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这项传统文化在李择莉身上找到了新的出口,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从零开始学习舞龙,用了三年时间登上亚冬会的舞台,让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精彩瞬间。
李择莉刚开始接触舞龙的时候完全不懂这项运动,只是觉得在二一九公园里看到别人玩得开心,自己也想试试,就这样她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跟着大家一起学习,慢慢地从一个完全不会的新手变成了能独立完成动作的熟练者。
这三年来她几乎没有间断过练习,风雨无阻地坚持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会准时到达公园,就是这样的坚持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巧,从最基础的握龙到复杂的翻腾动作,一点一点地进步着。
在练习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切磋技艺,互相鼓励,这种氛围让她感受到了舞龙运动的魅力,也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决心。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努力,李择莉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开始参加各种培训和考核,最终成功获得了中国体育鞭陀龙教练员高级证书,这个证书的获得让她感到非常自豪。
有了这个证书之后,她开始在公园里教其他人学习舞龙,把自己掌握的技巧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看到学员们的进步她感到特别开心。
这个证书不仅是对她实力的认可,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把钥匙,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证书,她才有机会参加亚冬会的表演,实现了自己从未想过的梦想。
在亚冬会开幕式上,李择莉站在左侧方阵第一排的中间位置,这个位置对她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压力,她必须保证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
整个表演过程中,她带领着整个方阵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动作,龙在她们的操控下时而高低起伏,时而左右摆动,展现出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表演结束后,观众们的掌声让她感动不已,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种被认可的感觉让她觉得特别幸福。
通过这次亚冬会的表演,李择莉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她发现舞龙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像鞭陀龙这样的传统运动项目能够在国际赛事中亮相,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
这种文化的传承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职业身份,只要有热爱就能参与其中,这正是传统文化最珍贵的地方。
从一个普通的舞龙爱好者到能够登上亚冬会的舞台,李择莉的经历证明了群众体育也可以走向专业化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反复练习基本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这种专业的态度让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机会。
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锻炼,而是希望能够把舞龙运动推广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
作为一个鞍山市民,李择莉通过舞龙这项运动,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展示了钢都人的精神面貌。
在她看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地方或某个群体,而是应该融入到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她的努力和坚持,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和参与舞龙运动,这种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正在悄悄改变着城市的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