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这4部现代京剧不逊于“样板戏”,老戏迷都喜欢

艺曦点点娱乐说 2025-03-22 08:19:13

在五、六十年代,这四部现代京剧,其艺术成就丝毫不逊于样板戏,每一出剧目都以独特的旋律和生动的演绎,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现代生活画卷。虽然影响力不如样板戏那么大,但老戏迷都喜欢。

1、《白毛女》

1958年,国家京剧院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排了现代京剧《白毛女》,该剧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李少春饰演“杨白劳”、杜近芳饰演“喜儿”、袁世海饰演“黄世仁”、叶盛兰饰演“王大春”。

《白毛女》是建国后首部京剧现代戏,在剧本、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创新,是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范例。中国唱片社于1958 年录制发行该剧唱片,由李少春、杜近芳演唱,为最早的京剧现代戏唱片。

2、《黛婼》

《黛诺》是一部非常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京剧作品,它取材于景颇族的故事。由云南省昆明市京剧团在1964年创排演出,京剧名家关肃霜饰演女主角“黛婼”,她在剧中创作了许多风格别致、优美动听的唱腔,如“山风吹来一阵阵”等唱段,至今传唱。此剧也是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中的优秀剧目之一。

3、《六号门》

1964年,文化部举办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天津京剧团推出了现代京剧《六号门》,李荣威饰胡二,厉慧良饰丁占元,林玉梅饰胡二妻。著名京剧净角李荣威以传统戏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同时吸收现代表演艺术,成功地塑造了天津海河码头搬运工人“胡二”这一典型艺术形象,深受观众的好评。

4、《箭杆河边》

《箭杆河边》,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剧目之一。该剧根据同名话剧改编,1963年北京实验京剧团首演,由张学津、张学海、李玉芙、李崇善、马永安、马增寿等主演。该剧讲述北京远郊箭杆河畔佟家庄生产队正值麦收季节,地主成份的佟善田趁老支书住院不在之际,妄图从事颠覆活动。村支部书记佟庆奎,领导村民与其斗争,揭穿了佟善田的阴谋。经过努力,从中教育了青年队长佟玉柱和贫农二赖子,抓获了破坏桥梁的佟善田夫妇。

京剧名家张学津在剧中成功塑造了老贫农“佟庆奎”这一崭新的艺术形象,他自己设计的反二黄唱腔更是广为流传,其中“劝赖子”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段。

网友朋友,现代京剧除了“样板戏”外,您是否会迷上这四部戏呢?

(声明:此文系“艺曦点点”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1 阅读:86

艺曦点点娱乐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