗽少痰,口咽干燥等表现。
胃阴虚除了有阴虚的整体表现外,还有胃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表现。
肾阴虚除了有阴虚的整体表现外,还有腰膝酸痛、失眠多梦、须发早白等表现。
立秋养阴两味药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关键。两味中药,上润肺,中养胃,下滋肾。
来自张氏医通的《二冬膏》,由天冬和麦冬组成,具有养阴润肺,养胃滋肾的作用。
天冬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入肺肾经,上可清肺,下可滋肾。
《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
《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2.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入心,肺,胃经,可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
《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
《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声明:文章仅限科普,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来者为缘,帮我点个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