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论发言人
近日,《新京报》所曝光的“油罐运输食用油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越闹越大,矛头直指中储粮与汇福粮油两家企业,而外资品牌则意外地置身事外。一时间,众多媒体与网民的声讨之声几乎一致对准了中储粮,更有甚者呼吁将粮油业务对外资开放。
对此,中储粮与汇福粮油迅速回应,澄清未清洗的油罐车所装载的实为散装大豆油,非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罐装成品油。且为买方自备车辆前来提货,也是强调自身并未直接涉及违规操作。
事实上,若能追溯至这批大豆油的最终买家及用途,事件的真相或将更加明朗。至于是否存在食用油混装进而流入日常餐桌的情况,则是另一层面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事件的逐步发酵,让人不禁怀疑幕后有其他力量在操控舆论,企图将一场本属于企业内部管理疏忽的问题,升级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
幸好,随着事件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疑点被挖掘出来。果然,还是要让子弹多飞会儿才行。
有理性声音指出,媒体在报道中刻意回避了运输公司与买家的身份,反而将矛头直指中储粮。随后,有博主通过公开信息追踪,发现涉事油罐车在6月曾在中纺粮油(东莞)有限公司装车,之后一路向北,还去了在陕西咸阳的金龙鱼工厂卸货。(重点)
事情发展到这,有些人突然反应过来了,买方作为雇佣油罐车的主体,理应承担起检查油罐清洁度的责任,这就好比我们自带杯去买咖啡,咖啡店的服务员难道还要检查这杯子之前是否装过不干净的东西?两者其实是一个道理。换言之,中储粮的操作并无不妥之处。而且,为什么要求中国粮油对外资开放?……
从一开始的新闻报道,网友抨击中储粮到呼吁开放外资,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悉?细思极恐啊……
更为蹊跷的是,有细心网友发现,新京报那个视频里面的收据写的收货单位是"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完全没有食用油的生产制造资质, 推断这批大豆油很可能被用作工业原料,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
恰好,7月10日这天,远在浙江的嘉兴也发生了一件事:当日10日上午9时许,一辆印有“食用油专用”的浙D牌照油罐车进入浙江日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卸完油后驶离。经相关部门核查,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匀染剂、精炼剂等纺织助剂的企业,采购大豆油用于纺织助剂的生产。
所以,通过工业用油罐车向工业企业销售工业用豆油, 何罪之有?
至此,事件的轮廓已逐渐清晰:一场因油罐车清洗不当引发的风波,在多方力量的交织下,被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复杂性与敏感性。
不过,颇具诡异的是,金龙油作为外资品牌,身处事件旋涡当中,却全然没有声音(之前我们提到过被新京报报出的罐车曾在金龙鱼工厂卸货。)。另外,还有网友发现,新京报和金龙鱼还深度合作,多次邀请金龙鱼上节目。
今天,在网上看到两篇文章,涉及金龙鱼为什么买中储粮油,以及中储粮为什么进军粮油行业的话题。
原来,金龙鱼在中国国内粮油行业的定价权优势,与中储粮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价格的努力,构成了两者之间微妙的竞争关系。而中储粮进军粮油行业的初衷,正是为了应对国内粮油市场高度依赖外资的现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说实在,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中储粮洗白。也是想告诉大家,要保持理性与冷静,不轻信、不盲从。粮油关乎国计民生,断然不能被国外控制,必须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