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寿命正在缩短,未来它们消失之后,会不会导致人类灭绝呢?

行知学园 2022-12-13 18:52:46

近日,美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有关蜜蜂寿命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现在饲养的蜜蜂寿命比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缩短了一半!

不仅如此,对自然环境下的蜜蜂研究后发现,现在的蜜蜂竟然也比过去的蜜蜂变短了。科研人员在对种可能影响蜜蜂寿命的因素研究之后发现,农药、寄生虫、环境等都不是影响蜜蜂寿命的主要因素,蜜蜂寿命总体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遗传。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未来蜜蜂的寿命会越来越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饲养的蜜蜂平均寿命为34.3天,现在蜜蜂的平均寿命则下降为17.7天,未来蜜蜂的平均寿命有可能还要变短,甚至有灭绝的风险。有人可能马上会联想到网络上一直流传的关于蜜蜂的传言,就是蜜蜂消失后,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相关文章给出的理由是,蜜蜂的授粉作用对于人类的意义非常重大,如果没有了蜜蜂,那么全球的粮食作物都将受到影响。

事实上确实如此,蜜蜂是授粉网络的核心,它们直接关系到全球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的花粉传播。每一只蜜蜂能够粘住50万~70万粒花粉,这可以让植物充分授粉,无论对于作物的产量还是质量,都有着广泛的提升作用。

另外,蜜蜂的授粉作用会对全世界35%的农作物造成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在与人类密切相关的107种重要农作物中,有91种依赖蜜蜂授粉。蜜蜂授粉还会影响很多农作物的产量,比如有13种农作物因为蜜蜂授粉而增产90%以上,有30种农作物受蜜蜂授粉的影响,增产幅度为40%~90%。

不仅如此,蜜蜂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根据我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数据,约有36种作物在蜜蜂的授粉作用下,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了3000亿元,占到了作物总产值的36%以上,相当于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2.3%。正是因为蜜蜂的存在对人类农业的影响如此巨大,才让一些人认为蜜蜂的消失会造成农作物产量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一些农作物绝收,进而引起世界性粮食短缺,导致人类灭绝。综合文章开头的研究结论,以及蜜蜂对农业的巨大影响,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如果将来蜜蜂的寿命越来越短,导致整个蜜蜂种群的消失,那么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除了平均寿命在缩短外,在蜜蜂界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一种名叫“蜂群崩溃综合症”的现象存在于蜜蜂世界里。我们知道蜂群是一个真社会性群体,就是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比如蜂后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交配,而数量最多工蜂则负责采蜜和照顾幼蜂。

早在150多年前,人们发现蜂群有时候会出现很可怕的现象,那就是工蜂突然集体消失了,蜂巢里只剩下蜂后、雄蜂和没长大的幼虫。虽然蜂巢里还有很多蜂蜜可供食用,但少了工蜂的保护和照料,蜂后和幼虫很快也就死亡了。这种情况一开始只是零星出现,但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科学家们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始终没有找到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只是猜测可能与农药、寄生虫或者环境变化等有关。那么将来蜜蜂如果消失了,真的会导致人类灭绝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否则以蜜蜂目前的情况,早就引起轩然大波了。

首先,蜜蜂虽然在作物授粉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它们并非不可替代。这个世界上除了蜜蜂,还有很多昆虫都能为植物授粉,比如蝴蝶、苍蝇、蝙蝠、甲虫等。这些昆虫虽然没有蜜蜂授粉的效率高,但做到维持人类生存的程度还是没问题的。其次,人类最主要的农作物,比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豌豆等,其实是不需要蜜蜂授粉的。它们要不就是自花授粉,要不就是靠根茎繁殖。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了蜜蜂,人类最主要的农作物也不会受到影响。当然了,蜜蜂的消失还是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些作物的授粉效率问题,甚至会有很多作物会因此消失。比如巴旦木,它的授粉高度依赖昆虫,如果没有蜜蜂,它几乎不会结果。

另外,我们的瓜果蔬菜对蜜蜂的依赖性相对大一些,这些植物的授粉会受到影响,进而产量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那么将来想吃这些食物可能要花更高的价钱。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导致“蜂群崩溃综合症”的原因,也在努力提高蜜蜂寿命方面下功夫,不会让蜜蜂这一物种轻易灭绝。当然了,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为保护蜜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不要随意破坏野外的蜂巢,以及种植一些能吸引蜜蜂的植物等,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等你认为蜜蜂消失会带来哪些影响?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