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存亡之战》影评——战争与记忆的交响曲

画江湖之逗你玩说电影 2024-12-30 12:13:43

《志愿军:存亡之战》作为一部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关键战役的电影,试图通过大银幕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这段历史背景复杂而沉重,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迅速介入,并派遣军队越过三八线,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中国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战场。他们面临着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敌人,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

影片在艺术表现与历史真实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然而,其中的优缺点同样鲜明。影片的亮点在于其对战争场面的逼真刻画。铁原之战的惨烈与志愿军的英勇无畏被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战斗场景中,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志愿军战士们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精神令人动容。尤其是李想这一角色,在战斗中逐渐成长,最终独自坚守阵地,其英勇表现深深震撼了观众。辛柏青饰演的父亲老李,将中国式父爱的隐忍与深沉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影片增添了几分温情与厚重。

然而,影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部分情节的设置略显突兀。陈飞宇饰演的孙醒因女兵李晓朗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而恢复记忆,这一情节转折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铺垫与逻辑支撑,让人感觉有些牵强。此外,影片中的感情戏有时过于煽情,甚至有些过度,导致观众的情感体验出现断层。吴专家的角色设计也让人感到出戏,其频繁展示的烤瓷白牙更是让人瞬间出戏,仿佛从战争片穿越到了现代剧。

影片在战争场面的表现上也存在一些争议。导演喜欢拍摄志愿军一开战就满地乱跑的画面,这种处理方式虽然视觉上震撼,但在历史真实性上却大打折扣。志愿军的战术素养和作战智慧在影片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反而让观众产生了一种 “志愿军只会盲目冲锋” 的错觉。事实上,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凭借高超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他们善于利用地形,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和运动战,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影片的剧情也略显老套。一些情节的设计,如李想夺回阵地后的宣言、战斗到最后一人等,虽然符合战争片的常规套路,但缺乏新意和惊喜。导演在创作过程中,似乎过于依赖传统战争片的叙事模式,而忽视了从真实历史中挖掘更丰富、更细腻的细节。

此外,影片中的一些 BUG也影响了观影体验。如前所述,影片中提到没有重火力,但结尾时却出现了大量炸药和反坦克手雷,这种前后矛盾的情节设计让人感到困惑。影片最大的槽点在于对铁原之战的表现过于集中在一个营的战斗上,忽略了其他部队的贡献,这与历史事实不符,也削弱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历史厚重感。

尽管《志愿军:存亡之战》存在诸多不足,但它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影片通过再现铁原之战的惨烈与志愿军的英勇,让今天的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它也提醒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们。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或许还有提升空间,但它所传达的精神内核和历史意义却是不可忽视的。

总的来说,《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优缺点并存的电影。它在战争场面的刻画和情感表达上有所突破,但在情节设置、历史真实性和角色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使得它成为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对于那些对历史感兴趣或者希望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