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末,以色列人造钻石公司Lusix以250万美元出售,价格低到跌破眼镜。要知道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过去共融资达1.52亿美元,投资方甚至包括LVMH旗下资本。
公司创始人Benny Landa坦言:“市场上充斥着廉价的印度人造钻石,在短短两年内,人造钻石的价格就下跌超过 90% 。”
以色列人造钻石公司Lusix创始人Benny Landa
在实验室里模拟天然钻石的形成过程,人们培育出了微观结构与天然钻石一样,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没有区别的人造钻。
然而,就像那家以色列公司那样,人造钻石热大约从2018年燃起,2022年达到巅峰,如今坠落至冰点。
今天,以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50分圆形明亮式铂金钻戒为例,一家国际珠宝大牌的天然钻石戒指售价3.3万元,而人造钻石品牌Vrai只要2600元。
01-
2018年,人造钻裸石价格是天然钻石的80%,而今已跌到10%以内,这严重打击了从业者信心,Business Insider、JCK和Rapaport等媒体都在近期展开调查,发现人造钻石批发商很抑郁,而零售商想要清盘离场。
原因很简单:产能过剩,供应量太大,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世界上,人造钻的泡沫正在破裂。以色列钻石协会主席说:人造钻石(1克拉)两年后可能只值几十美金,他还反问:“谁会想要一个价格和泡泡糖差不多的东西作为礼物呢?”在他眼里,人造钻石就和人造水晶、镀金首饰一样,戴着玩玩可以,但不是真正的珠宝。
其实早在2016年,摩根士丹利就预言:人造钻石市场份额的增长,只是一种“惨烈的胜利”,最后都会面临资本回报率的滑坡。天然钻石有着成熟完善的销售渠道,以及被广泛接受的价值逻辑,而人造钻还未来得及建立起自己的秩序,价格体系已被打得支离破碎。
Vrai 与《新娘》杂志合作推出人造钻石婚礼珠宝
人造钻行业亢奋期,商家甚至掀起过舆论战,如今处境低迷,获得投资越发困难,早已没有预算再打公关牌。一位美国记者表示,有段时间每天都能收到多篇人造钻石公司的新闻简报,但现在,频率减到了每两周一封。
在美国,人造钻石一度在订婚钻戒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使得婚礼上的3克拉钻戒从“稀缺”变成“标配”。然而今天美国珠宝零售商又重新向客人们介绍天然钻石,一年前的他们还曾坚称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其实,珠宝商可以很容易分辨人造钻和天然钻石;而一个财力并不突出的人戴上大克拉婚戒也很容易被人识破。业内人士说:“越来越多的夫妇在婚后,会用较小但真正的天然钻石代替曾经的大颗人造钻婚戒。”
中美是全球最重要的天然钻石消费市场,到人造钻石领域,既是重要市场又是生产大国。眼下全球约50%的产能都来自河南省,已有不少人造钻概念股在大A驰骋。
中国和美国是人造钻石生产大国
2022年在上海,一位在国际大牌工作多年的天然钻石专家对我们说,他看到新闻:人造钻石技术日趋成熟、效率也很高,立刻觉得天然钻石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这意味着人造钻产量会过度膨胀,更加无法与稀缺的天然钻石相抗衡。”
02-
如何将两个月的薪水永久保留?又该如何赶走她两个令人生厌的前男友?
用一颗钻石!
这是戴比尔斯1948年在美国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戴比尔斯将爱情与钻石紧密绑定,“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的序幕就此拉开。之后大半个世纪,天然钻石始终坐稳珍贵宝石头把交椅。
戴比尔斯天然钻石的广告演变
其实早在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的科学家们就在实验室里捧出了人造钻,将天然钻石长达几十亿年的生长周期缩短至几十个昼夜。人造钻最早被应用于工业,在汽车、通信、切割工具等行业大显身手。
本世纪初,人造钻品质大幅提升,与天然钻石已无法通过肉眼分辨。商家们摩拳擦掌,盯上了珠宝这一肥美生意。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的《奢侈品全球市场报告》,钻石类珠宝市场规模约840亿美元,即便在宏观经济压力下,依然是奢侈品中最突出的类别。原本在重工业干苦力的人造钻,就此走入珠宝这个浮华世界。
人造钻懂得自己的优势,过去这些年,不少生产商成立的品牌都主打“高性价比”,将最终产品售价定格在同款天然钻石珠宝的10%左右,比如戴比尔斯在2018年推出人造钻品牌Lightbox时,1克拉钻戒定价为800美元。
戴比尔斯旗下人造钻品牌Lightbox定价
宣传上也另辟蹊径,不再强调真爱,而是抓住环保和伦理等议题。不过,人造钻与天然钻石究竟谁对环境更友好依然是个谜,美国最大珠宝商Signet和人造钻行业巨头Diamond Foundry为此打了不少口水仗。
“明星投资人”也为人造钻吸引了不少眼球,加州人造钻石品牌Vrai就有影帝“小李子”加入,投资人名单上还有邓文迪;英国品牌Kimaï获得了时尚圈支持,收到了裹身裙女王Diane von Furstenberg开出的支票。
人造钻石巅峰时期赢得不少名人支持
除了重磅投资人,人造钻石品牌们还请来曾在历峰、Tiffany等珠宝大品牌工作过的高管,寄希望于他们的品牌塑造能力。
几年间,人造钻品牌们赞助了不少时尚界重磅活动、在伦敦邦德街开店、委托苏富比向全球资深藏家推介,拉来奥斯卡影后Emma Stone和罗马教皇方济各背书。
传统奢侈品阵营内部也泛起涟漪,有人开始将人造钻作为可持续发展、先锋性探索的一部分。
Prada精品珠宝以人造钻、回收黄金等材料来打造eternal(永恒)概念,作为其时尚领域再生尼龙可持续环保理念在珠宝品类的衍生。
LVMH旗下资本2022年入股本文开头提到的以色列Lusix人造钻公司后,旗下珠宝品牌Fred捧出了多枚帆型切割人造蓝钻,象征南法蔚蓝海岸;泰格豪雅则在卡莱拉系列中采用人造白钻、彩钻,以及以人造钻技术打造特殊表盘。
LVMH集团旗下品牌Fred和泰格豪雅运用人造钻石
价位相对亲民的潘多拉和施华洛世奇,分别推出人造钻产品线。中国婚嫁市场活跃的本土品牌也不想置身事外:周生生联手国际伙伴,中国黄金、潮宏基和豫园珠宝选择中国河南省的晶拓钻石、力量钻石等,纷纷试水人造钻石。
03-
不少业内人士将人造钻与上世纪的养殖珍珠作比较,这项由Mikimoto创始人御木本幸吉发明的人工养珠技术和人造钻一样,都是依靠人为手段来获得“天然珍宝”,但二者眼下处境却大相径庭。
天然珍珠因过度采集而枯竭,养殖珍珠以替代品之姿成为市场主流。而天然钻石目前在非洲、俄罗斯、加拿大等仍有一定储量,并不会像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珠一样拱手让出市场。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课题。曾有珍珠品牌提出:珍珠是唯一从生命体中诞生的珍宝。设想一下,如果珍珠不是来自养殖而是实验室合成,可能故事的走向又不一样了。
MIKIMOTO加入高级珠宝的行列
回归本源,上万年来,人类珠宝的魅力,从来就不是“性价比”。
记得2018年,我们在瑞士巴塞尔表展现场,萧邦总裁卡罗琳·舍费尔回答对人造钻石的看法,她说:问问姑娘们,当你被求婚时,希望那个男孩子拿一枚天然钻戒还是人造钻石戒指?
一语中的。过去数年来,美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女生抱怨男友用人造钻戒求婚的帖子。她们认为人造钻并非真钻,无法承载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期待。
天然钻石以稀缺性著称,象征自然和时间之美,而人造钻是科技加持下的产物,代表人类科技的进步。它们彼此间遵循两套不同的逻辑,也拥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戴比尔斯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关键,首席执行官Al Cook在今年年中某次会议的发言道破天机:我们相信人造钻的价值体现在科技领域,而不是珠宝行业。
戴比尔斯近期已宣布停产宝石级别的人造钻,Lightbox将会转型为“人造钻石技术解决方案领导者”;中国河南的生产商们也持同样观点,中兵红箭、惠丰钻石都将努力拓展人造钻在医学、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时尚行业曾刮起过一股“轻奢”风:设计款式和一线大牌相仿,价格却只是前者十分之一,引来众多懵懂少男少女。几年后,大家才发现心中的白月光根本没有平替,轻奢非但没有缓解欲望,反而时刻提醒自己离那个真正的梦想还很远。
我们对于美和隽永的希冀,轻奢无法满足,人造钻也不能。
天然钻石继续承载人类对美和爱情的期待
天然钻石与人造钻之争,背后还有无形的阶层鸿沟。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中,就引用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1899年的言论说明问题:“粗俗和教养不良之辈都崇拜和偏爱机器制造的日用品,因为机器制造的东西实在太十全十美了。这些人从不关注高贵的消费品。”
一百多年前的观点或许太过尖刻,但自人造钻将自己定位于“高性价比”那一刻起,已经决定了它在宝石层面上的低价值。
伦敦V&A博物馆资深珠宝策展人Helen Molesworth就明确指出:人造钻并不符合珍稀宝石的定义,它美丽、耐用,但不稀缺,这直接减少了其魅力和想象力。
大起大落之后,天然钻石继续承载人类对美和爱情的期待,人造钻也将在科技和民生领域找到自己的角色。
卢曦著有《时尚永不眠》。毕业于浙江大学,2005年进入媒体行业,专讲奢侈品背后的故事。 公众号:卢曦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