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模拟题
近日,《哪吒2》创造中国影史新纪录,票房突破百亿,收获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它的制作周期长达五年,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极致打磨。比如,主角哪吒的形象,历经100多个版本的迭代。全片经数千名工作人员倾力打造,最终呈现出2427个镜头、1948个特效镜头的震撼视效,每一帧都凝聚着中国动画人的心血与坚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魏源有言:“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当下大火的电影《哪吒》,便是对此话的极好阐述。它的制作周期长达五年,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极致打磨,每一帧画面,都凝聚着中国动画人的心血与坚持。它的成功,彰显了匠心的成效。
匠心,是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是在每一个细节上精雕细琢,融入情感与心血。在良渚古城水利工程的考古现场,专家们发现,五千年前的先民用百万块石块垒砌出精密的水坝系统,误差不超过五厘米。如此匠心,令人惊叹,也传承至今。C919大飞机的百万零件误差不超过发丝直径,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实现厘米级对接。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技术进步,呼唤匠人之心。只要拥有匠心,即使是身处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发展的大潮中激起绚丽的浪花。
炼成一颗匠心,需要一种热忱,不计得失为工作倾注心血;需要一种执着,即便考验重重也锚定目标前行;需要一种严谨,用细致与认真绘出奋斗的底色。“95后”邹彬为了砌好一面墙,会反复推倒重来多次,对技术质量标准的坚守,让他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电工罗佳全“每次用螺丝刀都会比别人多琢磨一会儿”,坚持比别人多干一点、干细一点,长期的认真严谨,让他由一名初中生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他们的成就如一座灯塔,给我们前行指明了这样的方向: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一名大国工匠,始于此,成于此。
炼成一颗匠心,方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卓越。在电影《哪吒》的制作中,4000余名动画师如同现代“数字匠人”,用像素代替陶土,以算法模拟窑变,不断超越先前技术标准,向最炫酷、最有冲击感的画面发起挑战。片中哪吒战甲的金属质感,历经78次材质测试方达完美;敖丙的冰晶特效,由15家特效公司接力打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匠心是一种信仰,可以激发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人不停地去“挤”和“钻”,不断寻找可以提高的空间,在激发自身潜能的同时,也打开干事创业的新局面。从这个层面说,匠心不仅是优秀的精神品质,更是做成事情的卓越方法。
清人纪晓岚有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秉承一颗火红的匠心,求学,会学有所成;干事,必事事顺遂;创业,将业有所兴。如此,对各方来说,都大有裨益——于个人而言,可实现自我升华;于社会发展而言,可助推其更快发展。
西方谚语有言:“匠心,从来都不是天赋。”我们在为电影《哪吒》点赞的同时,更应努力加入工匠们的“朋友圈”,以同样的热忱、专注、严谨、精进,涵养匠心,既成就个人梦想,也在民族复兴画卷上添加一抹亮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