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通风很重要,牛舍通风咋设计?保障牛群舒适生活
在养牛的世界里,许多养殖户都遇到过一些头疼的问题:牛群时不时生病,生长速度缓慢,肉质也不尽如人意。你能想象吗?这些问题或许与一个看似平常却至关重要的因素——牛舍通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来看一个例子,在相邻的两个养牛场,养殖条件相差无几,牛的品种、饲料的供应甚至每天的放牧时间都几乎一样。可是一个养牛场的牛茁壮成长,出栏时肉质鲜嫩,发病率很低;而另一个养牛场的牛则无精打采,生长迟缓,还经常生病。这是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牛舍通风这个关键因素了。
牛舍通风不好,就像人生活在一个空气污浊的环境中一样。牛群无法获得新鲜充足的空气,各种健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比如说,氨气的浓度过高就是一个大麻烦。氨气主要是牛的粪便、尿液分解产生的,在通风不良的牛舍里,氨气会大量积聚。研究数据表明,当氨气浓度超过50毫克/立方米时,牛就会有反应,牛的呼吸道黏膜会受到刺激,变得脆弱,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这就好比人们长期待在一个雾霾严重的环境里,呼吸道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而且,牛在这样的高氨气环境下,生长速度也会减缓。有养殖户对比发现,同样是饲养的西门塔尔牛,通风良好的牛舍里的牛平均每月增重可达30 - 40千克,而通风差的牛舍里的牛每月增重可能只有20千克左右。这对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除了氨气,通风差还会影响到温度和湿度的平衡。牛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合适的要求。如果通风不畅,牛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就会失调。在寒冷的季节,通风不好,牛舍内潮湿温暖的空气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这些有害微生物会在牛的身体上寻找“寄生”的机会,引发牛的各种疾病。而在炎热的夏季,通风不良,热气无法及时排出,牛会像生活在闷热的蒸笼里一样,散热困难,容易出现中暑现象。这和人在闷热的天气里感觉难受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牛承受的结果可能更为严重,比如热应激反应会影响它们的采食量、生理机能等,进而影响到养殖的效益。
那要如何设计牛舍通风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
首先是从自然通风的角度来看。如果牛舍的朝向和位置允许,可以利用门窗来进行自然通风。在建造牛舍的时候,要合理规划门窗的大小、位置和数量。一般来说,大门要足够宽敞,既能方便牛的进出管理,又能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窗户则要分布在牛舍的不同方位,形成一个合理的通风网。比如说,在炎热地区,牛舍可以设计为东西长、南北宽的形状,南北面都设置大窗户,这样可以利用南北向的风在牛舍内形成对流,把热空气尽快排出。窗户的大小也要经过计算,过小通风效果差,过大又可能影响牛舍的保暖性。通常窗户的面积可以占到墙面面积的1/4到1/3左右。
但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自然通风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或者气候条件较为特殊的养牛场。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机械通风设备了。常见的机械通风设备有排风扇和通风管道等。在牛舍的两侧,要根据牛舍的长度和牛的数量来确定排风扇的安装数量和间距。一般来说,每10 - 15米安装一个功率合适的排风扇。排风扇的风量要根据牛舍的空间大小来计算。对于一个容纳50 - 100头牛的牛舍,每个排风扇的风量可以选用每小时3000 - 5000立方米左右的型号。通风管道则要合理布局,保证空气能够在牛舍内均匀分布。管道的直径也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避免管道过细空气流动阻力大,或者管道过粗成本过高。可以将通风管道延伸到牛舍的顶部和各个角落,确保新鲜空气能够到达每一头牛。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还要考虑风向的因素。不同季节的风向是不一样的,在通风系统的设计上就要灵活应对。比如在北方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在设置通风口时就要避免西北风直接灌入牛舍,防止牛受寒生病。可以采用一些防风罩或者改变通风口的角度等措施。而在春夏秋季节,要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风,最大程度地进行空气交换。
另外,通风系统与牛舍的保温、隔热也要兼顾。如果通风过于强劲,冬天会让牛舍过于寒冷,夏天又可能让牛舍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影响牛群舒适性。所以在选择通风设备时,可以采用一些带有调节功能的,如可调节风量的排风扇。在寒冷季节,可以适当降低风量,或者关闭部分通风口,同时辅以其他保温措施,如增加牛舍的保温垫料等。夏季则可以根据温度合理加大通风量,并配合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进牛舍使室内温度过高。
在养牛产业中,牛舍通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通风设计能够保障牛群的舒适生活,提高牛的生长速度,增强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养殖户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牛舍的设计、通风设备的选择以及日常通风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精心打造一个适宜通风的牛舍环境,让牛群在健康、舒适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就像我们人类要居住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健康一样,牛也同样需要一个通风良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