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什么会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这些角色的刻画至关重要!

小龙文史哲 2023-03-17 19:43:38

水浒传这部书,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其中的故事,这部诞生于元末明初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水浒风云,着实使人着迷。小龙最近把这部从小便耳熟能详的小说给读了一遍,脑中似乎还回荡着那个大口吃肉,大块分金的梁山泊108好汉的种种事迹,今天就简单地聊一下自己的感想。

从洪太尉误走妖魔开始,到徽宗梦游梁山泊结束,中间的种种故事,似乎都有着某种神话的色彩。不论是108好汉罡星相合,亦或是种种偈语和神仙的出现,都在书中呈现了一种神话的色彩。然而水浒传中写实的地方又太多太多了,描写了那个时代广阔的人物生活和市侩景象。

作者在读这本书时,时常能感受到里面人物的反抗和斗争,非常的写实,记得打虎将李忠在被鲁智深要求行侠仗义的时候,那个抠抠索索的场景,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人。以及拼命三郎石秀的悲惨经历就注定了他那谨慎细心的性格,从基层摸爬滚打一路往上爬,最终也能毅然决然的走向自己命运的结点。

最让人感到可惜的应当就是豹子头林冲了,他原本就是朝廷中的官员,却因陷害被迫上梁山,这里林冲的觉悟过程就引出了整部小说文学手法的巅峰场景——风雪山神庙。也是在山神庙中的大火之中,林冲与旧时的自己做了了断,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然而却不彻底。还记得林冲在杀了陆虞侯后那个回望的眼神吗?这个眼神,代表了林冲的还渴望回到体制内,过上自己原来的安逸的生活,可惜最终在建功立业之后终究是倒在了最后一步,让人读来惋惜。

整部小说中,最能让读者感受人性光辉的人,就是鲁智深了,他也是众多好汉中唯一有佛性,最终超脱世俗立地成佛的人。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此为鲁智深圆寂后的偈语,这位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完成了他在人间的使命,坐化圆寂,成为了梁山好汉中唯一超脱世俗的好汉。

记得在水浒传的最开始,师傅便说鲁智深为成佛之人,那时的他虽然也不知道善果和佛性,但他的内心中,其实都在走向最后顿悟的那个过程。

这里有个细节,潮信和圆寂他都不明白是什么,都是问一旁的和尚才知道的,但是这也就是鲁智深这个人设计的最巧妙的地方,他原本不知本我为何,只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行事,但就像禅宗一样,顿悟只在一念之间。在鲁智深不断地在他人生路上经历时,他也逐渐的去找寻他的那个本我,这也就是最后他恍然大悟我是我的原因。

这种佛性不会出现在其他任何角色身上,因为鲁智深的使命,或许已经在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也就是他缘何成超脱任何一个角色,立地成佛的原因吧。

小说中还有一个角色设计的极为精彩,那就是武松,武十回的塑造直接奠定了水浒传的文学基调,甚至直接导致了许多人可能没有听过李逵杀虎的故事,但一定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这个角色刻画的异常精彩,他与鲁智深的深厚友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于这两个角色的喜爱,最后虽然断臂在六合寺出家,但其中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血洗鸳鸯楼,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篇章也深深地映照在我们的脑海里。这样说吧,把武十回单独拿出来,他就是一本极为精彩的短篇小说,同时又富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当然,水浒传之所以会成为四大名著之一,流传了几百年仍然为许多人喜爱,这其中有许多的原因,水浒传整书那种特有逻辑性,浑然天成一般,笔法细腻婉转,施公真不愧为大家!以后将为大家持续解读水浒传,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分享思想与历史。

0 阅读:40