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业对于人类来讲,是一个年轻的新生行业,在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美苏在太空领域的争霸以美国登月获得胜利,让航天业达到了空前的高潮。随后航空航天业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可回收火箭的出圈,新一轮的航空航天领域竞争也是暗流涌动。特别是被各国寄予厚望的6G通信,以及太空领域资源的争夺,都离不开航空航天业的支撑。可以预见的,航空航天业是未来几十年各大国主要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我国的航空航天主要是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公司。这两家公司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名称不同
航天科工集团全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缩写(英语:China Aerospace Science & Industry Corporation,缩写:CASIC),
航天科技集群全称(英语: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缩写:CASC)
历史沿革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首任院长为钱学森。早期主要研究项目是导弹或火箭等战略武器。其后相继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1999年7月,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拆分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2001年7月,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改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7年11月再次改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业务
长征系列火箭
航天科技的主要业务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人造卫星,战略,战术导弹等产品。大家熟悉的长征系列火箭,神州载人飞船等都是航天科技的产品。它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核心力量,致力于推动航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快舟火箭
航天科工的主要涉及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包括地对地导弹、防空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微型卫星技术、固体运载火箭和信息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在导弹、无人机和空间技术应用等领域。它的任务更倾向于将航天技术转化为国防和民用的具体应用。
组织机构
航天科技组织架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辖有1个创新院、8个研究院、9家专业公司及6家直属单位,拥有1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形成了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为核心,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为支撑的区域布局。现有从业人员17万余名。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无人系统等武器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
航天科工组织架构
中国航天科工总部位于北京,辖属24家二级单位,控股8家上市公司,全级次单位约500户,在职职工近15万人;拥有包括10名两院院士、200余名国家级科技英才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集团公司内设4个事业部,拥有6个大型研究院,共计180多个企事业成员单位,近13万名职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40%。集团公司以导弹武器系统为基业,以军民两用信息技术、卫星与卫星应用、能源与环保以及成套设备为主业。航天科工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性能先进的导弹武器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部队装备水平;集团公司在微小卫星、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以航天金税、金卡和金盾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对推动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两大集团的上市公司
总的来讲,航天科技承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工程,特别是在火箭发射,战略,战术导弹,载人,探月工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发展各种卫星,通信和信息网络的相关产品,依托航天领域的技术,为我国航天事业服务。航天科工主要针对固体火箭,新型航天技术的探索,卫星,通信,软件,信息化,无人机,各种战术导弹方面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同时针对航天技术在民用市场应用形成纽带作用,为我国的装备制造,空间探索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
两家公司代表着我国航天业的最高水平,其产品形态,涉及技术产业众多。特别是在国际航天市场上,目前以私营公司大力推动的低轨卫星通信,可精准回收火箭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相信未来几年,两家公司将会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打造我国自主能力的低轨卫星和可重复使用的低成本火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